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前几年了,那趟船出去得急,早上看天气预报还好,说是多云,想着顶多阵雨,就随手套了件卫衣加个薄款冲锋衣,裤子更是随便一条速干裤就上了船。结果呢?刚到钓点,太阳是真毒,晒得皮肤发烫,卫衣黏糊糊的,冲锋衣捂得够呛。等下午回程,海上风突然起来,浪也大了,那点衣服根本扛不住,风嗖嗖往里钻,整个人冻得直哆嗦,到码头下船腿都是软的。
从那以后,我算是彻底明白了,出海钓鱼这事儿,“怎么穿”绝对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说,跟你带什么鱼竿、用什么拟饵一样重要,都是能不能舒服钓一天、能不能安全回来的前提。这不单是面子上的事,更是关乎体感、体能,甚至渔获。你想啊,一身衣服不对付,不是热死就是冷死,不是晒脱皮就是被风吹傻,哪还有心思去读懂潮水,去感觉鱼口那微妙的一点?
我这人有点“执念”,出海的衣服,我基本上就遵循几个原则:防晒、防风、防水、排汗、耐磨、以及最重要的——舒服!别小看“舒服”这俩字,要在晃晃悠悠的船上待十来个小时,甚至更长,浑身不自在,比什么都难受。
先说防晒,这玩意儿太重要了。别以为阴天就没事,海上的紫外线,那叫一个“穿透力惊人”。我早几年轻狂,光着膀子或者穿个短袖就敢去,结果回来肩颈一片红,火辣辣的,晚上睡觉都能疼醒。现在?绝对的长袖长裤。材质必须是那种速干的,带点弹性最好,UPF指数越高越好。市面上很多专业的钓鱼服都有这个功能,什么迪卡侬的、禧玛诺的、达亿瓦的都有,但讲真,牌子不是唯一的标准,关键看面料。那种摸起来滑滑的,透气孔比较明显的,通常都不错。纯棉的?想都别想,吸了汗或者沾了水,半天干不了,黏在身上,风一吹,嘿,那滋味儿酸爽得要命。
帽子更是防晒利器,还得是宽檐的,能护住耳朵和脖子后面。再套个魔术头巾,一来进一步防晒,二来秋冬还能防风护脖子,三来……有时候抛路亚,尤其玩铁板,那钩子飞来飞去的,有个头巾还能护着点脸,虽然听着夸张,但真有朋友被钩子扫过脸颊的。
鞋子,这玩意儿我得单独拉出来好好说!可以说,鞋子是整个出海行头里,我最看重,也是最“执念”的地方。船甲板常年是湿漉漉的,加上处理渔获、收放锚、浪花打上来,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滑倒。轻则摔个屁墩儿,重则撞伤骨头,甚至落水,真不是开玩笑。所以,鞋子最重要的属性是——防滑!我那双带着防滑钉的专业礁岩鞋或者底部纹路特别深的专业渔靴,是雷打不动的选择。那种看着挺酷的户外运动鞋?底部纹路不够深,沾了水照样打滑。拖鞋?那是去海边玩水的,不是出海钓鱼的。别跟我说什么方便,安全第一。我宁可热点、闷点,也绝不穿底儿不防滑的鞋上船。有一次,就因为船上一个哥们儿穿了双底儿平平的运动鞋,一个浪打上来,他脚下一滑,手里的鱼竿直接飞了出去,人还好只是摔了个屁股蹲,但那根价值不菲的翘嘴竿,带着达瓦斯泰拉纺车轮,就这么沉海底了。那之后,他逢人就说,出门穿什么鞋,那是能随便的吗?!
