爱神花园那地方,听起来挺诗意,可真要去了,那是刀山火海。外人一听名字,可能觉得是风平浪静,鱼虾满仓。放屁!那是专为磨练你心性、考验你装备和技术的修罗场。能在那片海域混出点名堂的,没几个是吃素的。船副?哼,这名号听着响亮,其实就是个活儿多、责任重、还得替那船长操点儿心的高级炮灰,不过我乐意当。
我跟老刘头儿的“破浪号”在爱神花园摸爬滚打了这些年,哪片礁石底下藏着巨型老头鱼,哪条暗流能带出大GT,甚至哪块石头常年被犬齿金枪鱼磨蹭,我都门儿清。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水深流急,海底结构复杂得跟迷宫似的,礁石、断崖、沉船残骸,应有尽有。所以,玩儿爱神花园的船钓,不是你光有钱买装备就能行的,它考验的是你的判断力、耐力和那份对海的敬畏。
首先说装备,这不是开玩笑。在爱神花园,断线跑鱼是家常便饭,但你得把这概率降到最低。我主玩儿路亚,分两种:铁板钓(Jigging)和波趴钓(Popping),也就是水面系。
先说铁板。这玩意儿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儿。你得有一套够硬的装备才能跟那深海巨物掰手腕。我常年用的是Shimano Ocea Jigger Infinity B654,这竿子别看只有6尺5寸,但它的腰力那叫一个扎实,从竿尖到把手过渡得极其顺滑,对得起它“Infinity”的名号。抛投150克到300克的铁板,轻松写意,最关键的是,中鱼后,那种源源不断的传导感,能让你清楚感觉到鱼的每一个挣扎、每一次摆头,让你心里有数。轮子,我几乎只用Shimano Stella SW 14000XG,没别的,就是靠谱。在爱神花园那种地方,一旦中大鱼,轮子就是你的命。Stella的X-Tough Drag系统,那叫一个稳,给你信心硬顶着鱼往死里拉。刹车力道均匀,丝毫没有滞涩感,哪怕被那大红甘带着冲出几十米,你也能靠着它稳住阵脚。主线我通常用PE6号或者PE8号的Daiwa Saltiga 12 Braid EX+Si,这个线最大的特点就是顺滑且耐磨,线杯缠得饱满,满打满算能装四百米,不怕那鱼玩儿深潜。前导线?哼,爱神花园水底那地形,不是碳线根本没戏。我喜欢用Fluorocarbon Shock Leader 100LB,这玩意儿抗磨性一流,透明度又高,在清水里不容易被鱼发现。钩子,我用BKK Lone Ranger 8/0的单钩或者Owner Cultiva SJ-41TN 9/0的辅助钩,钩尖锋利,强度足够,中鱼后不容易开,也基本不会跑鱼。
铁板钓法在爱神花园的核心,在于读懂声呐。老刘头儿的船上声呐是Garmin的,那精度不是盖的。当声呐上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鱼群,或者显示有巨大的拱形回波在海底结构边缘徘徊时,那就是机会。我会立刻调整铁板的重量和晃动方式。如果目标是深水区贴底的石斑或者真鲷,我倾向于用慢摇铁板,比如Seafloor Control Abyss 300g,这种铁板下沉速度慢,晃动幅度大,加上底部复杂的颜色涂装,能更好地模拟受伤的饵鱼。操作时,扬竿幅度不必过大,但要保证铁板能充分翻滚,每扬一次竿,带一点儿回线,让铁板在下落过程中产生诱惑。如果目标是中上层的红甘或者牛港鲹(GT),那就要用高速抽铁板,铁板型号选择Carpenter KLL γ系列,或者CB One Z4,重量在180克到250克之间。抽竿的节奏要快,频率要高,力道要猛,恨不得把铁板抽得飞起来。这个过程中,控线是关键,要让铁板在水中有节奏地跳动,避免线松弛影响动作。中鱼瞬间,常常是突然一股巨力,竿子猛地弯下去,刹车吱吱作响,那感觉,肾上腺素瞬间飙升,恨不得把心脏从嗓子眼里顶出来。
再说波趴。这是纯粹的视觉享受,也是最考验臂力的钓法之一。爱神花园一些靠近断崖或浅礁区,常有大GT出来晒太阳或者捕食。我会换上另一套装备:Carpenter Blue Chaser 80/20的竿子,配Shimano Stella SW 18000HG轮子。这竿子抛投距离远,腰力又猛,搏鱼时能给出足够的支撑力。轮子用高齿比,方便快速回线和搏鱼。主线PE10号的Varivas Max Power PE X8,前导150LB的Sunline FC Shooter。波趴的选择就很讲究了,大号的Carpenter γ90-200或者Local production GT-Popper是我的最爱,这些波趴自重都在180克到200克左右,抛投出去就像炮弹,落水声音响亮,能把几十米开外的GT都吸引过来。
