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串钩怎么取钩线

船边,夕阳把海面染得像块陈年的琥珀,金光粼粼。一天的奔波,脊梁骨跟散了架似的,但看着活鱼仓里那些活蹦乱跳的渔获,心里那股劲儿又回来了。巴掌大的竹荚鱼肥嘟嘟的鲐鱼,还有几条不期而遇的小石斑,全是串钩的功劳。每次用这玩意儿,总能惊喜连连,尤其碰到鱼群,一竿多鱼,那手感,别提多过瘾了。可好景不长,当夕阳彻底跌进海里,船家喊着收竿回港的时候,真正的大麻烦才浮出水面——那团仿佛被千百只手揉搓过的串钩,带着钩子上的鱼血、鳞片,以及那些拼死挣扎留下的一堆死结。

很多人觉得,串钩这玩意儿,就是拿来打小鱼的,一缠一绕,扔了呗。呸!这是糟蹋东西!在海上混了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一套装备用到烂,每一寸线,每一个钩子,都凝结着我和鱼的“故事”。尤其是串钩,看着简单,但后期处理,特别是“怎么把钩子从那堆缠绕的尼龙线里解救出来”,那才是真功夫,也是考验一个钓手耐心和细致的活儿。

我那套西马诺FX系列的海钓竿,配上4000型的纺车轮,主线PE线2号,子线碳线1.5号,平时路亚搏大物是主力,但偶尔拿来挂串钩,那手感也一点不差。串钩这东西,我通常选用伽马卡兹(Gamakatsu)或者Owner(欧娜)的成品串钩,钩号小一点,比如伊势尼5号或者袖钩6号,钩条要细,穿刺力好,但最好是无倒刺或者微倒刺的,这在我看来,是串钩取钩线的“万恶之源”和“救命稻草”并存的选择。

无倒刺钩,听着好像容易跑鱼,但你架不住它取钩线的时候那份顺滑。尤其当你的目标鱼是那种嘴巴薄、一挣扎就容易撕裂的鲐鱼竹荚鱼时,无倒刺钩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鱼体的伤害,也能让你在摘钩时事半功倍。想当年年轻气盛,总觉得大鱼大钩,钩子不带倒刺那还叫钩子?结果呢,一爆桶,收竿时那叫一个焦头烂额。钩子深深扎进鱼鳃,有的甚至吞到肚子里,血糊糊一团,还把几条鱼的鳍都钩烂了,最后只能一刀剪断,心疼啊!后来才明白,很多时候,越是细致的活儿,越要讲究个“巧”字。

说回取钩线,这绝对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你不能指望把一堆黏糊糊、带着鱼腥味儿的线组就那么往收纳板上一缠。那下次用的时候,保证你心里问候你祖宗十八代。我的经验是,从上船的那一刻起,甚至在鱼咬钩的那一刻起,这个“取钩线”的活儿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提鱼上船那一刻就得注意。别图快,串钩上的鱼往往不止一条,三四条竹荚鱼同时咬钩是常事。它们在半空里乱甩,在甲板上乱蹦,稍不留神,钩子就可能挂到你的裤子、帽子,更别说旁边渔获堆里的其他鱼身上,那瞬间,就是一团乱麻的开始。我通常会用大口径的抄网把它们一股脑抄进来,然后直接扔进活鱼桶里。这活鱼桶得够深,底部宽敞,不能让鱼挤作一团。这样,鱼在桶里还能游动,减少了它们在狭小空间里过度挣扎导致的钩线缠绕。

其次,摘鱼的顺序和方法也很关键。别急着一股脑把所有鱼都摘下来。我的习惯是,先控鱼。用我的那双防割手套,牢牢捏住鱼背,特别是那些鲐鱼,它们的挣扎力道远超想象。然后,眼睛迅速扫描,看钩子扎在哪里。对于那些钩在嘴边钩在下颌的鱼,那是最好处理的。一个标准的摘钩钳,或者更专业的止血钳,轻轻一夹,一转,钩子就出来了。要点是,用钳子夹住钩柄,向鱼嘴外侧推,同时轻轻晃动,让倒刺(如果是非无倒刺钩)脱离鱼肉,而不是硬拉。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深喉钩的鱼。尤其是小石斑这类,嘴大,吞食凶猛,往往钩子都到食道了。这时候,硬拽只会伤鱼,也会把你的子线拉断。我常用的办法,是掏出我那把用了快十多年的钝头弯嘴摘钩器,这玩意儿是精钢的,头子打磨得很光滑,弯曲度正好。我管它叫“老伙计”。从鱼鳃盖伸进去,顺着鱼线找到钩子,钩住钩柄,然后用巧劲儿往上提,同时把鱼头往下按。这种方式,配合着鱼的呼吸,往往能把深喉的钩子完整地取出来,而且对鱼的伤害最小。

