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船出海,人一多,很多人就觉得是去海上“下饺子”,船长指哪儿你就扔哪儿,鱼上不上钩全凭老天爷赏饭。你要是真这么想,那你大概率是船上花钱陪跑,给别人捞鱼当气氛组的那个。我玩船钓这么些年,见过太多提着一根硬邦邦的“船棍”、挂着死沉的铅坠,一扔下去就靠着船舷发呆,最后“打龟”回来还抱怨鱼不开口的“游客”。他们不是在钓鱼,是在喂鱼。
真正的海钓团,不是一群人的乌合之众,它应该是一场小规模的、有协同的“海上狩猎”。而你,必须是那个最敏锐的猎人,而不是等着猎物撞上门的傻瓜。
先说说吃饭的家伙。船家会提供公用竿,那种竿子我一般叫它“烧火棍”——死硬、沉重,毫无感度可言。小鱼啄饵你感觉不到,大鱼试探你也反应不过来,只有等鱼死口拖着线跑,你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中鱼了,那还有什么乐趣?所以,我自己的装备从不离身。核心就是一根 Shimano Grappler Type SJ B68-3 这样的慢摇铁板竿。你可能会问,我们不是用活虾、死鱼做饵的底钓(bottom fishing)吗,干嘛用铁板竿?这就是关键。这种竿子竿稍软,腰身有力,能把铅坠触底那一下“嗒”的轻微信号,清晰地传导到你手上。甚至水下小鱼蹭线、海流冲击钓组的微弱变化,你都能感知到。你感知到的信息越多,你就比旁边用“烧火棍”的兄弟,领先了至少三个身位。
轮子我偏爱 鼓轮,比如 Ocea Jigger 1501HG。它出线顺滑,收线直接,摇臂长力道足,搏大物的时候给你的是实打实的信心。纺车轮不是不行,但沉底钓法频繁地放线、收线、控线,鼓轮的操作感和效率就是高那么一截。主线我雷打不动用 PE 2.5号,比如 YGK的X8,顺滑且拉力足够。前导线至关重要,是鱼看不见的“杀招”,必须用 碳线,根据目标鱼和海底结构,我会用 40到60磅 不等的。碳线耐磨,在礁石区能给你多一分机会;而且它的折射率接近水,更隐蔽。这套组合,轻敏、强悍,是我在南油深场搏击几十斤大红甘、大石斑的底气所在。
装备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较量从铅坠触底那一刻才开始。
我们出海,船长会用探鱼器找到鱼群聚集的 标点,通常是海底的礁石堆、沉船或者海沟边缘。船停稳后,不是让你随便把饵扔下去就完事了。你要 读懂潮水。感受一下船的漂流方向和速度,这就是水流的方向。你的钓组落水后,会顺着水流漂移。高手会利用这个漂移,让自己的钓饵像一只脱离队伍的、虚弱的小鱼,自然地飘过整个标点,去“敲”每一块可能的藏鱼石头的门。而新手呢,铅坠到底了,线放得松松垮垮,饵早就被水流带得不知道飞哪儿去了,甚至和别人的线缠在一起,这叫钓鱼吗?这叫添乱。
我的秘诀是“触底、轻提、慢放”。铅坠敲击海底后,我会立刻用手感受那种坚实的触感,然后快速收紧虚线,让竿尖微微受力。接着,我会轻轻上挑竿尖大概三十到五十公分,然后控制着速度,让铅坠再次缓慢地落回海底。这个过程,一来是为了防止挂底,二来是让钓饵在水底产生一个“跳跃、落下”的动态,对那些埋伏在礁石缝里的石斑、红友来说,这是无法抗拒的挑衅。
中鱼的信号千变万化,这也是船钓最迷人的地方。小鲷鱼的吃口,是“嗒嗒嗒”的连续碎震,像在给你发电报;石斑则往往是“咚”的一下闷响,然后竿尖就死死地被压了下去,像挂了块石头;而遇上狡猾的大家伙,比如大章红,它会先轻啄一下试探,如果你急着 扬竿,百分之九十会把钩从它嘴边拉走。正确的做法是,感觉到第一次信号后,保持不动,甚至可以稍微松一点线,给它吞饵的时间。当竿尖出现一个沉稳而持续的 大弯弓,或者你手里的轮子开始“吱吱”出线时,这才是扬竿刺鱼的最佳时机!扬竿不是用蛮力往上甩,而是用腰腹发力,稳而有力地向上带,确保鱼钩牢牢地刺穿鱼嘴。
