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甩干怎么海钓

海风灌进领口,带着一股子腥甜,不是市场里那种死气沉沉的味儿,是活的,是混着礁石、海藻和远方风暴气息的味道。很多人问我,海钓到底玩的是什么?装备?渔获?我说,都不是。海钓玩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你和大海通过一根细细的碳素竿PE线建立起来的,最原始的对话。而这场对话的开场白,就是“甩干”。你要是连竿子都甩不明白,那就等于一个哑巴站在大海面前,它跟你说的所有秘密,你一个字也听不见。

别跟我提什么坐船上放根手丝,或者挂个死虾沉底等运气。那是钓鱼吗?那是喂鱼。真正的海钓,是从你后摆、发力、出线的那一瞬间开始的。我手里的这根Yamaga Blanks BlueSniper 97MMH,跟了我快五年了,竿稍那一点点磨损,都是它陪我跟那些海里“大流氓”死磕留下的功勋章。为什么是它?因为它的腰力,它的回弹,能把我脑子里想的那个点,精准地通过一块120克的铁板给砸过去。甩竿,不是用蛮力把饵扔出去,那是抛铅球。真正的抛投,是人、竿、轮、线、饵的合一。你的身体像一张拉满的弓,腰部发力,力量传到手臂,再通过手腕的寸劲,把竿子像鞭子一样抽出去。嗖——线杯里的Varivas Avani Casting PE Max Power X8 #3.0号线像一道绿色的闪电一样冲出去,你得用食指轻轻搭在线上,感受它出线的速度和姿态,在拟饵落水前的一刹那,手腕一翻,拨回导线规,啪嗒一声,清脆利落。这个过程,必须是行云流水,不能有半点拖沓。

饵落水了,你以为就完事了?恰恰相反,好戏才刚开场。你得读懂潮水,得明白你脚下这片海是什么脾气。流是向左走还是向右带?是表层快还是底层急?这些信息,全靠你手里的竿尖和绷紧的鱼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去的一个钓点,是一片离岸三海里的暗礁区,当地人叫“鬼见愁”。那地方水下复杂,主礁旁边跟着几块碎礁,流一过,就形成好几个绝佳的藏鱼标点。但凡是好地方,就没那么容易让你得手。你的铁板下去,慢一点,挂底;快一点,又错过了底层那些趴窝的大家伙,比如大石斑

这时候,就看你控线的功夫了。我一般会配一颗Shimano Stella SW 6000HG的轮子,不是为了炫耀,是因为在那种复杂环境下,它的顺滑和刚性,能给我最清晰的信号反馈。铁板触底那一瞬间,线会突然一松,竿尖微微回弹,你必须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摇半圈轮子,同时用一个短促的力道把竿子往上一扬。这个动作,我们叫“敲底”。既是为了防止挂底,也是为了模仿一只受惊的小鱼从海底猛然窜起的样子,对那些伏击性的鱼来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有一次在“鬼见愁”,正是涨八分的平流时候,水面看着静悄悄的,水下却是暗流涌动。我用的是一块粉色的slow-jigging慢摇铁板,一下,两下,有节奏地抽动。突然,竿尖传来一个极轻微的“哒”,不是触底的闷响,也不是小鱼啄食的碎震,就像有人用指甲轻轻在你线上弹了一下。换成新手,可能就忽略了。但我浑身的神经瞬间就绷紧了,我知道,是它来了。我没有立刻扬竿,而是停顿了一秒,手腕轻轻一抖,让铁板在水里做出一个失速下坠的动作。就是这一抖,竿尖猛地往下一栽,那股力道,不是拉,是拽,是要把我整个人从船上撕下去的蛮横。

来了!我下意识地后撤半步,腰马合一,用尽全力向斜上方刺鱼!Zenaq Fokeeto的50磅碳素前导线瞬间被绷得像钢丝一样,轮子的泄力发出了那种我这辈子最爱听的声响——吱——尖锐、急促,像一头困兽在咆哮。这就是搏鱼的开始。你不能跟它硬顶,尤其是在礁石区,你一发死力,它就往礁石缝里钻,神仙也救不了你。你得弓着身子,保持竿子弯成一个漂亮的满月,用竿子的腰力去消耗它。它冲,我适当松一点点泄力,让它去;它一停,我立马收线,一寸一寸地把主动权抢回来。整个过程,你的肾上腺素在飙升,心脏咚咚咚地敲着肋骨,但你的手,你的脑子,必须像冰一样冷静。

那是一条接近米级青甘,出水的时候,阳光照在它流线型的身体上,泛着金属一样的光泽,尾巴还在“啪啪”地拍打着水面,溅了我一脸咸湿的水花。那一刻,你不会觉得累,所有的疲惫都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冲刷得一干二净。你把它从几十米深的海里,从复杂险恶的礁石堆里,硬生生“请”了上来,这靠的不是运气,是你的判断,你的技术,你对这套装备的理解,和你无数次被“切线”、被“洗鳃”、被“打桩”后积累下的经验。

很多人总喜欢在装备上走极端,要么追求最顶级的,要么觉得随便搞搞就行。其实关键在于匹配和理解。下面这个表,是我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对铁板抽法的一些心得,没啥科学依据,纯粹是经验之谈。

目标鱼种 / 钓况 推荐抽铁板手法 (Jigging Action) 核心要领
青甘 (Yellowtail) / 活性高 快速单抽 (High-Speed One-Pitch) 节奏要快,一圈一抽,模仿小鱼逃窜,制造水花和声响。手腕动作要短促有力。
石斑 (Grouper) / 贴底 慢速平拖+跳底 (Slow Retrieve & Bottom Hop) 铁板触底后,慢摇几圈,突然提竿小跳,让铁板在底部扬起沙尘,激发它的攻击欲。
GT (牛港) / 礁盘巡游 长抽停顿 (Long Jerk & Pause) 大幅度、缓慢地扬竿,让铁板有一个很长的上升和飘落过程,停顿时尤其容易被攻击。
海狼 (Barracuda) / 中上层 高速平收 (Straight Fast Retrieve) 不需要太多花哨动作,把铁板当成米诺用,用最快的速度收回来,它们会自己追上来。

你看,不同的鱼,不同的水情,你的“甩干”方式就得跟着变。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和学习。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鱼上不上钩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我站在这摇晃的甲板上,迎着风,精准地将那块小小的金属甩向远处那片翻着白沫的潮目时,我感觉自己真正地融入了这片大海。我的感官被无限放大,我能听到海鸟的叫声里藏着鱼群的信息,我能闻到水里一丝丝味道的变化,我能感觉到脚下每一股细微的洋流。

所以,别再问“不会甩干怎么海钓”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不会“甩干”,你顶多算是在海边泡了泡脚,看了看风景。只有当你能把自己的意志、力量和判断,通过竿子,灌注到几十米外的那块铁板上,让它在水下跳起只属于你的舞蹈时,你才真正推开了海钓这扇大门。而门后的那个世界,壮阔、深邃、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值得你用一辈子去探索。

不会甩干怎么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