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星海钓鱼怎么样

凌晨四点半,天边还是那种混沌的灰,带着股子湖水特有的腥凉味儿。不用闹钟,生物钟跟长在脑袋里似的,准点把我从梦里捞出来。洗把脸,随便扒拉两口,拎着家伙什儿就往外走。今儿个目标还是老地方——苏州“星海”。别看这名字带个“海”字,它骨子里不是真正的大海,但那一片儿水域,开阔得一望无际,湖风卷着浪花拍岸,要说不像海,那真是糊弄自己。尤其是秋冬之交,鲈鱼和翘嘴在这儿溜达得欢,那感觉,跟真出海搏浪也没差多少。

每次去星海,路上的心情都不一样。有时候特兴奋,感觉鱼都在水里等着我呢;有时候又带点儿说不清的忐忑,怕白跑一趟。可不管怎么着,只要脚踏上那片泥土地,看着远处水面被晨曦一点点染亮,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就上来了。船家老李早就在码头等着了,那老头儿,一年四季风吹日晒,皮肤跟老树皮似的,但他看水、看风的本事,那是真绝了。他总说:“水会说话,就看你听不听。” 这句话,我琢磨了这些年,才算有点儿门道。

今天我是奔着鲈鱼去的,捎带着也想搞点儿大翘嘴。星海这地方,鲈鱼体型普遍不小,四五斤的常见,碰上七八斤的也不稀奇,那拉力,啧啧,不是一般小湖小河里的货色能比的。翘嘴更不用说,这玩意儿只要开口,那叫一个疯狂,而且星海的翘嘴,两三斤是家常便饭,偶尔能碰到五六斤甚至更大的,那冲刺速度爆发力,能把你的胳膊拽得生疼。

我的装备是这么一套,用了这些年,越用越顺手,也越发觉得它是最佳拍档

装备类型 (Gear Type) 具体型号/规格 (Model/Spec) 哲学考量 (Philosophy)
路亚竿 (Rod) Abu Garcia Fantasista Deez FNC-66L+ (L+调) 轻量、高感度、腰力强,兼顾抛投距离与控鱼能力。对细微吃口反应灵敏,能精准传递水下每一丝信息。
纺车轮 (Reel) Shimano Stella C3000 顺滑、耐用、泄力稳定,在搏大物时提供信心。我可不想在关键时刻被卡死或者顿挫。
主线 (Main Line) Daiwa UVF Saltiga Sensor 8 Braid PE 1.5号 (28lb) 高强度、低延展、远投性能好,方便感知水下信息。那种细微的“蹭线”感觉,PE线能清晰传到指尖。
前导线 (Leader) Seaguar FXR Carbon 0.8号 (12lb) 耐磨、隐蔽性好、韧性足,保护主线并应对障碍物。星海底部结构复杂,不挂底是不可能的,但好的前导线能减少损失。

这套组合,在我看来,是兼顾了感度、强度和操控性的黄金搭档。尤其是那根Fantasista Deez L+调的竿子,别看它只是L+,但腰力十足,回弹迅速,抛投起来那叫一个精准。星海的水域虽然大,但真正有鱼的结构点往往很小,可能是水下的一片乱石堆,也可能是废弃的渔网边缘,甚至是一丛水草的缝隙。你得把拟饵准确地抛到那个点上,差个半米一米,可能就是天壤之别。我花了好几年才练出来这手定点抛投,尤其是在有风的时候,你得计算风向、风力,调整抛投角度和力度,那感觉,跟玩高尔夫似的,讲究一个人杆合一

今天我主要用了几种拟饵:

饵型 (Lure Type) 适用鱼种 (Target Species) 适用场景 (Conditions) 典型克重 (Typical Weight)
VIB 翘嘴, 鲈鱼 深水、水流急、远投 10g-20g
米诺 (Minnow) 翘嘴, 鲈鱼 浅水、搜索、活性高 8g-15g
软虫 (Soft Plastic) 鲈鱼, 鳜鱼 障碍区、底层、精细作钓 5g-10g (with jig head)
亮片 (Spoon) 翘嘴 远投、广域搜索、活性一般 7g-12g

