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轮怎么海钓

别跟我提什么专业钓鱼船,那玩意儿是奢侈品,是专门为了伺候鱼和伺候你去的。我们这儿,是铁疙瘩,是海上移动的钢铁孤岛。在货轮上钓鱼,那不叫“钓”,那叫从另一个世界往下够东西,凭的是一股子蛮劲和对深海的那么点儿敬畏。

甲板离海面,少说十几米,风大的时候二十米都不止。你站在船尾,脚下是轰鸣的螺旋桨搅出的巨大白色水道,那感觉就像站在悬崖边上,想从崖底下的溪流里捞条鱼。所以,岸钓那套细腻的玩意儿,什么阿波浮游矶钓,趁早收起来,在这儿它们连个响都听不见就得被浪花吞了。

我手里的家伙,是我攒了两个航次的津贴换来的。一根 Shimano Grappler Type J S60-5 铁板竿,不长,但腰力猛得像头牛,能把你的魂都从海底拽上来。配的轮子是老款的 Shimano Stella SW 14000XG,那出线声,对我来说比什么交响乐都好听,尤其是被海里那帮“大流氓”拉得疯狂尖叫的时候。线上我从不含糊,YGK G-Soul 的PE8号线,缠得满满当当,前导是咬牙上的 150磅 Seaguar 碳线,大概三米长。为啥这么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咬钩的是一米长的鬼头刀,还是一头能把你直接拖下水的黄鳍金枪。船舷的铁皮、船底的藤壶,蹭一下,细线就得跟你说再见。

在货轮上,你没得选钓点。船往哪儿开,你的钓点就在哪儿。太平洋的中央、印度洋的季风区、马六甲海峡的边缘……唯一能选的,就是站在船尾的左舷还是右舷。我的老位置,是船尾舵机房上头的平台,视野好,相对安全,最关键的是,能清楚地看到螺旋桨翻起的白色浪花区和旁边相对平静的蓝色水分界线。那条线,就是“死亡公路”,无数追逐着小鱼的掠食者就埋伏在那儿。

我们没有慢悠悠的抛投,我们的钓法更像是打仗。最常用的就两种,一种是拖,一种是放。

拖,其实就是伪“trolling”。找个大号的波趴(Popper)或者铅笔(Pencil),比如一颗120克的 Shimano OCEA Pencil,换上加强的 ST-66三本钩,算好提前量,奋力甩进船尾几十米外的航道里。然后,就是等。船以十几节的速度往前跑,你的拟饵就在水面上被拖得疯狂跳跃、撞水、炸出水花。这招对鬼头刀海狼有奇效。它们看着那片混乱,会以为是受伤逃窜的小鱼群,然后疯了一样冲上来就是一个猛烈的炸水。中鱼的瞬间,竿子会猛地往下一沉,手里的轮子“吱”的一声就开始疯狂出线。这时候千万别慌,也别傻乎乎地去扬竿。那么快的船速,钩子早就刺穿了鱼嘴,你只需要稳住竿子,把泄力稍微调紧一点,开始一场纯粹的力量角力。

钓法 装备核心 目标鱼 关键技巧 我的“执念”
航行拖钓 重型波趴/铅笔PE8主线+150磅前导 鬼头刀海狼、小型金枪 保持航道内拖行,观察水花,中鱼后稳住杆身持续收线 必须用骚气的粉色或金色涂装的饵,我坚信在蓝色大洋里这最显眼。
垂直铁板 200g-400g铁板饵PE6主线+100磅前导 金枪鱼红甘石斑、深海底层鱼 船速减慢或漂航时垂直放下,快抽慢放,感知水流变化 铁板的形态比颜色重要,水流快用细长“刀型”,水流慢用扁平“落叶型”。

但我更钟爱的,是船慢下来或者漂航时候的垂直铁板(Jigging)。那才是真正和深海的对话。你感受不到海面,只能通过竿尖的轻微颤动和手里的线,去想象几百米之下那片幽蓝世界里发生的一切。我会用一块300克的银色长条铁板,打开线杯,看着它带着我的希望直坠深渊。线杯上的PE线飞速地转动,一百米,两百米,有时候甚至三百米……直到线速突然一缓,触底了。

这时候,控线的艺术就开始了。关上线杯,快速收几圈线让铁板离底,然后开始抽。一抽,一停,一落。节奏很重要。快抽是模仿受惊的小鱼,慢摇是模拟濒死的饵鱼。你得想象自己就是那块铁疙瘩,在漆黑的海底,用尽全力去表演。大多数时候,你抽得胳膊酸痛,换来的只有无尽的空虚。但真正的老手,能从竿尖传回的细微阻力变化中读懂潮水。是挂底了?还是水流变快了?或者……是有个大家伙跟在你的铁板后面,用它的侧线在感受你制造的水波?

中鱼的信号,往往不是猛地一拽,而是竿尖在下落过程中,突然一“顿”。就像本来自由落体的石头,被什么东西轻轻托了一下。就是这一下!大脑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下意识地扬竿!那不是手腕发力,是整个人用腰腹的力量,把竿子狠狠地往上一挺!如果感觉竿尖传来了生命的反抗,那恭喜你,战争开始了。

我永远忘不了在印度洋上钓起来的那条黄鳍金枪。当时船在漂航等泊位,我用400克的铁板探到了大概180米的深度。就在一次下落中,竿尖轻微地一“空”,我条件反射地爆抽扬竿,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从海底传来,手里的Stella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咆哮,线“嗖嗖”地往外飞。

那一刻,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我和它。我弓着腰,把竿尾顶在腰带上,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那家伙在底下疯狂地冲刺,我能感觉到它每一次摆尾带来的力量。搏鱼的过程,就是一场关于耐心的较量。它冲,我就稍微松点泄力,用竿子的弹性去消耗它的体力;它一停,我哪怕只能收回半圈线,也绝不放弃。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又咸又涩,胳膊的肌肉像火烧一样。旁边的大副和水手都围过来看热闹,大喊着“顶住!别让它钻到船底下去!”

我最怕的就是它往船底钻。货轮底下跟个小山似的,还有巨大的螺旋桨,线只要碰上任何一样东西,结果就是“啪”的一声,然后是无尽的失落。我只能尽力把竿子伸出去,用高位的优势,强行把它往外侧拉。整整四十分钟,感觉比值一个八小时的班还累。当它的力量开始减弱,我才一寸一寸地,把它从深海拉向光明。

当那巨大的、蓝黑色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海面时,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它像一枚银色的导弹,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但新的难题来了,怎么弄上来?十几米的高度,硬拖是会断线的。这时候就得靠船上最原始的工具——搭钩。水手长把一个巨大的铁钩用粗绳子绑好,算准提前量扔下去,精准地挂住鱼的腮部,几个人合力,像起锚一样,才把它拖上了甲板。

那条鱼躺在甲板上,还在有力地摆着尾巴,它的眼睛映着天空,巨大而平静。那一刻,没有征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感。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能参与这场来自深海的游戏的感激。

这就是在货轮上的海钓。它不精致,甚至有些粗暴。你没有先进的探鱼器,没有灵活的船身,你唯一的优势,就是你站在一个巨人肩膀上,去窥探那片更深邃、更狂野的蓝色世界。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未知的赌局,而我们这些漂在海上的人,不过是想用一根鱼线,给自己枯燥的航行,钓上来一点点惊喜和波澜罢了。

货轮怎么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