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丢杆

你以为丢杆,就是抡圆了膀子把那块铁片或者假鱼使劲往远处扔?要是这么想,那你手里的那根Shimano Coltsniper或者Daiwa Saltiga在你手上,跟根烧火棍也没太大区别。这事儿,得从心里头开始琢磨。

我刚迷上岸抛铁板那会儿,也是这么个愣头青。总觉得站得高、甩得远,鱼就该咬我。结果呢?不是挂底就是放风筝,旁边的老哥用一根软趴趴的竿子,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往同一个流口里送,隔三差五就弓竿。我这脸,火辣辣的。他看我急得满头汗,递过来一瓶水,慢悠悠地说:“小伙子,你这是在跟海置气,不是在钓鱼。你的饵,得送到鱼的餐桌上,而不是砸在它家屋顶。”

就这一句话,点醒了我。从那天起,我才真正开始学“丢杆”。

丢杆,说白了,是三个东西的合奏:你的身体,你的装备,还有你的脑子。先说装备,这不是玄学。我今天就拿我最顺手的一套岸投泛用配置来说事儿。竿子,我偏爱9尺6到10尺的长度,硬度在MH。太长了,累赘;太短了,远投和控鱼都差点意思。调性,必须是快调(Fast Action),竿尖敏感,腰力要足,这样才能在感受到轻微触碰的瞬间把信号传到手上,并且在扬竿刺鱼时把力量瞬间打透。轮子,没什么好说的,纺车轮,4000到5000型,泄力必须顺滑。搏到大物时,那吱吱作响的出线声是救命的交响乐,而不是卡顿的催命符。线,主线我只用PE线,比如YGK的8编PE线,2号到3号就足够应对大部分岸边鱼种。它的低延展性,能让你在几十米外都清晰感觉到拟饵在水下的每一个小动作。前面必须接一段碳素前导,一两米长,40磅左右,耐磨、切水,还能在水里隐形,降低鱼的警惕。

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握住竿子,轮座刚好卡在你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食指轻轻搭在线上,这是你和水下世界的连接线。抛投前,先看。看什么?读懂潮水。看哪里有暗礁,哪里是反拨流,哪里是两股水流交汇的“流合”。那些地方,就是鱼的食堂和高速公路。你看那片翻着白沫的浪花下面,通常都有礁石,海鲈就喜欢躲在后面等着伏击小鱼。你看那片颜色明显深一点的水域,可能是个海沟,石斑或者别的什么底栖鱼可能就在底下趴着。你的目标,就是把你的拟饵,比如一颗40克的铁板或者一只骚气的Tackle House K-TEN Blue Ocean米诺,精准地送到那个点上。

准备抛投。不是用胳膊甩。想象自己是一根弹簧,转动你的腰,带动你的肩膀,再传导到你的大臂、小臂,最后,力量像鞭子一样抽到竿尖。在竿子甩到大概十点钟到十一点钟方向时,松开你扣线的食指。这个时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早了,拟饵会冲天而去,变成“高射炮”;晚了,就会直直地砸在你面前的水里。这个感觉,没有捷径,只能在海边,迎着咸腥的海风,一次,一百次,一千次地重复,直到身体形成肌肉记忆。

拟饵飞出去,你的眼睛要死死盯着它。就在它快要落水的一瞬间,用你的食指轻轻碰一下线杯,让出线稍微停顿一下。这个小动作叫“刹线”,或者“控线”,能让你的前导线在落水前瞬间拉直,大大减少缠线的几率,并且让拟饵的落水姿态更自然。

饵落水了,这才哪到哪?真正的“钓”才刚刚开始。你的神经要全部绷紧,通过竿尖和鱼线,去感受水下的世界。是铁板触底的“笃”一下的顿感?还是米诺撞到礁石的“嗑嗑”声?或者是海鲈攻击时那一下猛烈的、像是被电击一样的“咣”!

记得有一次在舟山一个野礁上,那天是涨半潮,一道非常清晰的流水分界线就在我面前大概六十米的地方。我知道,大鱼肯定就在那条线下面等吃的。我换上了一只骚蓝色的波爬(Popper),用尽全力,一个完美的过顶抛,那只波爬带着我的希望,“嗖”地一声,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分界线靠外一点的位置。我没有马上收线,等了几秒,让它在水面静静地漂着,就像一只迷路的小鱼。然后,手腕轻轻一抽,“噗——”,波爬在水面撞出一个漂亮的水花。再一抽,“噗——”。就在第三下,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巨大的黑影从下面冲上来,水面“BOOM”地炸开,我甚至没感觉到咬口,只看到手里的竿子瞬间被拉成一个完美的弓形,轮子开始疯狂地尖叫!是牛港GT!那种力量,根本不是你死我活的搏鱼,而是你被它拖着走。我只能死死顶住竿子,用身体的重心去对抗,手指不断微调泄力钮,让它在快要断线和锁死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那一次,我跟它耗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在一个洗鳃中脱钩跑了。

我一点也不懊恼。那一刻,从精准的抛投,到对标点的判断,再到拟饵的操控,最后是那石破天惊的一口,整个过程,已经值回票价。丢杆,丢出去的是铅和铁,但更是你的判断、你的经验,和你对那片蔚蓝的全部理解。

有时候,跟朋友一起船钓,空间小,人挨人,就不能用大开大合的过顶抛了。这时候就得用侧抛甚至下手抛。动作幅度小,讲究一个“巧”字。手腕一抖,饵就贴着水面“唰”地飞出去,精准地落到船边几十米的暗礁旁。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是钓鱼的智慧。

投抛方式 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注意事项
过顶抛 (Overhead Cast) 船钓、开阔礁石区,追求远投 距离最远,弹道稳定 船上人多时,注意后方安全
侧抛 (Sidearm Cast) 岸边有障碍物(树枝等),需要低弹道 隐蔽性好,可压低风线 精度控制需要更多练习
下手抛 (Underhand Cast) 近距离精准打点,如桥墩旁、礁石缝 精准度极高,动作小 距离非常有限

别再问“怎么丢杆”这种傻问题了。去海边,去感受风,去听浪,去被太阳晒得脱一层皮,去挂几十个饵。当你不再想着“我要丢多远”,而是想着“那条鲈鱼会躲在哪块石头后面”,想着你的饵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它面前时,你的每一次抛投,才真正有了灵魂。那时候,竿子就成了你手臂的延伸,而那根细细的PE线,就是你与大海对话的声带。

海钓怎么丢杆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