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这俩字听着简单,可真要琢磨透了,里面的门道能聊上三天三夜。好多新手一上来就问,我该买什么竿子,什么轮子?问得我直想笑。你连海的脾气都还没摸清,拿着再好的家伙什,也大概率是给大海“送装备”去。
对我来说,出海的第一步,从来不是整理渔具包,而是看天,看潮,看风。手机上那些天气APP,什么浪高、风向、气压,都得翻来覆去地看。但APP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更信自己站在码头上,闻闻风里的咸腥味是浓是淡,看看天边云的走向,心里就有个七七八八了。读懂潮水,这四个字,你把它刻在脑子里,比记住一百个拟饵的名字都管用。死水时段,鱼懒得开口,整个海面死气沉沉,你把船开到龙王爷家门口都没用。反倒是涨潮八分、退潮三分这种“活流”时间,水一动,整个海底的生态系统就活了,小鱼小虾开始活动,大鱼也就跟着出来觅食了。这才是你该下竿的时候。
说到竿子,这些年玩下来,手上过的竿子没一百也得有八十。从几百块的国产货到上万的日系旗舰,最后留在船上常用的,也就那么几根。你别听那些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什么“一本制霸”,纯属扯淡。不同的钓法,不同的目标鱼,就得用不同的家伙。就拿近海船钓玩海鲈来说吧,我最爱用的还是那根老伙计——Shimano Dialuna S96M。九尺六的长度,保证了足够的抛投距离,能把拟饵送到别人够不着的地方。M的调性,说硬不硬,说软不软,抛投十几克的米诺轻松,抽动二三十克的VIB也不费劲,最关键的是,它腰力足,中了个十来斤的大鲈,竿身弯成一个漂亮的大弓,但你心里有底,知道它断不了,能稳稳地把鱼“请”上来。
配它的轮子,我用的是一颗Shimano Twin Power 4000XG。别嫌贵,这钱花得值。一颗好轮子的心脏——齿轮和刹车系统,在你跟大鱼拔河的时候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搏大家伙的时候,泄力吱吱作响,但出线必须顺滑,不能有一丝卡顿。一卡,线就可能断,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我见过太多新手用便宜轮子,泄力锁死或者出线不顺,结果要么断线,要么直接被鱼把竿子拖下水,那种懊悔的表情,我见得太多了。线组上,我雷打不动的是1.5号的YGK八编PE线,配上30磅的Seaguar碳素前导线。PE线保证了灵敏度和抛投距离,而碳素前导线的耐磨性能,是在礁石区搏鱼的关键。前导和主线的连接,必须是FG结,别跟我扯什么电车结、八字环,只有FG结在经过导环时最顺畅,强度也最有保障,学不会这个结,就别说你玩路亚。
船开到钓点,也不是随便抛一竿就完事。我会先熄了引擎,让船随着水流漂一会儿,观察。看看哪里有暗礁涌起的浪花,哪里是两股水流交汇形成的“流眼”。那些地方,就是天然的藏鱼区。把船停在上风上流的位置,让你的拟饵能顺着水流自然地飘到标点附近。我最喜欢用的饵是DUO Tide Minnow 140S这款缓沉米诺,它的泳姿骚气,在水下能模仿垂死的饵鱼,对海鲈有着致命的诱惑力。抛出去,等它下沉一两秒,然后匀速回收,间或夹杂着一两下轻抽。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竿尖和握着轮子的手上。
中鱼的瞬间,是整个海钓过程的灵魂。那不是缓慢的拉扯,而是一种突然的、蛮横的“顿口”,像是有人在水下用锤子猛地敲了一下你的竿尖。那一刻,你全身的神经都会被点燃。下意识地扬竿,力道要果断,但不能用蛮力,目的是让BKK三本钩牢牢刺穿鱼嘴。接着,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搏鱼环节了。海鲈会疯狂洗鳃,跃出水面,试图甩脱鱼钩。这时候你得压低竿尖,稳住控线,不能给它任何松线的机会。它要线,你就顺着泄力让它冲一小段,消耗它的体力;它一停,你马上收线,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这完全是一场心理和力量的博弈。当它被你拉到船边,看到那身银亮的鳞片和标志性的黑点时,那种征服感,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海钓不止路亚一种玩法。有时候流大,鲈鱼不靠边,我也会换上铁板竿,玩玩慢摇。这又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哲学了。
钓法对比 | 船抛路亚 (Casting) | 慢摇铁板 (Slow Jigging) |
---|---|---|
目标鱼 | 海鲈、黑鲷、海狼等中上层鱼种 | 红甘、石斑、带鱼、马鲛等中下层鱼种 |
核心装备 | 2.7米左右M调路亚竿 + 4000型纺车轮 | 1.9米左右慢摇铁板竿 + 鼓式轮/水滴轮 |
线组搭配 | PE 1.2-2.0号 + 20-40磅碳素前导 | PE 2.0-4.0号 + 40-80磅碳素前导 |
操作精髓 | 精准抛投、拟饵操控(抽、停、摆) | 节奏感、竿尖回弹、感知水底 |
中鱼信号 | 猛烈、清晰的“顿口” | 突然的下坠停止、轻微的“啄口”或竿尖上顶 |
玩慢摇,我用的是一根Major Craft Giant Killing配Ocea Jigger 2000NRHG。那种感觉和玩路亚完全不同。你把一两百克的铁板送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海底,然后靠着手腕和竿子的弹性,一圈一圈地、有节奏地把铁板“逗”上来。你感觉到的不再是横向的拉扯,而是垂直方向的重力变化。有时候鱼只是轻轻地在下面“亲”了一下铁板,你就得立刻做出反应。这种玩法,更考验耐心和对水下世界的想象力。
说到底,海钓怎么出海?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的选择和判断。是选择在黎明前出发,去追逐那第一缕阳光下的窗口期;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放弃人云亦云的“网红点”,去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未被惊扰的暗礁;是选择在一次次“打龟”(一条鱼也没钓到)后,不气馁,而是复盘当天的水流、天气,琢磨下一次该如何调整。
我极力推荐的“秘诀”?其实根本没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保持敬畏。敬畏大海的喜怒无常,敬畏每一条上钩的生命。把小鱼放流,只取自己所需。当你不再仅仅把钓鱼看作是一场征服,而是把它当作一次与大海的对话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出海的意义,远不止渔获那么简单。那风、那浪、那咸湿的空气和那根被拉满的鱼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瘾,一种戒不掉的、属于蓝色世界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