接下来就是 搏鱼。这是力量、技巧和耐心的三重考验。线轮的卸力(drag)一定要在出钓前就设定好。太松,鱼一发力就“放风筝”,容易钻礁石断线;太紧,瞬间的冲击力可能直接切线或者拉断竿子。我通常会设定在一个既能消耗鱼的体力,又不至于让线组崩溃的临界点。搏鱼时,竿子要始终保持弯曲,利用竿身的弹性去化解鱼的冲撞。它冲,你就让线,但要保持住线的张力;它停,你就赶紧 弓鱼 ——竿子高举,快速收线,然后再放低竿子,再收线,循环往复,直到把它拉到水面。那个瞬间,看着它在水下翻滚着银光被拉出海面,那种征服感,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
下面这个表格,是我个人针对华南沿海常见船钓目标鱼的钓组搭配心得,没那么绝对,但很有参考价值:
| 目标鱼种 | 推荐钓法 | 鱼钩型号 | 子线长度及磅数 | 挂饵建议 | 核心要点 |
|---|---|---|---|---|---|
| 石斑鱼 (Grouper) | 重铅沉底 | Maruseigo 18-20号 | 30-50cm / 60-80磅碳线 | 整只活鱿鱼或大块鱼肉 | 贴底搜索,利用礁石结构作掩护,中鱼后需暴力拉离障碍区。 |
| 红甘 (Amberjack) | 活饵漂流/铁板 | Gamakatsu Live Bait 5/0-7/0 | 1.5-2m / 80-100磅碳线 | 活池鱼或烟仔鱼,钩背部 | 搜索中上层水域,注意放流长度,中鱼后冲击力极猛,卸力设置关键。 |
| 章红 (Jobfish) | 轻铅沉底/慢摇 | Owner Jigger Light 4/0 | 80-120cm / 50-60磅碳线 | 活虾或小块鱼肉 | 试探性吃口多,需耐心给口,鱼讯传递清晰的竿子是关键。 |
| 黄鸡鱼 (Golden Threadfin Bream) | 天平钓组 | Chinu 8-10号 | 20-40cm双子线 / 30磅碳线 | 南极虾或小虾仁 | 鱼群密度大时是“抽鱼”模式,需要快速、精准地到底和扬竿。 |
我永远记得有一次在万山群岛,那天的潮水特别“死”,一上午全船几乎都没什么动静。大家都有点泄气,开始聊天打趣。但我一直没放弃,拿着我的 Grappler,一遍遍地用极慢的速度在礁石区边缘拖动我的活虾。突然,竿尖传来一个极其微弱、若有似无的下沉,连“嗒”声都没有,就像线被水下的一根软海草轻轻挂了一下。旁边钓友瞥了一眼,说:“挂底了吧?”但我没有动,屏住呼吸,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这可能是巨物吸食饵料时产生的负压。我耐心地等了大概五秒钟,然后,那根软海草突然变成了苏醒的火山!竿子瞬间被拉成一个接近极限的 满弓,Ocea Jigger 的出线声像警报一样尖啸起来!那是一条接近三十斤的大石斑,它用最狡猾的方式咬了钩。如果那天我用的是一根迟钝的“烧火棍”,我绝对会错过那个幽灵般的信号,错过那条可以吹一辈子的鱼。
所以,别再把海钓团当成简单的海上观光了。带上你最趁手的兵器,去倾听海底的声音,去解读潮汐的密码,去享受和巨物斗智斗勇的每一秒。大海是公平的,它给每个人的机会都一样,但它最终只会把礼物,留给那个准备最充分、最专注、也最懂它的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