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很多人就把竿子擦干净,收进库房了。岸边空荡荡,码头上连船老大的吆喝声都懒洋洋的,好像大海也跟着睡着了。他们说,天冷了,鱼不开口。这话,我听了只想笑。冬天,恰恰是那些真正懂海、懂鱼的人,揣着一壶热茶,悄悄“进货”的季节。冬天的鱼,为了过冬囤积了满身的脂肪,那一口肉的肥美,是夏天那些精瘦的小伙子完全比不了的。
对我来说,低温海钓不是一种折磨,反而是一种过滤。它把喧嚣和浮躁都过滤掉了,只剩下你、竿子,还有那片沉默却暗流涌动的大海。想在冬天搞到好东西,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细节近乎偏执的琢磨。
先说说我的老伙计们。你别指望一根竿子打天下。冬天,鱼的吃口轻得像姑娘的叹息,你的装备必须能捕捉到这声叹息。我那根宝贝,一支用了快十年的 Gamakatsu Chinu Master Model M-53 矶钓竿,竿梢敏感到能清晰地传递出一只虾在水下弹跳的动作。为什么不用更硬的路亚竿?因为冬天的鱼,特别是狡猾的 黑鲷,警惕性极高,它们会先用嘴唇轻轻地“吻”一下饵,感觉稍有不对,扭头就走。硬竿子根本体会不到这个过程,等你感觉到信号,鱼早跑了。轮子我配的是一颗 Shimano Twin Power C3000,不是说非它不可,但冬天,一个顺滑、可靠的泄力系统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手冻得僵硬,反应慢半拍,全靠它在线被猛地拽出去的瞬间,稳稳地、柔顺地出线,而不是“咔”一下卡住,然后只听“啪”的一声,切线跑鱼,留你一个人在寒风里懊悔。
线组的搭配,更是冬钓的灵魂。夏天我可能用 1.5号PE 都嫌细,但冬天,我会毫不犹豫地换上 0.8号的YGK PE主线。为什么?因为细线在水里的切水性更好,受水流影响更小,能把那轻微的鱼讯更直接地传到你手上。子线也得讲究,我一般会用比夏天长一倍的 2.5号Sunline碳素子线,差不多两米到两米半。冬天海水更清澈,鱼的视力更好,长子线能有效降低它们的警惕心。这多出来的一米多子线,就是你和一条巨物之间的信任距离。
饵,更是重中之重。南极虾是通用饵,但冬天,它有时候会显得“诚意不足”。我的秘密武器,是 本地的活沙虾。一定要活的,在水里能蹦跶的那种。挂钩的时候也得有技巧,从虾的尾部第二节,用 Gamakatsu的2号千又钩 横着穿过去,钩尖微微露出。这样挂,虾在水下姿态最自然,还能活很久,对那些挑剔的家伙是致命的诱惑。有时候,连活虾都不管用,水清得跟玻璃一样,鱼躲在礁石缝里死活不出来。这时候,就该我的“杀手锏”上场了——岩虫,也叫沙蚕。那玩意儿,腥味独特,在水里蠕动的姿态,是任何老奸巨猾的鱼都无法拒绝的本能诱惑。
选好了装备,真正的考验才开始。那就是 读懂潮水。潮水就是海的呼吸,鱼跟着这呼吸在动。死水,绝对没鱼。我从不看什么复杂的潮汐软件,我就信我自己的眼睛和几十年的经验。我最喜欢的时间,是“涨八分,落两分”的时候,也就是涨潮到快满和刚开始退潮的那段时间。这时候水流不急不缓,鱼会从深水区或者障碍物里出来,到潮流的边缘地带找吃的。你要找的,不是水流最急的主流,而是主流旁边的 缓流区,或者礁石、暗坝后面的 反拨流。这些地方是鱼的“餐厅”,它们会顶着微弱的流,等着食物被冲到嘴边。我会在脑子里画一张水下地图,哪里有沟,哪里有坎,哪里是沙地和礁石的交界,这些都是藏鱼的绝佳标点。
抛投,也不是瞎扔。冬天的鱼活动范围小,你必须把饵精准地送到它的嘴边。这需要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做到指哪打哪。饵入水后,控线 是关键。你需要虚引着钓线,让线保持似松非松的状态,既能让饵自然地漂流,又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信号。