波趴的玩法,讲究一个抛投的精准度和抽竿的节奏感。爱神花园的风浪可不是开玩笑的,抛投时得迎着风向,利用身体的重心转移,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竿子上,一气呵成地把波趴送出去。我的经验是,越远越好,越准越好,最好能落到那暗礁的边儿上或者水花翻腾的地方。然后就是抽竿,连续猛抽,让波趴在水面溅起巨大的水花和声响,模拟受伤的大鱼。节奏得稳,别忽快忽慢,给鱼一个持续的刺激。GT的咬口往往非常突然和暴力,常常是“轰”的一声,水面炸开,竿子瞬间被拉弯,线杯开始疯狂泄线。这时候,你得稳住,不是猛地扬竿,而是顶住鱼竿,把力量传导到轮子上,让刹车去消耗鱼的力气。搏鱼的过程更是磨人心志,GT的力量是出了名的,它会不断往海底的礁石里钻,所以你必须强制性地控住它,不能让它得逞。我会用身体的重量去顶竿,大臂夹紧,小臂发力,拼命往回摇轮子,一寸一寸地把鱼拉上来。那鱼线被拉扯的“吱吱”声,仿佛能把你的心也撕裂。
再说潮汐和水流。爱神花园钓鱼,潮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常年带着一张手绘的潮汐表,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个月大潮小潮的涨落时间和流向。这里常年受黑潮流经影响,水流异常复杂,但大鱼往往跟着大流走。我发现,涨潮初期和落潮末期,也就是“死流”转“活流”的那段时间,鱼口往往最好。这时候,水流开始变化,带来丰富的饵料,大鱼也开始变得活跃。而到了水流最急的时候,虽然鱼活性高,但往往不容易咬口,或者即便咬口,也因为水流过强而很难搏上来。水色和水温也是我判断鱼情的依据。爱神花园水质普遍清澈,如果哪天水面出现大片浑浊带,或者水温比平时异常升高,那很可能下面有饵鱼群在活动,大鱼也就不远了。
有一次,我在爱神花园的一处断崖边上抽铁板,那是退潮到一半,水流渐急的时候。声呐上显示20米到40米水层,有一团密密麻麻的饵鱼,旁边还有几个巨大的弧形信号在盘旋。我心说,机会来了!换上我最信赖的Carpenter Z4 200g,涂装是青背白肚,这种颜色在爱神花园特别好使。一竿子下去,按照平时高速抽铁板的节奏,抽了不到十下,突然,一个石破天惊的咬口!竿子几乎被瞬间拽到水里,Stella的泄力发出尖锐的嘶鸣,线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往外冲。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感觉,不对劲!不是GT,GT是爆发力,这个是沉重、持续的下坠感。我赶紧调整姿势,降低重心,把竿子顶住,死死地压着。那鱼的力量大得惊人,每一次挣扎都像火车头一样,我感觉手臂都要被撕裂了。就这样,来回拉扯了足足十五分钟,我大汗淋漓,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但心里明白,不能松懈,一步都不能退。老刘头儿也在旁边给我打气:“稳住!别松!这鱼小不了!”最终,一个硕大无比的犬齿金枪鱼被我拽出了水面,那体型,足足有我半人高,银光闪闪,在阳光下简直像个神话。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狂喜取代,那不是简单的钓到鱼,那是征服,是挑战自我的极致体现。
我在爱神花园,也跑过不少鱼,断过不少线,甚至有一次,因为没注意到脚下湿滑,差点被鱼拖下海。这些都是教训。海钓这东西,永远没有“稳赢”的说法。 你以为你准备万全,但海永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所以,我总说,对大海的敬畏,是你出海的第一课。每一次出航,我都会认真检查装备,绑线组的时候更是心无旁骛,每一个结都打得死死的,生怕有万一。因为我知道,在爱神花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让你与那梦寐以求的巨物擦肩而过。
有人爱近海,有人爱岸边,我觉得都没错,各有各的乐趣。但我就是执着于远海,执着于爱神花园这种地方。它不光是钓鱼,它是一种修行,一种人与自然最直接、最原始的对话。你能感受到海风的咸腥,看到波光粼粼的海面在阳光下变幻莫测,听到浪花拍打船舷的声音,还有鱼竿弯弓时那令人心跳加速的吱呀声。这些感官的冲击,让你真切地活着,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海的伟大。
爱神花园,不是你来玩玩就算了的地方。它会给你上一课,让你明白力量、耐心和智慧的重要性。而船副这个角色,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片海域,也更能体会到每一次搏鱼的来之不易。每当船舷边上那鱼翻着白肚,被拉上甲板,我总会轻轻拍拍它,感谢它带来的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然后,擦把汗,拿起下一根竿子,因为我知道,爱神花园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