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海面像面镜子,太阳把水面照得晃眼,一丝风都没有。我坐在岸边一块被海水打磨得圆润的大石头上,看着不远处有几条小船慢悠悠地晃着,心痒得不行。近岸这会儿鱼口正稀,想找点像样的货,得往外走走,去那些平常岸边够不着、只有船才能到的地方。也就是那一刻,拥有自己一条海钓艇的念头,像一颗小石子丢进了我心里,激起的涟漪就再也没停过。
你说怎么选海钓艇?这事儿真没个标准答案,得看你自个儿是啥脾气,想去哪儿撒欢儿,瞄准的是啥鱼。不是说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带劲。对我来说,选船跟选媳妇儿似的,得合眼缘,更得合心意、能过日子。
我寻思来寻思去,跑了不少码头,也跟不少有船的钓友瞎聊。我这人吧,不是那种追求极致大物、非得跑几百海里去钓 蓝鳍金枪鱼 的主儿。我更喜欢在近海、环岛、或者跑到离岸十几二十海里的岛礁区转悠。主要玩的呢,也就是 路亚 鲈鱼、马鲛,或者在礁盘边上 底钓 石斑、真鲷这些。偶尔心血来潮,也去浅滩试试 波爬 炸水。
所以,那种动辄三五十尺、装得下半打冰箱、需要专业船长掌舵的大船,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里了。对我而言,太折腾,维护保养也费劲。我想要的是条能自己开,能轻松下水、上岸,能让我说走就走的小艇。尺寸上,我觉得十二到十八尺(大概四到六米)这个区间,对我来说最合适。这个长度,一个人或者带上一两个铁杆钓友都绰绰有余,施展得开。甲板上得能站稳当,别一挥竿就重心不稳。
材质上呢,市面上主流的无非是 玻璃钢、铝合金 和 充气艇。充气艇?那玩意儿是图个方便,能塞后备箱,下水容易。可真要遇到点风浪,那晃悠劲儿,别提了,站都站不稳,更别说精准 抛投 了。而且钩子、鱼骨啥的,万一不小心,给扎漏气了,那可就乐子大了。所以,充气艇我直接 PASS。
玻璃钢 和 铝合金,这才是我主要纠结的。铝合金艇 轻,速度快,燃油效率高,而且结实耐操,不怕磕碰。但缺点也明显,轻就意味着吃水浅,在大风浪里会比较颠,感觉像是在拍水,噪音也大。夏天铝合金甲板晒得烫脚,冬天又冰冷。而且,真要万一撞到硬物,铝合金容易凹陷,修复起来比玻璃钢麻烦。
我的活动范围,经常需要靠近那些 近岸礁盘,甚至摸进一些比较浅、底部结构复杂的地方找鱼。这些地方,时不时就会跟海底的石头亲密接触一下。玻璃钢艇 相对来说重一些,压浪性能更好,开起来稳当,噪音小,感觉也更“扎实”。虽然重一点意味着需要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或者拖车劲儿大点,但那种稳重感是我很看重的。而且,玻璃钢的弹性更好,小磕小碰一般没事,大刮擦修补也相对容易。基于我经常要“摸边儿”的习惯,我最终倾向于 玻璃钢。
甲板布局这块,真是得好好琢磨。钓鱼艇的甲板不是为了晒太阳开 party,它是咱们干活儿的地方。首先,得有足够的站立空间,而且甲板表面必须是防滑处理的。想想看,中条像样的 石斑,那家伙力气可不小,船上晃晃悠悠的,要是再滑,这 搏鱼 的过程就太危险了。钓位的设计也很关键,得能让大家各就各位, 抛投 的时候互不干扰。前甲板站一个人 路亚,后甲板可以再站一个,或者坐着 底钓。侧面最好能有抱杆器或者放竿的插座。储物空间也很重要,活饵箱、鱼箱、装备仓,这些都得有,而且要合理。我的船上,我特意加大了活饵箱的容量,毕竟有时候需要带不少活虾、活鱼去钓那些嘴刁的家伙。鱼箱呢,最好是带排水的,方便清洁。
导航和探鱼设备,那是船钓的眼睛和耳朵。一台好用的 探鱼器 能告诉你下面是什么底,是沙地、泥地还是礁石,能扫到有没有鱼群,甚至能看出鱼的大小和鱼层。我习惯用双频的,高频看结构和鱼群细节,低频看深度。GPS 用来定位和记录钓点,特别是那些不起眼但总出鱼的暗礁,岸上看过去啥都没有,全靠 GPS 记录下来的坐标。我的 GPS 里存了几十个我的“秘密基地”,都是一次次出海探出来的。有时候,光是看 探鱼器 的显示,就能决定今天的钓法是 铁板 下去扫鱼层,还是挂活饵在底边等 石斑。
动力方面,发动机的选择马虎不得。马力小了,遇到强流或者想跑远点赶鱼情,那叫一个捉急。我见过朋友的船,流大的时候,发动机轰鸣半天,船还在原地打转,别提多窝火了。马力大了当然好,跑得快,储备动力足,但油耗也高,买发动机的预算也得上去。我选的时候,结合船的尺寸和重量,以及我常去钓点的水流情况,选了个比推荐的最低马力高一档的发动机。这样,偶尔遇到逆流或者需要快速转移钓点时,心里有底。而且,螺旋桨的选择也很重要,它直接影响船的航速和推力,这又是一门学问,得跟船厂或者专业人士好好聊。
安全设备更是重中之重。救生衣、灭火器、急救包、通讯工具(手持 VHF 或者卫星电话,看你跑多远)、信号弹,这些必须齐全,而且定期检查。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风平浪静,一会儿可能就狂风大作。有次在离岸十几海里的地方,突然起了浓雾,能见度不到十米,全靠 GPS 导航硬着头皮往回开,那感觉真是心提到嗓子眼儿。
选艇这事儿,其实是个不断妥协和取舍的过程。你不可能找到一条完美契合所有幻想的船。它可能在这个方面做得好,在那个方面就有欠缺。重要的是,你得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最经常需要它去做什么。对我来说,稳定性、足够的施钓空间、可靠的动力和方便的下水收船是排在前面的。外观炫不炫酷,内饰豪不豪华,那些反而是次要的。它是一件工具,一个伙伴,带我去看别人看不到的海景,去钓别人钓不到的鱼。
拥有了自己的小艇后,我的海钓世界完全打开了。那种自由感,岸钓是给不了的。可以追着鱼群跑,可以守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标点等大货,可以根据 潮水 和 水流 精准定位钓位。那天下午,开着我的小艇,去了那个我惦记了很久的 外岛 边上的暗礁。 探鱼器 一扫,水深十五米,底部是漂亮的礁石结构,上面有一层明显的鱼群。我兴奋地抄起我的 船钓路亚竿,挂上颗 十五克铁板,手法是小幅度的 抽停。几竿下去,竿稍就传来清晰的顿口! 扬竿!中了!那股劲道,就知道不是小家伙。在船上 搏鱼,船体随着浪晃,脚下的甲板有点湿滑,但我紧紧攥着竿子,靠着腰腹的力量弓着身子,眼睛死死盯着弯成满弓的竿子和从 纺车轮 里嘶嘶出线的 PE线。十几分钟的拉锯,终于,一条金光闪闪的 黄鳍金枪鱼 被我抄进了船舱。那一刻,所有的选船的纠结、付出的汗水和金钱,都值了。这,就是我的海钓艇,它不仅是一条船,它是我的自由,我的战场,也是我通往更广阔大海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