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我提什么AA制拼船,那叫搭伙,不叫组队。真正的组队,是把你的后背交给另一个人,是你们三五个人,一条船,拧成一股绳,去跟大海掰手腕。这事儿里头,门道深了去了。
我玩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临时的“钓友群”,在码头上嘻嘻哈哈,一出海就原形毕露。有的人连个FG结都打不利索,缠线了就往你这儿一扔;有的人看你中鱼了,他那根竿子恨不得伸到你线组里去;还有那种晕船吐得昏天黑地,搞得整条船都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谁还有心情抛投?所以,找队友,比挑一支顶级的Shimano Stella SW 8000HG还重要。轮子坏了可以修,队友不行,那真是能把一趟完美的出海日变成一场灾难。
一个完美的队伍,在我看来,三到四人是极致。人再多,船就挤,抛投空间受限,一不小心就是“我挂到你了”,那感觉比挂底还糟心。这几个人里,必须有个主心骨,通常是船长。但如果你是自己组队上别人的船,那你们这个小队里,也得有个“头儿”。这个人不一定是技术最好的,但他必须是最懂海的,最冷静的。他要能读懂潮水,能从声呐图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色块里,看出哪里藏着我们要找的红甘或者大石斑。当所有人都在一个钓点抽铁板抽到怀疑人生时,他能果断地说:“换点!往东走三海里,那下面有个暗礁,流一过,肯定有埋伏。”这种判断力,是无数次空军和爆钓换来的,是金钱和时间堆出来的,你得信。
然后是队员。我最喜欢的队友,不是那种话最多的,而是那种“闷骚”的技术流。他可能半天不说一句话,但他的装备永远收拾得井井有条,线组搭配得一丝不苟,用的PE线磅数、前导线的长度,都和他今天主攻的泳层和目标鱼种完美匹配。他换拟饵的频率不高,但每一次更换都有明确的理由——“水色有点混,换个亮粉色带夜光的铁板试试。”,“流速变快了,克数得上到300克才能到底。”这种人,你不用替他操心,他就是你最可靠的侧翼。他中鱼了,你自然会放下竿子去帮他抄鱼;你中鱼了,他也绝对是第一个拿起搭钩准备的人。这种默契,不是喝两顿酒就能有的。
我们队里就有这么一个兄弟,我们管他叫“老轨”。他以前是轮机长,对机械有种偏执。他的DAIWA SALTIGA轮子,每次出海回来都拆开保养,那顺滑度,跟新买的没两样。他最牛的本事,是能在颠簸的船上,用最快的速度绑好一个几乎完美的线组,还能给你讲出个一二三来:“今天风大,浪高,你的竿子又偏软,抛投的时候风阻对铁板姿态影响很大,前导线留一米五就够了,太长了反而影响操控。”听听,这才是队友,他不仅自己玩得明白,还能点醒你。
当然,队伍里也不能全是闷葫芦。总得有个活跃气氛的。他可能技术不是顶尖,但运气特别好,总能搞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或者在大家都没口的时候,用最不起眼的小VIB搞上一条关键的“破龟鱼”,把所有人的士气都调动起来。他会带最好的零食,会在你搏大鱼累到手臂发酸时递上一瓶冰水,会用手机录下你扬竿刺鱼最帅的那个瞬间。这样的队友,是队伍的粘合剂,是润滑油。
组队出海,最忌讳的是“各钓各的”。我们是一支队伍,信息共享是基本操作。谁的拟饵颜色中鱼了,水深多少米有咬口,是贴底慢摇还是快速抽停……这些情报必须立刻在船上同步。我见过太多“塑料兄弟”,自己偷偷换了“神饵”连着上鱼,旁边的人问他,他就含糊其词地说“就随便抽抽呗”。这种人,我绝对不会再和他上同一条船。大海是公平的,它考验你的技术,也考验你的人品。
下面是我们小队出海前的一个不成文的准备清单,或许可以给你点启发:
职责分工 | 核心任务 | 个人装备要求(示例) | 团队公共物资 |
---|---|---|---|
领队 (头儿) | 制定钓点计划(A/B/C方案),关注天气、潮汐、海流,与船长沟通,做出最终决策。 | 综合钓法装备,如Jigging竿(200-400g),Popping竿(PE6-8号),备用轮和线。 | GPS、海图、大型保温冰箱、急救包。 |
技术担当 (老轨) | 负责复杂线组的制作与维修,装备问题的快速处理,关键时刻的操网或搭钩。 | 精通Jigging/Popping/Slow Jigging,携带专业工具箱(路亚钳、大力剪、绑结器等)。 | 备用鱼钩(铁板钩、三本钩)、前导线(50-150磅)、连接环、路亚环。 |
后勤/气氛组 | 负责食物、饮水、防晒、拍照录像,保持团队士气,辅助处理杂务。 | 装备相对简单,以自己最擅长的钓法为主,例如轻型铁板竿或电绞轮底钓。 | 食物、足量饮用水、冰块、防晒霜、垃圾袋。 |
全员 | 绝对服从领队和船长的指令,做好个人安全措施(救生衣、防滑鞋),保持钓位整洁。 | 个人主战竿、轮、拟饵/钓饵,个人小冰箱,晕船药。 | 共享渔获的精神和清理船只的自觉。 |
有一次我们在南海深处追黄鳍金枪,那是我经历过最刺激的一次搏鱼。一条目测超过六十公斤的大家伙,咬住了我的Popper,那洗鳃的瞬间,水花炸得像深水炸弹。我的PE8号线发出恐怖的吱吱声,轮子疯狂出线,竿子弯成了满月。当时我们三个人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老轨”立马收了自己的线,站在我身后,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嘴里还不停地提醒我:“稳住!腰顶住竿肚!不要硬拉,跟它耗!” 另一个兄弟则立马去船头清空了所有的障碍物,给我留出了最大的移动空间。那条鱼带着我绕着船跑了快一圈,将近一个小时的缠斗,我的胳膊早就不是自己的了。最后鱼被拉到船边,精疲力尽,是他们俩合力用两个搭钩才把它弄上船的。鱼上船那一刻,我们三个人瘫坐在甲板上,谁也说不出话,只是互相看着,然后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海钓的魅力,绝不仅仅是鱼竿弯下的那一瞬间。而是当你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信任的眼神,有伸出的援手,有和你一起分享心跳和呼吸的兄弟。
所以,怎么组队?先找对人。找那些尊重你、尊重鱼、更尊重这片大海的人。跟他们一起,就算是空军,回港的路上,看着夕阳,吹着海风,那也是一段值得吹牛很久的故事。大海会筛选你的朋友,最后留在你船上的,都是能一起扛过风浪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