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鱼怎么脱钩

甲板上那条大家伙还在拼命地甩着尾巴,砰砰作响,溅起的水花带着一股浓烈的、独属于深海的腥味。这时候,你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是拍照发朋友圈,而是怎么又快又好地把那枚要命的Gamakatsu 管付18号从它嘴里弄出来。这事儿,说白了,是每次搏斗的终章,也是对你对手最起码的尊重,更是你能不能立马换上新饵,再战下一个流口的关键。

脱钩,听着简单,两个字。但这里头的门道,比读懂潮水还复杂。新手往往手忙脚乱,要么被鱼鳍扎个满手是血,要么就是把鱼嘴撕得稀烂,更倒霉的,是把自己给挂上了。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面,最后鱼半死不活,人也泄了气,那一杆的兴奋劲儿全没了。

所以,先谈家伙。别跟我说用手,除非你想体验一下海狼的牙或者石斑的砂纸嘴。我的船上,雷打不动三件套:一把趁手的控鱼器,一把长嘴的摘钩钳,还有一块厚实的湿毛巾。控鱼器不是越贵越好,但一定要锁得牢,那种塑料的便宜货,碰上超过十斤的鱼,纯属给自己找麻烦。我用的是一把看着不起眼的钛合金控鱼器,跟了我快八年了,从南海的GT到东海的大红甘,没掉过一次链子。钳子,我偏爱那种枪柄式的长嘴钳,大概三十公分长,能让你在不把手伸进鱼嘴危险区的情况下,精准地夹住钩柄。至于湿毛巾,它的作用是盖住鱼的眼睛。这算是个秘诀,鱼眼被覆盖后,它们会安静很多,挣扎的力度会瞬间小下来,这给你处理鱼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控制住鱼,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控鱼器牢牢夹住它的下颚,把它提起来,但别让它整个身体悬空,最好让它的身体靠在船舷或者甲板上,有个支撑。这时候,用湿毛巾盖住眼睛。好了,现在你可以从容地观察钩子挂在哪里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标准的“正口”,钩子牢牢挂在它坚硬的上颚或者嘴角。这种最简单。用摘钩钳夹住钩柄,往下轻轻一压,让钩尖脱离鱼肉,然后顺着钩弯的方向,巧劲儿一拖,钩子就出来了。整个过程要果断,不能犹豫,一犹豫,鱼一挣扎,伤口就扩大了。就一下,干净利落。

麻烦的是深喉。有时候鱼吃口太猛,尤其是用活饵钓黑鲷或者黄鱼的时候,一口直接吞到嗓子眼。你从外面甚至都看不到钩子。这时候千万别用蛮力往外拽,那等于给鱼判了死刑。正确的方法是,让鱼侧躺,用钳子顺着鱼线的方向,慢慢探进去,找到钩柄。如果你的钳子够长,并且能看清楚,就夹住钩柄,尝试用刚才说的方法,往下压再往外带。如果位置太深,看不清也够不着,还有一个“野路子”,但需要经验。从鱼的鳃盖缝隙里,用手指或圆头的工具,轻轻把鱼鳃拨开,有时候你能从内侧看到钩尖或者钩柄的位置。这时候可以用尖嘴钳从鳃盖伸进去,反向操作。但这招对鱼的伤害不小,除非你打算把鱼带回家,否则不推荐。

还有一种情况,是挂住了鱼鳃。这是最要命的,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布满毛细血管,一旦受伤,血流不止,基本就没救了。如果你是玩C&R(Catch & Release)的,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剪线。别心疼那枚钩子和那段Varivas 8号碳素前导线。让鱼带着钩子走,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强行去摘,百分之百会弄死它。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一个钓鱼人该有的觉悟。

我记得有一年秋天在舟山外海的一个深水泥层钓点玩慢摇铁板,那天的流水特别好,是钓红甘的绝佳时机。我用的是一支天龙JIG-ZAM JZVIII571B-6的竿子,配的轮子是Daiwa Saltiga 15H。当一块FCL LABO SL 240克的铁板在水下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截停时,我知道,中大家伙了。那股力量直接把我那颗Saltiga的泄力拉到疯狂尖叫,线杯里的PE 4号主线像被火烧一样往外冲。这是一场漫长的搏鱼,我几乎是把竿子插在腰带的竿托里,用全身的力量跟它耗。大概二十分钟,那家伙才终于被我慢慢泵上水面,是一条目测二十斤往上的漂亮红甘,身体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把它拉上船,问题来了。它吞得太死,整个铁板几乎都在嘴里,两枚BKK的辅助钩一枚挂在上颚,一枚深深地扎进了舌根。鱼在甲板上狂跳,我用控鱼器根本控制不住。最后还是让船老大帮忙,两个人用大毛巾把它整个身体裹住,我才找到机会下手。我几乎是跪在甲板上,把头凑近了,才看清舌根那枚钩子的位置。钳子伸进去,空间极小,完全找不到发力点。试了两次,鱼一挣扎,血就冒出来了。我当时心里一横,对船老大喊:“剪线!”船老大愣了一下,说这鱼这么大,带回去多好。我说不行,这么漂亮的鱼,放了。我直接剪断了连接环上的那段前导线,然后小心翼翼地处理掉挂在上颚的那枚钩子。最后,我们俩抬着它,慢慢放回海里。它在水面停顿了大概几秒钟,然后一个甩尾,潜入深蓝,不见了。那一刻,跑鱼的失落感完全没有,反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脱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选择带走,还是选择放流。这个选择背后,是你对这项运动的理解。

为了更直观,我把我处理不同情况的思路整理了一下:

钩挂位置 处理难度 核心技巧 C&R 建议 我个人叨叨几句
上颚/嘴角 ★☆☆☆☆ 压、转、拖,一气呵成 极力推荐 这是最理想的,说明你的扬竿时机和力度都恰到好处。
下颚软组织 ★★☆☆☆ 动作要更轻柔,避免撕裂 小心处理后可放流 这种位置容易造成大创口,摘钩时务必稳住鱼身。
舌头/口腔内侧 ★★★☆☆ 需要长嘴钳精准操作,找准角度 视创口大小决定 稍微有点棘手,但只要看得清,有耐心,基本都能无伤取下。
深喉(食道) ★★★★☆ 从口腔或鳃盖内侧尝试,或剪线 强烈建议剪线放流 别逞能,你的操作失误可能直接导致它死亡。一条鱼的命比一枚钩子值钱。
挂鳃 ★★★★★ 绝对不要尝试摘取 必须剪线 这是红线,没得商量。碰了鳃,神仙也难救。
挂到体外(眼、鳍) ★★★☆☆ 快速剪断钩尖或压平倒刺后拔出 只要没伤到要害,可以放流 这种情况通常是抛投时意外挂到的“锚鱼”,尽快处理就好。

说到底,从你精准地抛投出那一竿,感受拟饵在水下的姿态,到读懂鱼咬口那轻微或狂暴的信号,再到暴力扬竿和沉稳搏鱼,最后到这看似简单的脱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和乐趣。脱钩不是结束,而是你和这条鱼故事的句号。这个句号怎么画,画得漂不漂亮,体现的是一个钓鱼人的技术、经验,还有最重要的——那份对大海的敬畏之心。

海钓鱼怎么脱钩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