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就问怎么海钓鲤鱼,这问题问的,让我烟都想多点一根。哪个新手村的师傅教你的?我跟你讲,大海里头,别说鲤鱼,你连条草鱼都捞不着。那是淡水里的爷,到了咸水里,不出半天就得翻肚。大海有大海的规矩,有大海的“鲤鱼”。你要是真想找那种跟淡水老鲤鱼一样狡猾、一样难缠、一样钓起来有成就感的目标,那你就找对人了。坐下,我慢慢给你盘盘这海里的“老滑头”——黑鲷。
为啥我说黑鲷就是海里的鲤鱼?因为它精,太精了。吃口跟猫闻耗子似的,试探,再试探,稍有不对扭头就走,留你一个空钩对着大海发呆。它还认地方,专挑那些结构复杂、乱石林立的“障碍区”待着,中鱼之后那股子往礁石缝里钻的蛮劲儿,跟大鲤鱼往水草堆里扎的德性一模一样。所以,钓它,你不能用钓傻大粗的思路,得用“绣花”的功夫。
先说家伙事。你别给我扯什么路亚竿、远投竿,钓这种精明鱼,我只认矶钓竿。我手里这根用得最顺的,是一根Gamakatsu 的 1.5号 5.3米的竿子。为啥是这个规格?1.5号的腰力,能在它发力钻洞的头三秒里把鱼头强行掰过来,再软一点就容易拔河输掉;5.3米的长度,能让你有足够的操控空间,把钓组打到更远的标点,也能在回鱼的时候利用杠杆原理把鱼从礁石边上“请”出来。这竿子拿在手上,竿尖那一点点信号都能捅到你心里去,轻、挺,又藏着一股子韧劲。
轮子,这更是讲究。别用纺车轮,我劝你一步到位,上手刹轮 (LBD)。我用的是一颗 Shimano 的 BB-X Hyper Force,不为别的,就为那个手刹。搏鱼的时候,当黑鲷猛地朝礁石冲刺,你光靠泄力器反应是慢半拍的。食指一扣,松开手刹,瞬间出线,竿子弓住,卸掉它第一波冲劲;它一犹豫,食指一放,锁死,开始往回绞。这一松一放之间,就是人鱼斗智斗勇的精髓,是把鱼从“自杀线”上拉回来的关键。没用过手刹轮的人,体会不到这种指尖掌控全局的快感。
线组是重中之重,是直接和鱼对话的喉舌。主线我喜欢用2.5号的尼龙浮水线,颜色要骚,要亮,比如亮黄色或者粉红色,方便你看清线组在水流中的走向。关键是子线,必须用碳线,因为它切水性好、耐磨、而且在水里几乎隐形。我子线常备几个号数,从1.2号到2.0号,看当天水色和鱼的警惕性来换。绑钩的子线,我只信赖Seaguar Grandmax FX,贵是贵了点,但拉力值和柔软度,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钩子,我偏爱Gamakatsu 的千又钩,2号或3号,钩尖锋利,钩条有韧性,不大不小,正好能让一只南极虾在上面摆出最自然的姿态。
钓组配置建议 (阿波钓组) | 风平浪静 (缓流) | 大风大浪 (急流) |
---|---|---|
浮漂 (阿波) | 0号、G2、B | 3B、5B、1.0号 |
水中/潮受 | J8 ~ J5 (轻量) | J3 ~ J1 (大号/金属) |
子线长度 | 2 ~ 2.5 寻 (约3-4米) | 1.5 寻 (约2.5米) |
咬铅 | G8 ~ G5 (分段添加) | G2 ~ B (集中在转环下方) |
这套钓组,叫阿波钓组,是矶钓的灵魂。核心就是通过浮漂(阿波)、水中、咬铅的精妙配合,让挂着南极虾的钩子,随着诱饵粉打出的“饵料带”,以最自然的速度缓缓下沉,送到藏在礁石下的黑鲷嘴边。这跟你淡水调漂是一个道理,但比那复杂得多,因为你要对抗的是海流。
到了钓点,别急着下竿。先面朝大海,抽根烟,感受风向,观察浪花。你要找的不是平静如镜的水面,而是有“生气”的地方。礁石边翻滚的白浪区,那是天然的氧气泵和食物聚集地;两股海流交汇处形成的“返拨流”,更是鱼群的必经之路和餐厅。这些地方,才是黑鲷的家。读懂潮水,比你有一根上万的竿子都重要。涨潮涨到七分满,落潮落到三分平,这两个时间段,水流开始走活,鱼的胃口也跟着开了。
然后是打窝。别像天女散花一样随便撒。用打饵勺,一勺一勺,精准地打在你设定的标点上风、上流处三五米的地方。让诱饵粉随着水流,形成一条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立体“味道公路”,你的钓组,就要放在这条公路的终点,等着黑鲷循味而来。打窝的频率要有节奏,开始勤一点,十分钟补个三五勺,感觉鱼进窝了,就放慢频率,保持味道不断就行。
最激动人心的,是看阿波的动静。小杂鱼闹窝,阿波会快速、神经质地点动。但黑鲷的吃口,优雅而从容。它会先用嘴唇去碰一碰虾,阿波可能只是轻轻下沉一目,甚至只是晃一晃,然后停住。这是它在试探。别急,稳住,它觉得安全了,才会一口吞下。真正的信号,是阿波在短暂的停顿后,一个加速,稳稳地沉入水中。就是现在!手腕一抖,扬竿!不是用蛮力往上扯,而是一个短促有力的爆发,把锋利的钩尖刺穿它厚实的上颚。
中鱼的瞬间,竿子会猛地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手刹轮的线杯开始吱吱作响。你脑子里要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别让它回头!它百分之百会朝最近的礁石缝里冲。竿子往它冲刺方向的反方向侧倒,绷紧,用竿身的腰力跟它抗衡。同时,手指在手刹扳机上灵活跳动,它冲,你就稍微松一点线,卸力,不让子线被秒切;它一停,你马上锁死,飞快地收几圈线,把它往外拉。这个过程,就是搏鱼,是矶钓最迷人的地方。你不是在跟鱼比力气,而是在比智慧和反应。
我记得有一次在舟山一个孤礁上,守了一上午,就盼着下午的落流。流一来,我把钓组打进一股白浪和礁石夹缝的回水区,阿波晃晃悠悠地刚稳定住,就“嗖”地一下不见了。扬竿的瞬间,一股巨力差点把竿子从我手里拽走。我知道,是大家伙。那鱼至少三斤往上,拼了命地往礁石底下钻。我弓着身子,竿子压得快贴到水面,手刹轮出线出得我心惊胆战。整整五分钟,就在那三五米的范围内,我跟它来来回回拉锯了十几个回合。旁边钓友都停下来看,大气不敢出。最后,感觉它力气小了,我才瞅准一个浪头把它带出水面,用抄网稳稳捞起。一条接近四斤的野生黑鲷,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金属光泽,漂亮得像一件艺术品。那一刻,浑身的酸痛都值了。
所以,别再问怎么海钓鲤鱼了。大海给你的挑战,远比鲤鱼要复杂、要刺激。去感受礁石的湿滑,去闻海风里那股咸腥的味道,去学着读懂潮水的语言,去体验那种与海中“智者”斗智斗勇的乐趣。当你能把一条狡猾的黑鲷从它盘根错节的家里请出来时,你就会明白,这才是海钓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