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选址

别再捧着手机上的APP,对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评分点一通瞎戳了。大海不是餐厅点评,高分地儿挤满了人,低分地儿说不定就藏着你做梦都想遇到的那条巨物。我玩了快二十年海钓,烧掉的装备钱能买辆不错的车,被太阳晒脱的皮连起来估计能绕赤道一圈。你要问我选址的秘诀,我告诉你,那玩意儿不在屏幕里,在风里,在水里,在你的眼睛和感觉里。

这事儿得从读懂潮水说起。潮水就是大海的呼吸,是鱼群的班车。你连班车时刻表都看不懂,怎么去车站等鱼?很多人以为,看潮汐表就是看个涨满、干潮的时间点。错了,大错特错。那两个时间点前后的一小时,我们叫“死讯”,水基本不走,死气沉沉,鱼也懒得开口。真正的黄金时间,是涨五退五,也就是潮水涨到一半和退到一半那会儿,水流最急,我们叫“活讯”。流活了,水里的氧气足了,海底的食物被冲起来了,小鱼小虾开始活跃,那些憋了半天的大物也就跟着出来觅食了。所以,我出门前第一件事,不是看天气,而是打开潮汐软件,找准“活讯”时间,再倒推出我该几点到钓点,几点打窝。

看懂了时间,再来看地点。我脑子里有张活地图,不是画出来的,是这些年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用船一寸寸探出来的。岸钓和船钓的逻辑,既相通,又有天壤之别。

玩岸钓,特别是矶钓,你就是个阵地战的将军。你的阵地,就是你看上的那个标点。你不能动,只能想办法把鱼“请”过来。什么样的阵地是好阵地?记住一个词:结构。光秃秃的沙滩?那是给游客准备的。我们要找的是海底有变化的地方。比如探出海面的岬角,它能迎着和背着两股流,形成缓流区,大鱼最喜欢在这种地方等着伏击路过的小鱼。再比如水下的暗礁区,那是鱼的公寓楼,洞穴、缝隙多,能藏身,能安家。还有就是沟壑或者断阶,水深突然变化的地方,就像人类世界的悬崖,不同水层的鱼会在这里交汇。

怎么找这些结构?天晴水清的时候,戴上偏光镜,站高点,很多近岸的暗礁、海草区一目了然。水色深一块浅一块的地方,底下绝对有文章。再不济,退潮退到最低的时候去踩点,把地形牢牢记在脑子里,涨潮了你就知道该往哪儿打了。我的Gamakatsu Master Model II 2号矶钓竿配上Shimano BB-X Hyper Force手刹轮,就是为了在这些复杂的礁石区,用全游动半游动钓法,把挂着一只鲜活大黑虾Gamakatsu 5号千又钩,精准地送到那些藏着黑鲷的礁石缝边上。中鱼后,手刹轮能让我精妙地控线,既能给鱼一定的冲刺空间,又能瞬间锁死,防止它一头扎进礁石缝里磨断我那根宝贝的Sunline 2.5号碳素子线。这就是装备与钓点的配合。

船钓,你就从将军变成了开着坦克的游骑兵,机动性是最大的优势。这时候,找结构就不能只靠眼睛了,得靠“电子眼”——探鱼器。探鱼器屏幕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曲线,就是海底的真实写照。看到海底突然出现一个陡坡,或者一片密集的鱼群信号,那还等什么?立马下锚。船钓路亚的时候,我尤其喜欢找那种海底有大片礁石,但礁石顶上离水面又有十几米距离的深场标点。这种地方,是巨型海鲈石斑的绝佳猎场。我会用我的DAIWA SALTIGA AP J63-S铁板竿,挂上一枚120克的镭射涂装长条Jig,用一个快速抽停的动作,模拟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当铁板在下沉过程中突然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截住,竿尖猛地插向水面,轮子疯狂出线的尖叫声,就是大海给你最美妙的回应。

但不管是岸钓还是船钓,有个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法则,永远不会过时:跟着饵鱼走。大海里,哪儿有吃的,哪儿就有掠食者。清晨或傍晚,你看到海面上有一小片区域像开了锅一样,无数小鱼在惊慌地跳出水面,水下不时闪过黑影,水面上空还有海鸟在盘旋俯冲,那别犹豫了,你所有的装备,什么Megabass Vision Oneten米诺,什么VIB,都往那个方向给我抛投过去!那里就是正在开饭的食堂,底下绝对有成群的海鲈或者马鲛在疯狂掠食。这种窗口期很短,可能就十几分钟,错过了,就得再等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我的选点逻辑,我给你做个简单的对比,就拿我常去的两个地方来说。

特征对比 A点:黑石岬 B点:月亮湾内
地形结构 突出岬角,水下暗礁林立,直面外海,有明显断阶 平缓内湾,沙泥混合底,有小片海草区
主攻流速 大潮汛时流速极快,形成强劲的“白沫带”(浪花带)。 流速平缓,几乎不受外海流影响。
最佳潮时 平潮前后1小时,或小潮汛的“活讯”期。 大潮汛的“活讯”期,流水带动湾内交换。
目标鱼种 黑鲷黄鳍鲷、大型海鲈真鲷 沙尖黑鲎、小型石斑、偶尔有海鲈进来觅食。
个人策略 这是我的主战场。我会选择风浪不大但有流的日子,用重铅钓组直击流心边缘的礁石缝,目标就是米级海鲈和斤级黑鲷 当外海风浪太大,A点无法下脚时,这里是我的避风港。虽然鱼体型不大,但用轻装备玩玩手感,或者钓点活饵,也算是一种享受,不至于“打龟”回家。

你看,没有绝对的好点或坏点,只有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下,哪个点更“对”。新手往往犯的错误就是“守株待兔”,在一个地方从早坐到晚,不管潮水、不管流水,结果除了被晒黑,一无所获。而有经验的钓手,一天之内可能会换三四个标点,追着最合适的流水和鱼情跑。

最后,我想说点玄乎的。有时候,所有的理论、数据都指向一个完美的钓点,但你站在那儿,闻着空气里那股子咸腥味儿,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就是觉得“不对劲”。可能是水色有点浑,可能是风向吹得让你不舒服,也可能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信它。这种直觉,是无数次搏鱼的成功和无数次跑鱼的懊恼,是大海在你身上刻下的印记。

选址,选的不仅仅是一个能上鱼的地方,更是选一个能让你和大海对话的窗口。当你不再仅仅盯着竿尖,而是开始观察飞过的海鸟,感受拂过脸颊的海风,留意脚下礁石边每一丛海草的摆动时,你就真正上道了。鱼获,只是大海在你读懂了它之后,给你的小小奖赏而已。

海钓怎么选址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