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闷响,就像有人在水下用榔头猛地敲了一下你的竿尖。不是小鱼那种神经质的啄食,也不是挂底的死沉。就是一下,很重,很闷,然后你的 Shimano Twin Power SW 5000XG 泄力阀就像被拧开的水龙头,发出那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吱吱”声。这时候你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中货了,而且是个像样的家伙!
我下意识地弓起身子,竿子瞬间被拉成一个惊心动魄的满月。我手里这根 G-Craft Monster Surf MSS-1072-TR,有人觉得用它来搞船钓石斑有点奢侈,甚至有点“软”,但我偏爱它那竿梢的敏锐和竿身的强悍韧性。它能把水下最细微的触碰放大到掌心,也能在鱼发力猛冲时,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黏劲儿死死地把它“粘”住,而不是硬碰硬地对顶。
“顶住!别让它钻石头!”船老大老黄在旁边吼了一嗓子,他的声音里混着柴油机的突突声和海浪拍打船舷的哗哗声。我当然知道,对付石斑鱼,尤其是栖息在复杂礁石区的东星斑或者老鼠斑,头三秒的控线和搏鱼技巧,决定了你是把它拉出水面,还是收获一根被磨断的、带着卷曲记忆的60磅碳素前导线。
我没有疯狂收线,而是用身体的力量后仰,保持住竿子的弧度,同时拇指微妙地控制着线杯的出线。这是一种感觉,一种和水下那个蛮横家伙之间的角力游戏。它冲,我略松;它一顿,我立马暴力收回几圈YGK G-Soul Super Jigman X8 PE3.0主线。你得让它觉得,它能跑,但永远跑不出你的五指山。几个回合下来,那股子蛮劲儿明显弱了下去,我开始稳稳地、一圈一圈地把它从它盘踞的王座里“请”出来。
当一抹艳丽的红色伴着白色的斑点在蔚蓝的海水里显现时,我知道,这场仗我赢了。老黄的抄网恰到好处地一兜,一条体色鲜亮、估摸着有七八斤的东星斑被拎上了甲板,在阳光下,它的鳞片闪耀着宝石般的光泽,那张大嘴还在不甘地开合。
把鱼钩从它厚实的上颚取下,扔进活水仓,我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刚才的标点,必须趁热打铁。我用的饵是枚Slow Blatt Cast Wide 60g的慢摇铁板,颜色是那种在深水里依旧显眼的粉银色。抛投的诀窍在于,你必须越过你认为的标点大概十来米,然后打开线杯让它自由落底。在触底的一瞬间,迅速关上线杯,小幅度、快节奏地抽动竿尖两三下,再让它飘落,如此反复。石斑的攻击,往往就发生在你提竿后饵下沉的那一刻。
果不其然,第二竿下去,几乎是同样的套路,又是“咚”的一声闷响。这次是条更沉的家伙,力道也更野,但有了刚才的热身,我心里有底,应对得也更从容。就这样,一条,两条,三条……活水仓很快就显得拥挤不堪。同船的阿强那边也开始连连中鱼,他用的是传统的活虾沉底钓法,虽然没有路亚那种主动攻击的快感,但在读懂潮水、找准流沟这一点上,我们俩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
那天的潮水特别“正”。我们选的这个钓点,是一片海底暗礁的边缘,旁边就是一道深邃的流沟。我们正好赶上了涨半潮,海水带着丰富的浮游生物和 小鱼小虾涌入这片礁盘,那些平日里躲在石头缝里的石斑鱼,都出来“开饭”了。这就像一个自助餐厅,到了饭点,食客们自然会从各个包厢里走出来。
问题来了。一个小时不到,我带的120升的大号冰箱,底层铺满冰块后,空间已经所剩无几。活水仓里的鱼挤在一起,氧气泵已经开到最大,但它们的活力明显在下降。船老大的冰箱里也塞满了。这就是钓鱼人最幸福也最“痛苦”的烦恼——爆仓了,怎么办?
继续钓?看着竿子和轮子,手痒得不行。眼看着一个个绝佳的标点就在船边,水流、天气、鱼的活性都处在一天中最佳的状态,就这么收手,简直是“暴殄天物”。
但看着冰箱里那些漂亮的渔获,一种更深沉的情感涌了上来。大海的馈赠是慷慨的,但绝不是无限的。每一次出海,我们都是客人,是索取者。当索取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需求时,那种纯粹的快乐就会开始变味。
“老黄,够了,再钓就没地方放了,鱼也要掉鲜度了。”我对船老大说。
阿强也停了下来,他看着满仓的鱼,笑着说:“这回去得分给半个小区的人了。”
这就是我的答案。当你遇到石斑鱼爆仓的“甜蜜烦恼”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收手。这比任何搏鱼技巧都更重要。
处理这些珍贵的渔获,也有讲究。我们会立刻给每一条鱼放血,然后用冰块把它“埋”起来,确保鱼肉在最低温的状态下快速降温、排酸。这样处理过的石斑鱼,肉质才会紧实、清甜,无论清蒸还是煮汤,都是对它生命最好的尊重。
如果实在手痒难耐,还想继续享受中鱼的快感呢?那就切换到“娱乐模式”。换上无倒刺的单钩,小心地摘钩,如果鱼是从深水区拉上来的,因为水压变化可能会有“涨肚”现象,我们还会用排气针小心地在它胸鳍后方刺入,帮它排出体内的空气,然后尽快把它放回海里。看着它一个翻身,迅速消失在深蓝之中,那种快乐,和把它放进冰箱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更持久、更温和的满足感。
对于钓点的选择和潮汐的理解,或许用一个表格能更直观地展示我的个人偏好:
潮汐阶段 | 水流状态 | 推荐标点 | 核心策略 | 我的“秘诀” |
---|---|---|---|---|
涨半潮 | 流速渐快 | 暗礁迎流面、流沟入口 | 顺流抛投,让饵自然到达鱼的藏身处 | 这是石斑最饿的时候,攻击最猛,是上大物的黄金窗口 |
涨满/平潮 | 流速减缓或停滞 | 礁盘顶部、大片沙地与礁石交界 | 大范围搜索,尝试不同泳层,用更骚动的饵 | 这时候鱼吃口会变轻,需要极度专注竿尖的信号 |
退半潮 | 流速再次加快 | 暗礁背流面、流沟出口 | 重点攻克涡流区,鱼会在此等待被冲出的食物 | 另一个爆咬窗口期,有时比涨潮更猛,也更容易钓到狡猾的老鱼 |
退干/平潮 | 流速最慢 | 深水区的结构、大礁石缝隙 | 垂直作钓(Vertical Jigging),精准敲底 | 鱼回到深处休息,需要把饵精准地送到它嘴边,像喂饭一样 |
爆仓,从来不是一次海钓的终极目标。它只是大海用一种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今天你对了。你读懂了潮水,找对了结构,用对了装备和技巧。它是一种验证,一种奖赏。而在这之后,如何选择,如何处理这份“奖赏”,才真正体现一个钓鱼人对大海的态度。
把船开回码头的时候,晚霞正染红了半边天。海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渔获的腥甜和大海的咸味。我没有因为“提前收工”而感到任何遗憾。我知道,冰箱里的每一条鱼,都会在亲人朋友的餐桌上,变成一份份惊喜和赞叹。而那些被我放回大海的家伙们,或许正在某个礁石洞里,继续着它们深蓝色的梦。
这,可能就是海钓石斑鱼爆仓后,最好的答案。真正的爆仓,是心里那份对大海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永远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