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海钓怎么找钓位位置

夏天的海,闻着味儿就不一样。不是春秋那种清冽的咸,而是混着阳光暴晒后礁石的气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浮游生物在高温下发酵的腥甜。很多人觉得夏天鱼好钓,开口猛,扎堆来。我只能说,那是他们没见过真正狡猾的家伙,也没被太阳底下空耗一天后,那种从皮肤一直凉到心里的挫败感给教训过。

想在夏天把鱼从海里“请”上来,找对位置,比你带什么三千块的达亿瓦(DAIWA)神竿都重要。鱼不是傻子,天热,它们比人还懂得找空调房。你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天然的“空调房”和“自助餐厅”。

别跟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那些被各大钓鱼APP吹上天的“网红钓点”,底下可能比你的脸还干净。真正的老鱼,鬼精鬼精的,早就被无数的铅坠和拟饵骚扰得换了地方。我要找的,是那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别扭”的地方。

什么叫“别扭”?就是水流在这里打了结。你站在岸边,或者坐在船上,别急着下竿。先花十分钟,读懂潮水。潮水不是简单的涨和落,它是大海的呼吸。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涨八退二”这个窗口期,也就是涨潮涨到七八分满,到刚刚开始退潮的那一小段时间。这时候水流最“活”,带着大量的食物,也逼着鱼出来觅食。

潮水阶段 水流特征 个人推荐目标鱼 钓法思路
刚开始涨潮 流速慢,水体搅动小 黄鳍鲷、沙尖 轻矶钓,阿波用小号的,饵要轻,让它飘
涨七八分(涨八) 流速快,形成明显流带 黑鲷鲈鱼 洄流区或障碍物后方,用稍重的钓组定住饵
满潮停流 水流静止,鱼警惕性高 不推荐,可以休息 换线组,补给,观察地形,为退潮做准备
刚开始退潮(退二) 流速再次加快,方向相反 石斑黑鲷 绝佳时机!鱼会从藏身处出来,攻击性强,可尝试路亚
退半潮 流速平稳,水位下降 各种底层鱼 寻找退潮露出的暗礁沟壑边缘

看明白潮水,下一步就是找“结构”。大海是平的吗?海底可不是。我要找的,就是海底的“山川湖泊”。最典型的就是暗礁。怎么找?看浪花。如果一片平静的海面上,唯独有一处地方常年翻着白花,那下面八成有文章。那白花,我们叫“浪花带”,是氧气泵,也是天然的搅碎机。小鱼小虾被浪打得晕头转向,大鱼就在下面等着开饭。我通常会用我的那支老伙计——Gamakatsu的1.5号5.3米矶钓竿,配上一个Shimano的BB-X手刹轮,挂上0.B的阿波,用3号碳素子线绑个4号千又钩,钩一只活蹦乱跳的沙蚕或者小活虾,然后把钓组精准地抛投到浪花带的边缘,让它顺着水流慢慢地、慢慢地往里探。竿尖的任何一个不自然的抖动,哪怕只是轻微的一下“叩”,都可能是信号。

还有一种结构,叫洄流区。就是主流旁边,水流会拐个弯,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区域。这里就是鱼的休息站和埋伏点。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条大马路上车流滚滚,路边总有几个停车港湾吧?洄流区就是这个道理。找它也不难,你往海里扔点轻的东西,比如一小块泡沫,看它在哪里打转,那里就是。我曾经在一个不起眼的防波堤转角,发现了一个脸盆大小的洄流区,夏天傍晚,用一枚小小的铁板VIB,半个小时内连拔了三条半斤上的黑鲷,旁边用重铅沉底的钓友看得眼睛都直了。他不懂,鱼根本不在他铅坠砸出的那个“死水坑”里。

说到装备,我这人有点执念。夏天近岸搏大物,我对竿子的腰力要求很高。我那支Gamakatsu,看着轻,但中鱼后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月牙形,从竿梢到手把节,每一寸都在帮你卸力。不像有些国产竿,要么硬得像根棍子,要么软得像根面条,跑鱼了都不知道为什么。轮子上的手刹更是我的命根子。当一条超过三斤的鲈鱼猛地要线,普通纺车轮的泄力有时候会来不及反应,或者出线不匀。但手刹不同,我手指轻轻一扣一放,就能实现最精妙的控线,那种和鱼你来我往、在断线边缘疯狂试探的感觉,是玩海钓最上头的部分。线杯“吱吱”作响,肾上腺素飙升,那才是搏鱼的精髓。

再聊聊饵。夏天,我更偏爱用活饵,或者味道腥的大块饵料。天热水温高,味道在水里散得快,诱鱼效果一流。但如果玩路亚,就得反其道而行之。夏天小杂鱼闹窝也厉害,有时候拟饵下去,还没等到目标鱼,就被一群小泥猛围攻。所以我的策略是“快”和“深”。用反应式的饵,比如铅头钩挂T尾软虫,做快速的跳底;或者用有点分量的VIB铁板,快速下沉,穿过小鱼层,直击底层的大物。颜色上,我迷信天然色骚粉色。晴天光线好,用接近小鱼的银色、蓝色;天色暗或者水浑,就上骚粉、亮橙,给它点颜色看看。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酷热难当,下午四点,空气黏糊糊的,连海风都是热的。我和一个朋友在一个人迹罕至的蚝排附近下锚。所有人都说蚝排下面挂底,不好钓。但他们不知道,蚝排的桩子和废弃的蚝壳,在水下形成了一片复杂无比的障碍区,简直是石斑黑鱼的天堂。我换上了平时很少用的重型装备,20磅的PE主线,配6号的碳素前导,钩子也换成了加粗的8号丸世钩,挂了一整只巴掌大的活螃蟹,就那么直直地放下去。

没有浮漂,全凭手感。竿尖被底下的小鱼啄得不停在抖,但我纹丝不动。我在等,等那个不一样的信号。大概过了半小时,正当我也快被晒得失去耐心时,竿尖突然猛地往下一栽!不是小鱼那种神经质的啄,而是一种沉重、有力、不容置疑的“闷”劲儿!我下意识地猛力扬竿,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水底传来,我的2.5号硬调远投竿瞬间弯成了一个惊人的弧度。是大家伙!我死死顶住,不敢给它一丝一毫钻进蚝排桩子的机会。那家伙在水下左冲右突,我胳膊上的肌肉都绷紧了。这就是一场拔河,比的是谁先泄气。最后,凭着那股子蛮劲和前导线的强悍,我硬是把它从结构里拖了出来。一条接近五斤的野生红斑,出水时那身华丽的斑点,在夕阳下闪着光,比任何宝石都好看。

我朋友那天颗粒无收,他一直在离蚝排很远的光水面作钓。他问我秘诀是什么。我指了指那片蚝排,告诉他:“鱼的家,就在这些最麻烦、最让你不想下竿的地方。”

所以,夏季海钓找钓位,其实是在找一种“可能性”。是潮水、结构、风向、鱼的习性交织在一起的那个最优解。别怕麻烦,别怕挂底,别怕空军。多走,多看,多想。把你的脚印,印在那些没人去过的礁石上。当你能从一片单调的海面中,读出水下的暗流、礁石和生命时,大海才会真正把它的宝藏,放在你的鱼钩上。

夏季海钓怎么找钓位位置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