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钓鱼怎么发大财呢

“出海钓鱼怎么发大财呢?”这话,听着是俗气了点,可问问我们这帮成天泡在海上的老家伙,谁心里没揣着点儿这念想?真要说发大财,那得是渔船老板,咱们玩竿子的,求的不过是那一份把控的满足,一份搏击的痛快,还有偶尔那一口让人心跳加速的“金子”。别听那些没出过几次海的愣头青瞎掰什么“随便下钩都能爆”,那都是哄小孩的。这海啊,比任何赌场都狡猾,也比任何老板都苛刻。真想在这上面“发家”,得靠本事,靠悟性,更靠那股子着了魔的劲儿。

我出海几十年了,从最初连竿都拿不稳的毛头小子,到现在闭着眼都能在浪里分辨鱼口的糟老头,见过的风浪比你们吃过的米都多。要说秘诀,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把别人偷懒的功夫,你都给补上,把别人不屑的细节,你都给抠透。

先说装备。这玩意儿,可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想在海上发财,你总不能指望用岸边钓小鱼的竿子去挑战百斤金枪鱼吧?那不是找乐子,那是送装备。我这几年的主力,船上摆着两套,一套应对大货,一套兼顾轻口鱼和深水。

我的重型装备,主攻深海 Amberjack(红甘)Dogtooth Tuna(狗牙金枪),甚至偶尔撞上Yellowfin Tuna(黄鳍金枪)。竿子是Shimano Ocea Jigger PE6-8,配上Stella SW 18000的纺车轮,或者Ocea Jigger 4000的鼓轮。这竿子,调性硬挺,腰力十足,中鱼时那股子韧劲,能让你在搏鱼时占据主动,而不是被鱼牵着鼻子走。线是YGK X-Braid Upgrade X8 PE8,前面接的Varivas Fluorocarbon Leader 170LB。你可能会说,170磅?是不是有点夸张?不夸张!我被狗牙金枪切过多少次线了,那牙口,跟锯齿似的。这线组,看似笨重,却是用无数次跑鱼的教训换来的。拟饵方面,200克到350克的慢摇铁板是常备。牌子不拘,但Zeake Z-bitSea Falcon Z Slow这些,效果确实没得说。颜色嘛,我偏爱夜光条纹或者蓝色系,深海里,光线暗,对比度高的更显眼。钩子?Owner Cultiva SJ-415/0或者7/0,锋利度、强度都是顶级。

轻型装备呢,我喜欢用PE2-3的慢摇竿,配Stella SW 8000,或者TwinPower SW 6000。线组是YGK X-Braid Upgrade X8 PE3,前导线Varivas Fluorocarbon 60LB。主要对付小金枪鱼石斑马鲛这些。轻巧的竿子,能让你更好地感受鱼的每一次挣扎,那手感,是重竿给不了的。铁板一般用80克到150克,晃动更灵活,对付那些警惕性高的鱼效果更好。

再来说说“发财”的核心:技巧和读懂大海。

你得学会抛投。抛投可不只是把饵甩出去那么简单。精准度才是关键。风浪大时,如何让饵不偏不倚落到目标标点?这就考验你的腕力和对风的判断。比如,看到一群海鸟俯冲,那下面八成有鱼群在追逐小鱼,你得把饵直接砸到鸟群中心,而不是偏离几十米。我平时会找块空地,放个水桶当靶子,练侧抛正抛,甚至翻滚抛投。那玩意儿,熟能生巧,没捷径。

然后是控线。线组入水后,你得让饵按照你的意图下沉、晃动。尤其是慢摇铁板,它靠的是落水后的“颤抖”和“滑行”来模拟受伤小鱼。水流急了,铁板下不去,或者被冲得乱七八糟,你就得加大铁板重量,或者调整你的扬竿节奏。我见过太多人,饵下去了,线却松松垮垮,鱼咬了都不知道。线绷得紧,不代表你得一直用力拉,而是要保持一个微张的状态,指尖能感受到哪怕是海水细微的冲刷,更别说鱼口那一下突然的顿感轻微的啄食。有时候,鱼只是轻轻含一下,不带走线,你感觉到了,立即扬竿,才能中鱼。晚一秒,可能就吐了。

