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刮得像刀子,卷起码头上那股特有的咸腥味儿,混着柴油和死鱼的气息,直往鼻子里钻。大多数人这时候宁愿窝在家里涮火锅,也不想出来受这份罪。但对我来说,天越冷,海里的家伙事儿就越是肥美,那股子劲儿,只有真正爱这片海的人才懂。
很多人问,这么冷的天,鱼都冻傻了吧,还怎么钓?这话就问到点子上了。天冷,鱼确实不爱动弹,新陈代谢慢了,索食的欲望也低了。但这不代表它们不吃,而是吃得更“精”,更“懒”。这就要求我们钓鱼的人,得比夏天更懂它们的心思,也更考验我们的耐心和家伙事儿。
冬天出海,我从来不带那些花里胡哨的硬饵,什么米诺、VIB,在低温海水里动作僵硬,跟个塑料垃圾似的,狗都不理。我的宝贝箱里,常年备着的是T尾软虫和德州钓组。颜色?朴素点,棕色、墨绿、西瓜红,模拟些小虾小蟹就足够。关键在于“慢”,慢到你自己都觉得无聊,那节奏就对了。
我的主战竿子是一根高碳素ML调性的根钓竿,长度在2米1左右。为什么是ML?因为它的竿稍足够敏感,能把水下最细微的信号,哪怕是软虫尾巴扫过一块小石头的触感,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我手上。冬天鱼口轻,有时候就是一个微弱的“嗒”声,或者线突然一松,你用硬竿子,那点信号早被海浪的晃动给抵消了。轮子我偏爱Shimano的Stradic 2500型纺车轮,不为别的,就为它那丝般顺滑的出线和扎实的摇臂手感,在需要精细操控的时候,这点差别就是天堂和地狱。主线用0.8号的YGK八编PE线,拉力够,而且几乎没有延展性,信号传导一级棒。前面必须接上一段大概一米二左右的Seaguar 12磅碳素前导线,既能防磨,又能降低鱼的警惕性,这是铁律。
讲个上礼拜的事。那天风力预报五到六级,阵风七级。早上四点半,天还是黑的,码头上就我一艘小艇的灯亮着。朋友都劝我别去了,浪大危险。但我看了一眼潮汐表,清晨五点半开始涨半潮,这是个窗口期。我心里有数,直奔一个我私藏的老钓点——一处废弃的蚝排下面,那里的水流相对平缓,而且结构复杂,是黑鲷和石斑冬天最喜欢的“暖气房”。
到了地方,抛锚都费了老大劲,船晃得跟摇篮似的。我没急着下竿,先眯着眼读懂潮水。看清水流是从哪个方向挤压过蚝排的桩腿,哪里形成了回水湾,哪里又是水流最缓的区域。这些地方,就是鱼群躲避急流、等着食物送上门来的“餐桌”。
我挂上一只3.5克的铅头钩,配了个墨绿色的T尾软虫。第一竿,抛投出去,越过回水湾,让饵落在主流的边缘。然后,我不是匀速收线,而是用竿尖小幅度地、一下一下地挑动,挑一下,停两三秒,感觉铅头钩触底,再挑一下。这个过程,我叫它“海底散步”。你在模拟一只在海底慢慢觅食、毫无防备的小虾。整个过程,我的食指始终虚搭在PE线上,感受着水下的每一丝动静。
大概过了十分钟,就在一次挑逗后的停顿中,手指上的PE线突然传来一个极其轻微的“叩”!就像有人用指甲轻轻弹了一下线。紧接着,绷紧的线猛地一松!来了!就是这个信号!冬天的大鱼吃口就是这么贼,它不是猛地一口吞下,而是轻轻吸进去,然后原地咀嚼。你感觉到线松了,说明饵已经被它含在嘴里,并且它可能还往前游了一小步。这时候犹豫一秒钟,它就能把钩子吐出来。我没有半点迟疑,手腕猛地一抖,扬竿!
瞬间,竿子形成一个巨大的弯弓,轮子的泄力“吱吱”地尖叫起来,是那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声音!水下的那家伙反应过来了,开始发力。我赶紧压低竿身,用腰腹的力量跟它搏鱼,而不是用胳膊跟它死拽。船在晃,风在吼,鱼在水下拼命地往蚝排的桩子底下钻。我知道,一旦让它钻进去,这套Seaguar碳线就算再耐磨也得被锋利的蚝壳给切了。我只能一边稳住船,一边通过控线,时而放线卸力,时而强力收线,把它往外海的方向引导。
那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手指冻得发麻,脸上全是冰冷的海水,但心里却烧着一团火。大概七八分钟后,那家伙的力气终于小了下去。我慢慢把它拉到船边,用抄网稳稳捞起。一条接近三斤的野生黑鲷,背部泛着幽蓝色的金属光泽,鱼身厚实,在晨光中闪闪发光。那一刻,所有的寒冷和疲惫都值了。那不是渔获的炫耀,而是一种与大海、与狡猾的对手斗智斗勇后,赢得了尊重的满足感。
当然,如果你觉得路亚太折腾,冬天玩活虾或者南极虾也是极好的选择。找个避风的礁石或者防波堤,用长长的矶钓竿,挂上阿波漂,钓组调得灵敏一些。关键在于找到“藏鱼”的结构,比如礁石缝、堤坝的转角。把挂着活虾的千又2号鱼钩,轻轻送到那些结构边上,然后就是等。看阿波漂那个轻微的下顿,或者缓缓沉入水中,那份期待感同样迷人。
我整理了一个我个人在冬季常用的两种玩法的对比,算是我的一点心得吧,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你。
项目 | finesse 路亚慢搞法 | 传统矶钓活饵法 |
---|---|---|
核心理念 | 主动出击,通过精细操控寻找并诱惑鱼 | 被动等待,利用天然饵料的诱惑力守株待兔 |
推荐装备 | 高敏ML调根钓竿、2500型纺车轮、0.8号PE+碳素前导 | 1.5号5.3米矶钓竿、带手刹的纺车轮、矶钓专用浮水线 |
核心技巧 | 抛投精准、控线细腻、读懂水下结构、感受微弱咬口 | 读懂潮水、精确控漂、打窝诱鱼、判断阿波信号 |
主攻鱼种 | 黑鲷、石斑、鲈鱼、海鲈 | 黑鲷、黄鳍鲷、泥猛、各种礁岩鱼类 |
个人评价 | 乐趣在于过程和挑战,成就感极强,但对技术和装备要求高。像个猎人。 | 相对安逸,更考验耐心和对潮汐的理解。钓的是一份禅意和惊喜。像个狙击手。 |
说到底,天冷怎么海钓?答案不在装备,也不全在技巧,而在于你的心里。是你愿不愿意用加倍的耐心,去读懂冬天这片看似沉寂却暗流涌动的大海。海风是冷的,但当你感受到竿尖传来的那一下心跳,手里捧着那条用智慧和坚持换来的、沉甸甸的渔获时,那股从心底涌出的热流,足以温暖整个冬天。对我来说,这不叫受罪,这叫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