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竿梢上夹个铃铛,那是懒汉钓法,是新手和老大爷的专属。他们觉得,真正的高手,都该握着Lurekiller的GT竿,在船头迎着浪花,一遍遍地抛投着波趴或沉水铅笔,玩的是心跳和主动出击。我承认,那很酷,那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我也迷恋。但如果你问我,深夜的防波堤上,什么声音最让我心安,又最让我心惊肉跳,那一定不是海浪,而是那一声清脆又急促的铃响。
说白了,玩铃铛,玩的是一种守望,一种和大海的默契。这玩意儿,看似简单,一个夹子两个铜铃,但里面的门道,比你想象的深得多。它不是把鱼竿往那一插就完事了,那是对鱼、对竿、更是对你自己的耳朵和判断力的不负责任。
先说说我的家伙事吧。我不是装备党,但有些东西,你省不了。守大物,我离不开那根用了快十年的东美大矶5号竿,5米3的长度,在礁石防波堤上刚刚好,既能把钓组甩得足够远,搏鱼时又有足够的腰力把鱼从礁石缝里拔出来。轮子,我信赖一个老伙计——SHIMANO NAVI 8000,不算贵,但皮实耐操,泄力顺滑,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线组更是马虎不得,大力马PE 8号主线直通到底,只在末端接一小段大概一米五的12号碳素子线,为的就是防磨。钩子,我偏爱OWNER的管付千又12号,钩条粗,钩尖利,穿上巴掌大的活虾或者一整条小鱿鱼,就那么静静地沉在海底,等待那个命中注定的“顿口”。
装备齐了,选点才是大学问。你得学会读懂潮水。死水一潭的时候,鱼不开口,你把龙肉挂钩上都没用。我喜欢在涨到七八分,或者刚刚开始退潮的时候下竿。这时候水流开始走,海底的食物被搅动起来,那些躲在暗处的掠食者,比如石斑、红甘或者肥硕的黑鲷,才会出来觅食。我常去的那个礁石防波堤,尽头有一股暗流常年冲刷着一片海底礁盘,那就是我的“菜地”。
把这一切都准备好,深吸一口气,攥紧竿柄,一个侧抛,挂着大铅坠和活饵的钓组呼啸着划破夜空,在远处“噗通”一声砸进海里。收紧虚线,直到能感觉到铅坠稳稳地“站”在海底,然后,把竿子牢牢地插在炮台架上,竿梢微微受力,形成一个优美的弧度。最后一步,才是请出今晚的主角——那个黄铜双铃铛。
夹铃铛的位置有讲究。不能夹在最顶上的导环,风一吹就响,会把你烦死。也不能夹得太靠后,那样竿梢的细微动作根本传递不过来。我一般夹在第二或第三个导环之间,松紧适中,既能过滤掉海浪带来的轻微晃动,又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真实的信号。
然后,就是等待。
这是钓鱼最磨人,也最迷人的部分。你可以点上一支烟,或者泡一壶热茶,看着远方渔船的灯火,听着海浪一遍遍亲吻礁石。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你和那根指向大海的鱼竿。你的全部注意力,都凝聚在了那个小小的铃铛上。
铃铛的语言,可比你想象的丰富多了。
| 铃声模式 | 可能的“鱼语” | 我的应对策略 |
|---|---|---|
| 叮……叮…… (非常轻微,断断续续) | 小杂鱼在啄饵,比如小海鳗、小河豚。 | 不用理会,静观其变。大鱼来了它们自己会跑。 |
| 叮铃……叮铃…… (有节奏,竿梢轻微点头) | 可能是螃蟹在拖饵,或者目标鱼在试探。 | 手放在竿上,保持警惕,但绝不扬竿。耐心等下一个信号。 |
| 铛! (一声闷响,竿梢小弯一下后回弹) | 狡猾的大鱼,比如黑鲷,在用嘴唇“顶”饵试探。 | 神经绷紧到极致!这是攻击的前兆,下一秒可能就是狂拉。 |
| 叮铃铃铃铃—— (持续、急促、不间断的狂响) | 中鱼了!而且是大家伙,已经拖着线跑了! | 扬竿!毫不犹豫!暴力扬竿,确保钩子打穿鱼嘴! |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满月的夜晚。风平浪静,连海浪都温柔了许多。我挂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巴掌非(一种小罗非鱼),目标就是那一带的大石斑。大概午夜一点多,人最困的时候,我正靠在礁石上打盹,耳朵里突然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铛”。
不是小鱼那种“叮叮”声,而是一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竿梢肉眼可见地往下沉了那么一两公分,然后又弹了回来。我瞬间就醒了,心跳开始加速,眼睛死死盯住竿梢。我知道,是它来了。
我没有动,连呼吸都放轻了。时间仿佛凝固了,大概过了半分多钟,就在我以为它已经放弃的时候,那个铃铛,毫无征兆地,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尖叫。不是“叮铃铃”,而是整个铃铛被巨大的力量拉扯得变了调,发出了“哗啦啦啦——”的金属摩擦声!同时,我那根大矶5号竿的竿梢,猛地被拽向海面,瞬间形成一个接近九十度的恐怖弯弓!
来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握住鱼竿,腰部发力,用尽全身力气向后扬竿!竿身传来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感觉就像挂住了海底的一辆卡车。NAVI 8000的泄力装置开始疯狂出线,发出“吱——”的尖啸,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比任何摇滚乐都更让人热血沸腾。
这就是搏鱼的开始。你不能死死地拽住它,跟它拔河,尤其是在礁石区。你得学会控线,它发力猛冲,你就适当松一点点泄力,让它去冲,消耗它的体力;它一停,你立马就要反攻,大力收线,把它的头拉回来,不给它任何钻进礁石缝的机会。那是一场耐力、技巧和意志的较量。我的手臂酸痛,汗水浸湿了后背,但精神却高度亢奋。一拉一收之间,大概僵持了十多分钟,那股蛮力终于开始减弱。我抓住机会,猛地发力,把它拉离了危险的礁石区。
当那家伙被我拉到岸边,用抄网费力地弄上来时,我才看清它的真面目。一条接近一米长,浑身布满褐色斑点的巨大石斑鱼,嘴巴大得能吞下我的拳头。那OWNER的12号千又钩,牢牢地挂在它的上颚,坚不可摧。
我坐在礁石上,看着这条巨物,手还在微微颤抖。今晚的一切,从选点、看潮,到挂饵、等待,最后到那惊心动魄的铃声和搏斗,所有的环节都对了。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个毫不起眼,却传递了最关键信息的铃铛。
所以,别小看海钓铃铛。它不是懒人的工具,它是守望者的眼睛和耳朵。它让你从繁杂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去感受风,感受海,去用一种更沉静、更原始的方式与海底的巨物对话。当你真正听懂了它的语言,那一声清脆的铃响,便是大海给你最动听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