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m怎么海钓

凌晨四点的闹钟,对很多人来说是折磨,但对我,那声音比任何交响乐都悦耳。窗外还是漆黑一片,但我的脑子里已经全是涌动的潮水和远方的礁盘。咖啡机咕哝着,我则在一堆“破铜烂铁”里挑挑拣拣。别人看是渔具,我看是即将上阵的兵器,每一件都有它的脾气。

今天出船,目标是礁区边缘的流水位,搞不好能碰上洄游的马鲛,甚至是一些大家伙。手头这根 DAIWA SALTIGA AP C82-6,是我这几年的心头好。有人嫌它重,有人说它硬,但在我手里,它就像是我手臂的延伸。它的腰力能让你在跟一头“海中火车”角力时心里有底,那种从手把节传导过来的蛮横力量,你能清晰地感知到,但绝不会被它压垮。配的轮子是老搭档 Shimano Stella SW 14000XG,没别的原因,就图它那个顺滑又暴力的刹车,关键时刻能救命。当几十斤的鱼发力狂奔,泄力系统发出的那阵阵尖啸,是这片大海上最动听的音乐。

线,绝对是命根子。我主线一直用 Varivas Avani Jigging 10×10 Max Power PE6号线,拉力值摆在那,心里踏实。前导线就更不能含糊了,Seaguar Premier 130磅的碳线,耐磨,切水性好。别在这种地方省钱,真的,跑一条鱼够你心疼半年,那点线钱算什么?线组的连接,我只信自己打的FG结,一遍遍地收紧,用牙咬,用手拉,直到它像和主线融为一体。这个结,是你和鱼之间唯一的信任纽带。

出发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船老大叼着烟,一脸“今天又是好天气”的笃定。海风裹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冰凉,却能瞬间点燃你所有的感官。船破开墨蓝色的海面,身后拖着长长的白色浪花。我什么都不想,就盯着远处的水色变化,寻找那条深浅交汇、暗流涌动的生命线——我们叫它“潮目”。那就是鱼群的自助餐厅。

到了钓点,船刚停稳,我反手就甩出了第一竿。挂的是一颗 Maria Rapido F160 的水面铅笔,经典的沙丁鱼配色。抛投这活儿,练的是个“准”字。不是说你扔得远就牛,而是要把饵精准地送到你判断的那个标点,比如一块暗礁的迎流面,或者两股水流交汇形成的一小片缓流区。饵落水的声音要轻,像一条受惊的小鱼慌不择路地跳进水里。

接下来的控线,才是灵魂。虚收一段风线,让线保持似紧非紧的状态。然后开始抽竿,短促有力的一下,竿尖下压,铅笔会在水面划出一个漂亮的“Z”字,我们叫它“遛狗”(Dog-walking)。节奏很重要,快了,不像受伤的鱼;慢了,又不够诱惑。我喜欢两短一长的节奏,抽两下,停顿一秒,让它在水面稍微挣扎一下。

就是在那一秒的停顿里,水面“轰”地一下炸开,像扔了个手雷进去!竿尖猛地向下一沉,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传遍全身。来了!我下意识地扬竿,不是那种夸张地往上猛挑,而是手腕发力,配合着身体的后仰,用竿子的腰力把BKK GT-REX 6/0三本钩深深地刺入鱼嘴。

接下来就是纯粹的搏鱼Stella的泄力“吱吱吱”地疯狂出线,我顶住竿子,弓着身子,感觉自己像是在跟一头水下奔跑的野牛较劲。这过程你不能慌,更不能跟它硬顶。它冲,你就适当放线,保持住竿子的弧度,用竿身的弹性消耗它的体力;它一停,你立马就要开始收线,一寸一寸地把它往回拉。身体要随着船的晃动调整重心,脚下要站稳。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钓鱼了,这是一场融合了力量、技巧和意志力的角斗。

大概僵持了十几分钟,那股蛮力开始减弱,出线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我知道,机会来了。我开始一下下地泵鱼,压低竿子收线,抬起竿子把鱼往上带,循环往复。手臂酸得像灌了铅,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又咸又涩,但我连擦一下的工夫都没有。直到水下泛起一阵银光,一条一米多长的马鲛被我硬生生从它的世界里拉了出来。当船老大用抄网把它弄上甲板的那一刻,它还在奋力地甩着尾巴,阳光照在它流线型的身体和锋利的牙齿上,闪着金属般的光泽。

我瘫坐在船舷边,大口喘着气,看着这条漂亮的战利品,心里没有征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复杂的敬意。你用尽了计谋和力气,它也为了生存拼尽了全力。这就是海钓的魅力,它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当然,不是每一次出海都有这样的高光时刻。更多的时候是漫长的等待,是面对着空无一物的大海,一遍遍地抛投,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你也可能会遇到“打龟”(一条鱼都没钓到)的窘境,或者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线断了,钩开了,鱼在最后一刻“洗鳃”脱钩。我曾经就跑过一条目测超过三十公斤的牛港(GT),当时用的是一套稍软的竿子,前导线也细了一号,结果在它往礁石区里钻的时候,只听“嘣”的一声,手上瞬间一轻,只剩下无尽的懊恼和心跳。那次教训让我明白,面对大海,你的任何一丝侥幸和准备不足,都会被它无情地放大。

对于想玩海钓的朋友,特别是想玩路亚的,我的建议很简单:别在核心装备上图便宜,尤其是轮、线、钩。它们是你和鱼之间最直接的连接。与其买一堆花里胡哨的拟饵,不如先投资一套靠谱的钓竿和轮子。

下面是我个人针对不同目标鱼推荐的一个基础搭配,当然这只是个参考,真正的乐趣在于你自己去摸索和调整:

目标鱼种 推荐竿长/硬度 推荐轮子型号 推荐PE线号 推荐前导线磅数 常用拟饵类型
马鲛 (King Mackerel) 7’6″ – 8’3″ / MH-H 6000 – 14000型 PE #3 – #6 60 – 130 lb 水面铅笔、沉水米诺、铁板
牛港 (GT) 8’0″ – 8’5″ / H-XH 14000 – 20000型 PE #6 – #10 130 – 200 lb 波趴 (Popper)、水面铅笔 (Stickbait)
海狼 (Barracuda) 7’0″ – 8’0″ / M-MH 4000 – 6000型 PE #2 – #4 40 – 80 lb (需加钢丝) 长条形米诺、铁板
金枪鱼 (Tuna) 7’9″ – 8’6″ / MH-XH 10000 – 18000型 PE #5 – #8 100 – 170 lb 沉水铅笔、小型铁板

读懂潮水比你有一根顶级的竿子更重要。学会看潮汐表,知道什么时候是涨满、什么时候是干潮,以及最重要的“转流”时分。大潮水的日子,水流急,鱼的活性高,但也更考验你的控线和船只的操控。小潮水的日子,水流缓,适合去一些平时流太大的深场。风向、浪高、水色、水温……这些都是大海给你的信号,你要学着去解读。

太阳渐渐西沉,海面被染成一片金黄。我们开始返航,船上弥漫着鱼腥味和柴油味,混杂着成功的喜悦和身体的疲惫。我靠在船边,吹着海风,手里还残留着搏鱼时那种绷紧的感觉。今天的故事结束了,但大海的故事永远不会。下一次,它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给我惊喜,或者教训呢?谁知道呢。而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闹钟响起的声音了。

suem怎么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