扬竿的瞬间,也是门学问。太轻,钩不牢;太猛,容易撕裂鱼嘴。得根据目标鱼的口型和吃口方式来判断。比如金枪鱼这类,往往是一口吞死,扬竿就要干脆利落,靠腰力带动竿尖瞬间上挑,让钩子牢牢刺穿鱼腭。而石斑这类,可能就是个闷闷的下拽,你得顺着它的力道,瞬间补一竿,把钩子送进去。

搏鱼,那是真正见真章的时候。中大鱼时,鼓轮那撕心裂肺的泄力声,纺车轮轴承高速运转的啸叫,真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这时候,你得学会利用竿子的弹性,而不是靠蛮力。竿子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泄力要设置得恰到好处,既能出线,又不至于瞬间断线。大鱼的第一次冲刺,往往是最猛的,你得稳住。等它冲刺完了,开始利用“泵收”(Pump and Reel)的技巧,竿尖压低,收线,再扬竿,再收线。这个过程,考验的是你的体力和耐力,也考验你对竿子和轮子的极限了解。我有个老哥,为了练搏鱼,家里连着哑铃练了一个月,效果是真有,但他媳妇儿差点跟他离婚。所以说,这“发财”的路,也是血汗钱。

最关键的,是读懂潮水。潮汐是海钓的命脉。涨潮、退潮、平潮,不同时段,鱼的活跃度截然不同。我常年带着本潮汐表,比看股票K线图还认真。一般涨潮初段退潮末段,水流开始变化,带着食物,鱼群会比较活跃。而平潮期,水流缓慢,鱼可能就躲起来了。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深水石斑,平潮时反而更容易钓。这得靠经验积累,每次出海都做记录:什么潮汐、什么风向、什么水温、什么水色,钓到了什么鱼,用了什么饵,效果如何。这些看似琐碎的数据,积累起来就是你的“宝藏图”。

还有,得学会看水色水温。清澈碧蓝的水,不一定有鱼;略带浑浊,甚至有点绿色的水,反而可能鱼多。因为那种水域往往浮游生物多,小鱼多,自然就吸引大鱼。水温更是决定鱼种分布的关键。金枪鱼喜欢相对温暖的水域,红甘则对水温变化更敏感。我甚至会带个简易的水温计,下到不同深度测温。

去年,我带着几个钓友去外海,那会儿正好是初冬水温开始下降。按理说,金枪鱼会往深海迁徙。但我们发现一处暗礁附近,水色略显浑浊,水温却比周围高了近一度。我当即决定,就在这附近下饵。果不其然,200克慢摇铁板刚沉到水深70米左右,就传来一股大力,竿头瞬间被拽弯成满弓,泄力器像疯了一样尖叫。那一刻,心跳像打鼓,手心冒汗。搏了足足四十分钟,手臂酸得抬不起来,才把那条近百斤的黄鳍金枪鱼给拉上船。那鱼出水时,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鳞光,力大无穷,挣扎得甲板都在颤抖。看着它在甲板上砰砰跳动,那一瞬间,我觉得比赚了多少钱都痛快。那份成就感,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当然,也有倒霉的时候。有一次,也是深海慢摇,中了条大家伙,感觉比那条金枪鱼还大。我用尽全身力气,咬着牙死死撑着,Ocea Jigger PE6-8硬是被拉成了问号。鏖战一个多小时,眼看鱼影都模模糊糊地浮上来了,突然线组一松,跑了!我当时真想把竿子砸了,那种功败垂成的憋屈,比没中鱼更难受。后来回想,估计是鱼钩在长期搏斗中被拉直了,或者是前导线被礁石磨断了。所以说,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有人问我,你钓这么多鱼,是卖了吗?我一般笑而不语。真正喜欢海钓的人,对鱼的价值,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每次钓到好鱼,我会留一部分自己吃,分给亲戚朋友,剩下的,如果太多,就送给当地的渔家或者饭店。我们追求的,是征服大海的快感,是读懂鱼群的智慧,是每一次抛投的期待,以及中鱼瞬间的狂喜

你看,这海钓啊,就像人生,有起有落,有得意有失意。想从中“发大财”,就得学会沉住气,学会等待,学会分析,学会总结。你下的功夫越深,你得到的“财富”就越多。这财富不全是口袋里的票子,更多的是经验,是韧性,是对自然的敬畏,以及,那一片海赋予你的一颗更辽阔的心。当你能持续地在海上找到鱼、钓到鱼,那份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大财”。所以,别老想着一竿子钓个金元宝,先老老实实地去研究风、研究浪、研究鱼的习性,然后,大海自会给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出海钓鱼怎么发大财呢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