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成为四海钓鱼会员

想进我们这个“四海钓鱼会”?这可不是填张表、交点会费那么简单。大海才是唯一的会长,它发的会员卡,是用咸腥的海风、断掉的子线、还有无数个凌晨四点的等待换来的。你问我怎么才能拿到这张卡,我没法给你一份标准答案,只能跟你聊聊我这二十多年,是怎么从一个连浪都站不稳的愣头青,熬成现在能闻着风就知道鱼在哪儿的老家伙的。

这事儿得从你的手说起。不是让你练什么麒麟臂,而是让你学会用手去“读”。你的第一根竿子,别听那些商家忽悠,买什么一步到位的神竿。我刚开始也是,眼馋人家的Gamakatsu,梦想着一把天舞在手,天下我有。结果呢?根本读不懂竿尖传来的那一点点细微的、像神经末梢在跳的信号。新手的第一课,是先忘掉装备的虚荣。我倒是建议你从一把调性别太硬、相对灵敏的岸抛路亚竿开始,比如Major Craft的Crosride 5G系列,LSJ(轻型岸抛铁板)型号就不错,泛用,而且能让你清晰地感受到水下的每一寸变化。

然后是轮子。这玩意儿是你的心脏。心脏不给力,碰上大家伙,那真是叫天天不应。我现在的“主力心头好”是Shimano的Stella C3000XG,顺滑、坚固,出线的声音对我来说就是天籁。但你刚开始,一块Shimano的Stradic或者Daiwa的Certate就足够你应付绝大多数近海鱼种了。关键不在于贵,在于你对它的了解。你要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泄力钮,要能听出泄力声判断出鱼的大小和冲刺力度。线,更是马虎不得。我主线基本锁定YGK的X-Braid Upgrade X8,0.8号到1.2号看情况用,前导线必须是耐磨的碳线,Seaguar的Grandmax FX是我用了就回不去的东西,透明度、拉力值、柔软度,结合得恰到好处。子线比主线小一两个号,这是为了保护你的主线和轮子,断也只断最前端,这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

有了这些“家伙事儿”,你就有了跟大海对话的资格。但想让大海搭理你,你得先学会它的语言——读懂潮水。这才是成为“会员”最核心的敲门砖。很多人拿着手机APP看潮汐,红红绿绿的曲线,看着挺专业,其实只懂了皮毛。涨潮和落潮,APP上只是两个时间点,但在我们眼里,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战场。涨潮,特别是涨半潮到涨满那段时间,海水会带着丰富的饵料涌向岸边,把小鱼小虾往礁石区、防波堤上推,那些狡猾的海鲈、凶猛的黑鲷就会跟在后面准备开饭。这时候你的拟饵,不管是小铁板还是铅头钩软虫,就得模仿那些惊慌失措的小鱼,贴着结构区,用小幅度的跳底或者平收来诱惑它们。

落潮呢?特别是落半潮到落平,水流会把藏在礁石缝里、水草下的小生物给“洗”出来,这时候就是玩根钓的好时机。我最喜欢用一个7克的德州钓组,配上一只骚气的卷尾蛆软虫,专门找那些退潮后刚刚露出来的礁石缝隙、海沟边缘去一下一下地挑逗。那种竿尖突然被“嗒”一下点停,然后紧接着就是一条沉猛的力道传来,扬竿刺鱼的瞬间,那股力量从竿尖直通你的心脏,绝对比任何娱乐都刺激。

我给你个我自己的经验总结表,这比你看任何教科书都管用:

潮水/环境 钓法思路 核心标点 推荐拟饵/钓饵 个人秘诀
涨潮初期 (平潮转涨) 远投,找远处暗礁 离岸较远的暗礁、沙坎交界 20-30克远投铁板,快速抽停 “活水”刚来,鱼的活性在苏醒,需要用大动静去吸引它们注意。
涨半潮 (流速最快) 贴边,打结构区 防波堤转角、礁石背流面 10克左右的VIB,或活虾 水流快,鱼会找地方躲着“伏击”,把饵送到它嘴边。
满潮前后 (平潮期) 搜索,找泳层 整个海湾、开阔水域 米诺(Minnow),水面系波爬(Popper) 鱼会散开觅食,需要大范围搜索,用声音和水花吸引攻击。
落半潮 根钓,找缝隙 礁石缝、海沟、码头桩基 德州钓组软虫 控线要慢,让饵有足够的时间下落,感受每一次触底。
大风天/白浪 重饵,找内湾 避风的内湾、港口 40克以上的大铁板,或者南极虾砖打窝 浪大水浑,视觉系拟饵效果差,靠气味和重量取胜。

光懂这些还不够,你得去经历。我永远忘不了有一年在舟山外海的一个孤礁上,我和老李两个人守黑毛。那天是阴天,东北风五级,浪头一个接一个地往礁石上砸,白花花的泡沫翻滚着,空气里全是咸到发苦的味道。我们用的是最传统的阿波钓法0.8号的阿波,配重咬铅调得极其精妙,就为了让挂着南极虾Gamakatsu 2号黑毛钩能乘着暗流,以最自然的状态飘到礁石下面那条看不见的“鱼道”里。

整整一个上午,浮漂就像死了一样,一动不动。老李都泄气了,说这鬼天气鱼早躲起来了。我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我的竿尖和那根在浪里起伏的细细的荧光棒。我坚信,这种天气,只要有鱼开口,一定是大家伙。就在一个浪头打过来,我的阿波被完全卷进水下白沫区的瞬间,竿尖突然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猛地往下一拽!不是那种小鱼啄食的抖动,而是像挂底一样,沉重、蛮横!我下意识地扬竿,巨大的力量瞬间把我的2号矶钓竿拉成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满弓,轮子上的泄力“吱——”地一声,开始疯狂尖叫!

那是一场真正的搏鱼。我根本没法主动收线,只能靠着腰力顶住,竿身弓着,利用竿子的弹性消耗它的体力。它往礁石缝里钻,我就得侧着身子把竿子往外带,防止磨线。它来回冲刺,我就得靠着对泄力的精微调整,既不让线绷断,又不给它喘息的机会。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和它,通过一根纤细的鱼线进行着最原始的角力。当它最后被浪头顶上礁石,露出那身泛着金属光泽的鳞片和霸气的背鳍时,我腿都软了。那是一条接近三斤的野生黑鲷,在那种浪况下能把它弄上来,那种成就感,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

那一次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了,所谓“四海钓鱼”,钓的根本不是鱼,是人对大海的理解,是那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过程。是你面对跑鱼的懊恼,空军的失落,但第二天依旧会凌晨爬起来,满怀期待地走向海边的执着。

所以,别再问怎么成为会员了。去买一套你能负担得起、但足够灵敏的装备,去海边,去礁石上,去防波堤上。去感受风,去读懂浪,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空手而归,去体验一次竿尖被猛然拉入水中的心跳。当你不再为渔获的多少而焦虑,而是开始享受这个过程,开始敬畏这片你永远无法完全征服的蓝色时,大海自然会给你发一张无形的会员卡。那张卡,有效期是永远。

怎么成为四海钓鱼会员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