说完了防晒和鞋子,再说说防风防寒。海上的气温,跟陆地上完全是两个概念。太阳出来时可能觉得热,但只要风一吹,特别是到了下午或者阴天,瞬间就感觉凉飕飕的。即使是夏天,早晚温差也大。所以,分层穿衣原则是王道。最里面一层,贴身的,必须是排汗内衣,把汗湿气导出去,保持身体干爽。中间层,根据季节和温度,可以是抓绒衣、薄羽绒或者卫衣,负责保暖。最外面一层,就是一件靠谱的防水防风外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冲锋衣”。这件外套的重要性不亚于鞋子,它隔绝了海风和浪花,是保暖的最后一道屏障。我有一件Gore-Tex面料的冲锋衣,虽然有点小贵,但真是物超所值,风吹不透,雨点和浪花打上去直接形成水珠滚落,里面一点都不湿,干爽又暖和。
秋冬季节,裤子也得换成厚实点、带点保暖功能的,外面再套一条防水裤或者那种带防水层的连体服。手套也是必须的,防晒防磨,处理渔获或者拉线时还能防割手。玩路亚,我喜欢用那种露三指的防晒手套,方便操作拟饵。玩沉底或者筏钓,可以用全指的,更保暖耐磨。
别忘了救生衣,虽然很多船上提供,但我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合身舒服,而且我知道它是好的。虽然希望永远用不上,但有备无患是必须的。
还有个小物件,但我认为极其重要,那就是偏光镜。这玩意儿不光防晒护眼,更重要的是能帮你“看”水。通过偏光镜,你能减少水面的反光,有时候甚至能看到水底的结构,看到目标鱼在水下掠食的影子,或者水里的障碍物。尤其是在水质清澈的地方玩鲈鱼或者石斑,能观察到鱼的反应,能帮你选择合适的拟饵类型或者调整控线手法。
讲真,这些穿戴装备,就像你的鱼竿、你的渔轮、你的鱼线一样,都是你征服大海、钓到鱼的工具。你不能指望拿着一根溪流竿去搏鱼百斤大金枪,同样,你也不能指望穿着拖鞋和棉T恤去顶着八级大风三米浪去搞铁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器”里头,你的穿戴,占了挺大的份儿。
我总结了一些不同环境下的穿衣建议,大概就是个思路,还得根据具体天气、个人体感和船的类型去微调:
环境/天气 | 上身分层 | 裤子选择 | 鞋子选择 | 重点配件 |
---|---|---|---|---|
夏季晴朗微风 | 排汗内衣 + 速干防晒衣 | 速干防晒长裤 | 防滑户外鞋 | 宽檐帽、偏光镜 |
春秋大风浪 | 排汗内衣 + 保暖抓绒 + 防水防风外套 | 防水裤 | 专业渔靴/防滑钉鞋 | 魔术头巾、手套 |
冬季阴雨 | 排汗内衣 + 多层保暖 + 厚重防水防风外套 | 加厚防水裤 | 保暖防水渔靴 | 保暖帽、全指手套 |
船钓(通常甲板湿滑) | 按天气分层 | 最好有防水功能 | 防滑是核心 | 救生衣(必备) |
礁石钓(湿滑锐利) | 按天气分层 | 耐磨且有一定防水 | 防滑钉鞋(强烈推荐) | 手套(防刮伤) |
这表格只是个基础,实际出海前,我都会仔仔细细查一下目的地的实时天气、风力、浪高,甚至潮汐表。比如,要是知道下午会起风,那中间的保暖层就得带上;要是知道浪会比较大,那防水外套和裤子就得是全套伺候。
说到底,出海钓鱼,和在陆地上完全是两回事。陆地上天气预报说下雨,你可以选择不出门;海里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风、浪、雨、太阳,这些都是你必须面对的。穿对了,你能舒服地坐在那儿,或者站着抛投一天,享受搏鱼的乐趣,哪怕跑鱼了,也不会因为浑身难受而懊恼加倍。穿错了,可能几个小时就熬不住了,只能灰溜溜回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船费,还受了罪。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宁可多带一层,也别少带一件。宁可穿得稍微热一点,也别被风吹透。别怕麻烦,把该穿的,该带的,都规规矩全副武装好。这不叫矫情,这叫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等你穿着一身合适的行头,顶着海风,稳稳地站在船头,看着鱼线切开碧蓝的海水,感受到水下传来鱼口那激动人心的一点点顿感,然后大力扬竿,渔轮吱吱尖叫着出线,你就知道,所有那些对穿衣的“执念”,值了,真值了。这趟出去,不光是为了钓鱼,更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享受人跟大海较量,人跟鱼较量的那股劲儿。而一身让你能心无旁骛投入战斗的行头,就是这场较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