但是,总有那么些顽固分子,钩子扎得太死,或者鱼体缠绕得太厉害,几条鱼挤在一块儿,你根本分不清哪条线的头儿在哪条线的尾儿。这时候,我的“老炮儿”经验告诉我,有时候“舍得”比“拥有”更重要。如果真的缠成了一团不可解的死结,或者鱼已经吞钩太深,别犹豫,掏出我的小剪刀,毫不留情地剪断那条子线。是,一个钩子就这么废了,但总比你跟那一团乱麻较劲半天,最后弄得心烦意乱,还把线组彻底报废强。而且,剪断子线能让你更快地处理下一条鱼,保持效率。记住,时间和手感,在海钓现场比什么都金贵。

等所有鱼都处理完,活鱼仓空了,或者鱼桶满了,接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取钩线”——把整串串钩恢复如初。这活儿,在船上晃晃悠悠的时候做最考验耐心。

我一般会把铅坠取下,然后把主线串钩八字环处解开。接下来,就是跟这团缠绕的“意大利面”死磕了。很多人喜欢直接把串钩缠在收纳板上,殊不知,这根本解决不了缠绕问题,只是把问题延后了。我的“秘诀”是,准备一个塑料制的串钩收纳板,最好是那种带凹槽的,或者自己DIY一个泡沫板,上面均匀地插上几根大头针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逐个解开: 从最靠近主线的第一个子线开始,把上面的钩子捋顺,然后把钩尖轻轻扣在收纳板的边缘或大头针上

2. 捋顺子线: 接着,用另一只手顺着子线往下捋,确保子线没有打结。这是关键,一点点耐心,慢工出细活。

3. 固定子线: 子线捋顺后,沿着收纳板的凹槽,或者直接在泡沫板上拉直固定,可以用小橡皮筋或者专用夹子固定。

4. 重复操作: 依次处理下一个钩子,直到所有的钩子都乖乖地各就各位,子线也都拉得笔直。

5. 缠绕主线: 最后,把串钩的主线(就是连接所有子线的那条更粗的线)均匀地缠绕在收纳板上,将整个线组固定住。

这种方法,看似麻烦,但你想象一下,下次出海,阳光明媚,海风轻拂,你从包里掏出这么一块整整齐齐的串钩收纳板,一拉,钩子和子线就服帖地展开,没有一点缠绕,那种顺畅和愉悦,简直是给自己的最佳奖励。比那些每次都跟一团毛线球斗争的钓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当然,收纳前的清洗晾干也绝不能马虎。每次用完的串钩,我都会用淡水冲洗,特别是钩尖、钩眼和所有连接处,把海水的盐分、鱼血和粘液都冲掉。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悬挂晾干,确保没有一点水汽,这才小心翼翼地收纳起来。否则,那些高碳钢鱼钩,再好的牌子,也禁不住盐分的侵蚀,没两次就得生锈,钩尖发钝。一根钝钩,别说刺鱼了,连钩住鱼肉都费劲,那还钓个什么鱼?

有人说,钓鱼就是找乐子,没必要这么较真。可在我看来,钓鱼,尤其是海钓,它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修行。从选择装备,到分析鱼情,从精准抛投,到沉稳搏鱼,再到最后细致入微的线组整理,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你耐心、智慧和毅力的考验。看着那片广阔无垠的大海,感受着海风咸腥的味道,听着海浪温柔又坚定的拍打礁石的声音,手里把玩着那些被海水浸泡、被鱼儿亲吻过的鱼线和鱼钩,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琐碎的后期维护工作,也成了你和大海之间,一种独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流。这,才是真正的海钓乐趣。

海钓串钩怎么取钩线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