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海钓圈子

别急着问我该买什么竿子。这是新人最爱犯的毛病,眼睛全盯着那些闪闪发亮的渔具目录,心早就飞了,以为拎着一套DAIWA或者SHIMANO的顶级装备,就能在大海里称王称霸。我告诉你,你离真正的海钓圈子,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那不是装备的事,是人的事,是和大海打交道的事。

想进这个圈子,第一步,不是去渔具店,而是去码头。对,就是那个天蒙蒙亮,柴油味、鱼腥味和海水的咸味混在一起,让人闻了就上头的地方。你什么都不用带,就带上你的眼睛、耳朵,还有两条腿。找个角落,看那些皮肤黝黑、话不多但眼神里全是活儿的船老大和老钓手们怎么准备。看他们怎么把一箱箱活虾、南极虾搬上船,看他们怎么整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暗藏玄机的钓组。听他们聊天,聊昨天的风,今天的水,哪片礁石下面最近有石斑(Grouper)出没,哪个航道有马鲛(Spanish Mackerel)群经过。

你得先让自己泡在那个环境里,让身体记住那种味道。等你跟几个船老大混个脸熟,能递上一根烟,笑着问一句“今天流怎么样?”,他不再用看外行的眼神看你,而是吐个烟圈,指指远方,说“东流,有点急,玩抽铁板正好”,那你就算一只脚迈进门了。

这时候,才轮到装备。别听那些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你的第一套装备,核心就两个字:皮实。大海可不惯着你那些娇贵的、碳布卷得跟纸一样薄的“高感度”神竿。一个浪打过来,竿子磕在船舷上,可能就听到心碎的声音。我的建议?搞一套能应付七八成近海船钓场景的通用装备。

装备类型 建议规格 我的理由(一些废话)
鱼竿 (Rod) 1.8米-1.98米,MLM调性的船钓铁板竿 (Boat Jigging Rod) 为什么是铁板竿?因为它腰力足,竿稍又不会太死硬,抽个60克到150克的铁板没问题,挂上天平钓组沉底钓鲷鱼 (Sea Bream)也完全够用。新手初期别碰太长的竿子,船上空间小,甩不开还容易跟人缠线。
渔轮 (Reel) 40005000型号的纺车轮 (Spinning Reel) 核心是防水和刚性。海水腐蚀性极强,一个没有基础防水的轮子,出海两次,里面就成了盐块。Shimano Spheros SW 或者 Daiwa BG MQ 这类,就是战场上的AK47,不算精致,但绝对可靠。
主线 (Main Line) PE 2.0号PE 3.0号,300米 海钓,主线必须是PE线,也就是编织线。别问为什么,这是铁律。它的延展性几乎为零,几十米水下的一个轻微触碰,都能清晰地传到你手上。我个人常用的是 YGK X8
前导线 (Leader) 30磅到50磅的碳线 (Fluorocarbon) PE线耐磨性差,水下透明度也一般。所以必须接一段碳线做前导。它耐磨,能扛住鱼嘴或礁石的刮擦,而且在水里几乎隐形,能有效降低鱼的警惕性。长度嘛,一两米足矣。

有了这套东西,你就可以跟着船老大出海了。记住,上了船,你就是学生。别瞎指挥,别到处乱走,多看多学。看老手们如何根据船的漂流方向和速度来判断抛投的角度,他们总能让自己的钓组精准地落到船老大通过探鱼器找到的结构标点上。

真正的功夫,在水下。海钓不像淡水,你看不见水里的情况,一切都靠手上的感觉和对环境的理解。读懂潮水是海钓的灵魂。潮水不动,鱼就不开口,这是死理。什么时候是涨潮的顶点,什么时候是退潮的低谷,这些APP上都有,但APP不会告诉你,在某个特定的海沟,涨潮时水流是从东往西,而退潮时又是如何翻滚。这些,都是老手们用一次次“打龟”(一条鱼都钓不到)的经历换来的。

然后是控线。你的饵,无论是活虾还是闪亮的铁板,在水下是什么姿态,全靠你手上对线的控制。放流沉底钓,线要似松非松,既要让饵能顺着水流自然飘动,又要在鱼吃口的瞬间感受到信号。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碰上大家伙的感觉,当时用的就是一颗60克的Tairaba(炎月),正在匀速慢摇,突然,竿尖像是被一辆卡车挂住,猛地往下一栽!那一瞬间,你的肾上腺素会告诉你,这不是挂底,是活物!

扬竿!但不能是猛拽。海鱼的冲击力超乎想象,猛地发力只会导致断线或者鱼嘴被拉豁。正确的方式是顺着那股力量,将竿子用力上扬并稳住,让鱼竿的腰力去化解它第一波的冲刺。接着,就是搏鱼的阶段了。渔轮的泄力(drag)在这个时候就是你的生命线。调得太紧,线会断;调得太松,鱼一头扎进礁石区,你就只能跟它说再见了。你要听那泄力出线时“吱吱”的尖叫声,那是大海的交响乐。通过弓住鱼竿,不断地消耗它的体力,它冲,你就让线,它一停,你就收线。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力量与智慧的对抗。那一次,我花了十几分钟,才把一条七八斤的红甘(Amberjack)拉出水面,当它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被抄网捞上船时,我感觉我的胳膊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但心里那种满足感,比什么都强烈。

新手期,别怕跑鱼,更别怕“打龟”。每一次跑鱼,都是一次复盘的机会。是线组搭配不合理?是扬竿时机太早?还是搏鱼手法太急躁?每一次空军而归,都让你对这片海的理解更深一层。今天为什么没口?是风向不对?是水温变化了?还是我找的标点根本就不对?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开始不自觉地在出门前查看潮汐表和风浪预报,你能从水色的浑浊或清澈中读出一些信息,你甚至能通过船体漂流的速度,在脑海里构建出水下暗流的走向。你不再执着于非要钓上什么巨物,而是享受在茫茫大海上,将一枚小小的拟饵精准地送到几十米下的某个礁石缝隙旁,然后静静等待那个未知咬口的过程。

当有一天,一个新面孔在码头向你请教,问你“大哥,今天这天气用多重的铁板合适?”,你不再思考,脱口而出:“今天流缓,风浪小,船漂得慢,试试80克的,颜色用粉色或者全白的,慢点抽,底下有东西。”

到那个时候,你就真正进了这个圈子了。这无关乎你用了多贵的装备,钓了多大的鱼。而是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大海对话,学会了用它的语言去思考。

怎么进海钓圈子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