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毒辣的太阳悬在天上,像个巨大的探照灯,把海面烤得发白,连风都带着一股子烫人的腥味。一到这季节,总听见新手在岸边或者船上唉声叹气,说鱼都中暑了,不开口。我听着就想笑,鱼比人精明多了,它们才不会傻乎乎地在“开水”里溜达。它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作息,你如果还用春秋那套老黄历去伺候它们,那结果只能是喂一天蚊子,晒脱一层皮。
高温天钓鱼,说白了,就是一场和太阳、和鱼群的心理战。你得先读懂它们的“避暑指南”。
首先,把你的闹钟往前拨,或者干脆别睡了。凌晨四点,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凉意,那才是黄金时间的开始。这时候的近岸,经过一夜的冷却,水温恰到好处。我通常会选择一个延伸入海的防波堤或是有稳定水流经过的礁石区。装备上,我会用一支相对轻敏的竿子,比如我的老伙计 Major Craft Crostage 962M,配一颗Shimano Stradic SW 4000XG的轮子,线用YGK的1.5号PE,前导接一段25磅的碳线。为什么是这套?因为这个时间点的鱼,特别是海鲈和黑鲷,警惕性高,但觅食欲望强。你需要精准地抛投,把那枚小小的 DUO Tide Minnow 90S 或者一颗轻量的 VIB,悄无声息地送到它们可能埋伏的礁石缝隙或者海草边缘。感觉就像一个刺客,一击致命。控饵的手法要细腻,不是猛抽猛收,而是模仿一只垂死挣扎的小鱼,微微的抽动,间或停顿。中鱼的信号往往不是猛烈的拖拽,而是竿尖那个轻轻的“嗒”一下,或者线突然的松弛——那是鱼已经把饵吞进嘴里,正掉头回窝。这时候的扬竿,要短促而有力,刺穿它坚硬的上颚。
等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大概七八点钟,水面温度急剧上升,近岸就成了“生命禁区”。这时候还傻站着,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时候,要么收竿回家补觉,要么,就得上船,去更深、更远的地方。
船钓的逻辑完全不同。鱼会躲到哪儿去?两个地方:一是深水区的结构,比如沉船、人工鱼礁、或者海底断崖;二是温跃层之下。新手可能不懂什么是温跃层,简单说,就是海里冷水和热水的交界。大鱼,尤其是那些有脑子的掠食性鱼类,就喜欢待在下面凉快,等着上面晕头转向的小鱼掉下来。找这种地方,得靠船上的探鱼器,更得靠经验。
我有一套专门应对这种“深海懒鱼”的玩法——慢摇铁板(Slow Jigging)。竿子必须是专用的慢摇竿,比如我那支心爱的 Shimano OCEA JIGGER Motive B610-4,它的竿身回弹力极强,能让铁板在水下做出最妖娆的姿态。轮子我偏爱鼓轮,像 Shimano OCEA JIGGER 2001NRHG,储线量大,摇起来省力。线组就得粗暴了,PE 3.0号打底,前导上到60磅。因为你不知道水下等着你的是一条十斤的红甘,还是一头几十斤的石斑。
操作的精髓在于“逗”。铁板到达你预设的泳层后,不是死命地快抽,而是一圈一圈地、有节奏地慢摇轮子,同时配合竿尖的上扬和下放。每一次上扬,铁板被提起;每一次下放,它就会在水里水平地、飘忽地、像一片落叶一样下沉。绝大多数的攻击,都发生在这短暂的下沉瞬间。那种突然被拽停,然后线“噌”地一下被拉出去的感觉,泄力“吱吱”地尖叫,比任何音乐都好听。这是一种需要极大耐心的钓法,可能半小时都没有一口,但只要来了,就是大家伙。
去年夏天,有一次在舟山外海的一个秘密钓点,我们从早上九点一直守到下午两点,船上每个人都快被晒成鱼干了。探鱼器上明明能看到下面有巨大的鱼群信号,但就是不开口。大家试遍了各种颜色的铁板,各种抽法,都没用。我当时也快放弃了,靠在船边喝水,无意识地把一枚150克的粉色长条铁板放下去,甚至都没怎么抽,就让它在底层附近,随着船的晃动一上一下地“荡秋千”。突然,竿子猛地一个大弯,像被水下的卡车挂住了。那一瞬间,整船的人都醒了。那是一场漫长的搏鱼,我跟它耗了足足二十分钟,手臂酸得几乎抬不起来。最后拉上来的,是一条接近三十斤的巨型章红,它嘴里死死地咬着那枚几乎没动的铁板。那天的经历告诉我,高温下的鱼,跟人一样,懒!它们不想费力去追一个飞速逃窜的猎物,反而对一个在嘴边晃悠、唾手可得的“病鱼”更感兴趣。这就是我的“秘诀”之一:在鱼活性低的时候,把你的饵变得比它还懒。
当然,如果你不想上船折腾,夜钓是另一个绝佳的选择。当夜幕降临,暑气散去,那些白天躲起来的牛鬼蛇神就都出来了。码头、防波堤的灯光下,是小鱼聚集的地方,也是大鱼的自助餐厅。这时候,活虾是王道。用一个阿波钓组,挂上一只活蹦乱跳的大海虾,调整好深度,让它在灯光与黑暗的交界处缓缓漂流。这种钓法的魅力在于未知和等待。你只需要盯着那支在水面微微发光的夜光棒,当它突然加速、或者猛地被拖入水中时,那种心跳的感觉,是每个钓鱼佬都无法抗拒的。
为了更直观,我把我夏季不同时段的作钓策略整理了一下:
| 时间段 | 钓法策略 | 核心装备推荐 | 目标鱼种 | 个人心得/“秘诀” |
|---|---|---|---|---|
| 清晨 (04:00-07:00) | 近岸路亚 | 竿: M调海鲈竿 轮: 4000型纺车轮 饵: Minnow/VIB |
海鲈 (Seabass), 黑鲷 (Black Porgy) | 动作要轻,要细腻。注意观察水流,把饵打到流水与静水的交界处。 |
| 白天 (09:00-16:00) | 船钓深水铁板 | 竿: 慢摇铁板竿 轮: 鼓轮/大号纺车轮 饵: 80g-200g铁板 |
章红 (Amberjack), 石斑 (Grouper), 红甘 (Greater Amberjack) | 鱼懒,饵就要更懒。尝试在底层小幅度晃饵,甚至“死等”。 |
| 黄昏/夜晚 (18:00-次日) | 岸边/堤坝夜钓 | 竿: 矶钓竿/远投竿 轮: 3000型纺车轮 饵: 活虾/沙蚕 |
黑鲷, 黄鳍鲷 (Yellowfin Seabream), 石九公 (Scorpionfish) | 灯下是陷阱也是食堂。钓灯下明暗交界处,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
说到底,解决海钓高温的问题,不是去对抗高温,而是去理解它,顺应它带来的变化。大海是慷慨的,但它只对那些愿意倾听和学习的人敞开怀抱。当你不再抱怨太阳的毒辣,而是开始思考此刻的鱼儿正在哪个深潭里乘凉,想着如何把你的饵送到它嘴边时,你就已经赢了一半。剩下的,就交给那根弯曲的鱼竿和那颗狂跳的心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