说到信号,那真是冬钓最迷人的地方。它绝对不是夏天那种“咚”一下黑漂或者竿子被猛地拉弯。冬天的咬口,可能只是你的竿梢,在风中轻微的抖动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不协调的、短促的“点”;也可能是你的浮漂,在正常的随波逐流中,忽然停顿了那么零点几秒,甚至微微上浮了一丁点。这就是鱼!它在试探,在品尝。这时候千万别激动,心里默数一二三,感觉竿梢或者钓线上传来持续的、沉稳的力道时,手腕一抖,扬竿!这个动作要果断,但发力要柔和,像写毛笔字里的“顿笔”,力道传到钩尖就够了。
我还记得去年一月份,在一个没人去的野礁。那天刮着五级东北风,浪花打在身上跟冰碴子似的。我守了整整一个上午,换了三个钓点,一口都没有。手指头都冻麻了,保温杯里的水也凉了。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注意到脚下一片不起眼的礁石区,退潮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回水湾。我想,这种鬼天气,大鱼可能就躲在这种地方避风。我换上了最后一截 岩虫,用最轻的阿波钓组,轻轻地把饵送到那个湾的入口。竿子拿在手里,眼睛死死盯着水面上那根若有若无的PE线。大概过了十分钟,就在我快要冻僵的时候,我看到那根线,极其轻微地、向回收了一小段。不是风,不是浪,就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我下意识地手腕一抖,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瞬间从竿梢传了过来,Twin Power 的泄力“吱吱”地开始尖叫!那是一条我从未遇到过的大家伙。它不往外冲,就是在礁石缝里来回地钻。我只能靠着 M-53 那强韧的腰身跟它硬扛,一分一寸地把它从礁石里“拔”出来。搏了将近二十分钟,那家伙才终于露了头,是一条接近三斤的野生 黑鲷,背鳍像钢针一样张开,身上的鳞片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黑金色的光芒。把它抄上来的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所有的寒冷、等待和疲惫,都值了。
当然,如果你是路亚玩家,冬天也不是不能玩。只是思路要彻底改变。
目标鱼种 | 推荐钓法 | 鱼竿建议 | 轮子型号 | 主线/子线搭配 | 核心拟饵/拟饵操作 |
---|---|---|---|---|---|
越冬鲈鱼 | 慢速搜索 | ML/M调 2.7米以上路亚竿 | 3000-4000型纺车轮 | 1.2-1.5号PE + 5号碳线前导 | 14g VIB 做贴底小跳;缓沉米诺 抽停结合 |
石斑/根鱼 | 精细作钓 | UL/L调 根钓竿 | 2000-2500型纺车轮 | 0.6-0.8号PE + 2-3号碳线前导 | 德州钓组配 T尾软虫,超慢速拖底 |
鲈鱼冬天会躲在深水的障碍区,活性很低。你需要用 VIB 或者 T尾软虫 去贴着底,一下一下地、极其缓慢地挑逗,就像在它家门口敲门一样,把饵送到它嘴里。这考验的是耐心,是把一块铁片或者一截橡胶玩出“活物感”的功力。
说到底,低温海钓钓的是一种心境。是你在万物萧瑟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大海深处的脉搏。是你在刺骨寒风中,因为竿梢一个微不可察的动作而心跳加速。它教会你等待,教会你观察,教会你如何用最细腻的方式去和另一个强大的生命对话。当你提着那条沉甸甸的、凝聚了整个冬天精华的渔获,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是渐渐暗下来的、沉默的大海,你会觉得,这才是钓鱼,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