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鱼怎么辨别

竿尖传来那一下,我就知道,不是目标鱼。

那不是我要等的那条黑鲷,黑鲷的口,是试探性的,啄一下,再啄一下,像个小心翼翼的绅士,确认安全了才会把饵整个吞进去。而刚才那一下,是“梆”的一声,短促、干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蛮横。紧接着,手里的Gamakatsu千又竿瞬间被拉成一个夸张的满月,轮子上的泄力开始“吱吱”地尖叫,像在唱一首濒临失控的歌。

新手看鱼,是等它出了水,躺在甲板上或者活鱼箱里,才掏出手机拍照识图,问这是啥,能吃吗,值钱不。但我们这些在海边泡了半辈子的人,辨鱼,从第一下触碰就开始了。那是一种通过碳布竿身、PE线和神经末梢建立的对话,听懂了,你就知道水下是谁在跟你打招呼。

刚才那一口,加上这股子只会往暗礁底下钻的牛劲,八成是条石斑。它不会像海狼那样洗腮,也不会像牛港那样疯跑出几十米线。它的战术就是一招:把你往石头缝里带。这时候你的控线搏鱼技巧就得拿出来了。不能跟它硬拔河,你那20磅的碳素前导在锋利的礁石面前跟棉线没区别。得顺着它的力道,同时用竿子的腰力顶住,不让它有喘息的机会,一点点把它从它熟悉的老巢里“请”出来。这过程,紧张又过瘾,是你和它之间纯粹的力量与智慧的较量。

所以说,辨鱼的第一层境界,是靠“手感”。

一条十几斤的金枪拉着你的铁板(Jig)狂奔,那种一泻千里的感觉,整个Stella 8000PG的线杯都要出火了,这辈子你都忘不了。而一条黄鳍鲷,它会在水下不停地“摇头”,竿尖会传来一阵阵高频率的抖动,就像手机开了震动模式,这就是它在用鳃盖附近的硬骨磨线,想挣脱Gamakatsu的管付千又5号钩。而体型稍大的红友(火点),则是沉稳的“点头”,一下,一下,节奏分明,力量十足。每种鱼都有它独特的发力方式和逃生路线,这些都是写在DNA里的密码,也是我们通过无数次的挂底、跑鱼、断线换来的宝贵经验。

辨鱼的第二层,是“读环境”。

出船前,我一定会花半小时看潮汐表。这玩意儿比天气预报准。今天农历十五,天文大潮,涨潮顶和落潮底前后的一小时,是“平流”期,水不动,大鱼通常不开口。最好的窗口,是在涨到七分满和落到三分流的时候,那时候水流速度最快,把深水的食物都冲刷到近岸的流沟或者礁盘边缘,埋伏的掠食者就在那里等着开饭。

你站在礁石上,或者船停在某个标点,眼睛不能只盯着竿尖。要看,看那片海。水色是浑是清?浑水可能是底层有鱼群在搅动觅食,也可能是单纯的泥沙底,得结合经验判断。有没有白沫带?那是两股不同流速的水流交汇的地方,是天然的“食物输送带”,底下通常都藏着好东西。远处有没有海鸟在盘旋、俯冲?跟着鸟走,底下百分之九十有马鲛或者烟仔群在追逐小鱼。

我最喜欢的一个钓点,是在一个海岛的背流面,水下是一片断崖结构。涨潮的时候,潮水会越过岛礁顶部,形成一股向下的压力流。这时候用重型德州钓组,挂上活虾或者小鱿鱼,贴着崖壁慢慢往下放,几乎竿竿都有惊喜。因为那种地形,是石斑、红斑、东星斑最爱的“公寓”。你都不用看,只要把船开到那个位置,感受着特定的水流,心里就有数了,今天的主角,就是它们。

这就是进阶的辨别,你在跟鱼上钩之前,就已经通过解读大海的语言,预判了它们的藏身之处和种类。

鱼种对比 黑鲷 (Black Porgy) 黄鳍鲷 (Yellowfin Seabream) 火点 (Russell’s Snapper)
外观特征 体色偏黑或银灰,鱼鳍边缘常带黑色。体型更侧扁,头部线条较圆润。 鱼鳍(特别是腹鳍和臀鳍)呈鲜黄色,非常显眼。身体有淡淡的金色光泽。 体侧有一明显黑色圆斑(火点),体色偏红或粉红,尤其在刚出水时。
吃口信号 谨慎,多次试探性轻啄,然后缓慢拖走。 信号比黑鲷直接,常有连续快速的抖动。 顿口明显,常是一口闷,然后发力下拽。
搏斗风格 中鱼后会左右乱窜,并利用侧扁的身体在水里“打横”,增加阻力。 喜欢摇头晃脑,利用鳃盖磨线,竿尖抖动频率高。 力量沉稳,喜欢往结构底下钻,但不如石斑那么决绝。
“老炮儿”秘诀 钓黑鲷要有耐心,扬竿不能急。 它是一种需要“喂”一口再打的鱼。肉质鲜美,清蒸一流。 黄鳍鲷更贪吃,对动态的饵反应更好。 钓组可以适当拖动一下。 火点是典型的礁石鱼,钓点选择比钓技更重要。 找到正确的结构,渔获就有保证。

当然,最终极的辨认,还是把它拿到手里的那一刻。

那条跟我僵持了五分钟的家伙,最终还是被我慢慢泵上了水面。在距离水面还有三四米的时候,透过碧绿的海水,我看到了它模糊的轮廓——不是预想中的褐色或者灰色,而是一抹艳丽的红色。等到它被抄网捞上甲板,答案揭晓了。不是石斑,是一条接近四斤的红友(火点),那标志性的黑点在它鲜红的身体侧线上方格外醒目。它大口地呼吸着,鳃盖一张一合,眼睛里满是不甘。

我摘下鱼钩,看着它身上那漂亮的、如同晚霞般的色彩,闻着从它身上散发出的、独属于大海的咸腥味。刚才通过手感建立的对话,在此刻得到了印证和修正。原来这片礁石底下,不光住着蛮横的石斑,还有这些漂亮的“红衣杀手”。

每一次抛投,每一次中鱼,每一次搏鱼,都是一次学习和辨认的过程。辨认的不仅仅是鱼的种类,更是水流的脾气,礁石的走向,风和浪的表情,以及,你自己每一次握竿时,更沉稳一点的心。当你不再需要任何图鉴,仅凭竿尖的舞蹈和掌心的触动,就能在心里清晰地勾勒出水下那个对手的模样时,你才算真正读懂了海钓。

海钓鱼怎么辨别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