一开始,我挂了个15克的亮银色VIB,这玩意儿在星海的深水区是神饵。VIB下沉快,泳姿颤动强烈,能迅速到底层搜索。我抛出去,等它下沉到预设深度,然后开始小幅度抽动,再停顿,让它自由下沉。鲈鱼和翘嘴很多时候就是在下落停顿的那一瞬间发动攻击。抛了十几竿,都没动静,水面风平浪静,鱼情似乎有点闷。

老李看我没收获,叼着烟斗嘿嘿一笑,指了指远处一片水面,“那里有水下暗流,估计有活头儿。”他说的那个位置,是星海有名的“漩涡口”,水下地形复杂,有暗礁,水流常年打着旋儿。一般人不敢靠近,因为容易挂底。但我知道,这里往往藏着巨物

换了个18克全息紫VIB,这颜色在浑浊一点的水里穿透性好。调整船位,对着漩涡口精准抛投。饵入水,“噗通”一声,然后我开始数秒,感受着线杯出线的速度,估摸着VIB下沉的深度。大概数到十,线不再快速出去了,那就是到底了。然后我轻轻抬竿,落竿,再抬竿,再落竿,让VIB在水底跳动。突然,竿尖猛地一沉

“来了!”我大吼一声,肾上腺素瞬间飙升。扬竿!一个短促有力的向上抽动,竿子瞬间弓成一张满月。那股力量,直接从竿尖传导到手腕,又从手腕直冲大脑,“嗡”的一声,全身都跟着颤栗起来。这他妈才是路亚的精髓啊!

主线上的PE线绷得笔直,能清晰地听到渔轮泄力“滋啦滋啦”的响声,鱼竿弯曲到极致,我甚至能感觉到竿身传来的颤抖。这是一条大鱼!它往深水里钻,然后又猛地横向拉扯。我死死控住竿头,保持着弓形,不让它有丝毫放松的机会。双手配合,左手稳住竿身,右手转动轮柄,在它冲刺的时候放线,在它停顿的时候快速收线,这就是所谓的“泵鱼”技巧。每一次它挣扎的力量都像电流一样沿着鱼线传过来,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它在水下摆头、甩尾

大概僵持了五六分钟,那鱼的力道明显弱了下去。我看到水下有个巨大的黑影在晃动,然后一个银白色的侧影划过水面!大鲈鱼!起码得有七八斤!它最后一次挣扎,想往船底下钻,我赶忙把竿尖往水里捅,不给它绕线的机会。老李见状,麻利地拿出抄网,稳稳地一抄,那条肥硕的鲈鱼就乖乖地进了网,在抄网里砰砰直跳,鳞片在晨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提上船,拿在手里那叫一个沉甸甸的,鱼身厚实得像块砖头。解钩的时候,我注意到它嘴里被钩得牢牢的,感谢这伽玛卡兹的2号三本钩,质量确实过硬

得了开门红,人也跟着兴奋起来。接下来我又换了饵。在星海,如果鲈鱼活性不高,我就会尝试软虫。特别是瓜子仁形状的德州钓组,配上3.5克的子弹铅Owner的3/0曲柄钩。这套组合在水下表现得更自然,能模仿小鱼或者小虾在水底觅食的样子。我专门针对水下那些稀疏的芦苇丛乱石区抛投,让软虫在水底慢慢拖动,或者轻微颤抖。软虫的优势就在于它能穿越障碍,减少挂底,同时又对那些藏匿在结构里的谨慎鲈鱼有致命的吸引力

大概十点左右,风向变了,从东南风转成了西北风。老李说,西北风起,鱼口可能要变差,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我注意到水色也开始变得有点浑浊,这可能是因为风把水底的泥沙搅起来了。这种时候,亮色的米诺或者颤泳型的VIB往往效果更好,因为它们在水下反光更强烈,更容易被鱼发现。

果然,在换上一个蓝色背部、银色肚子的悬浮米诺后,我钓到了一条巨大的翘嘴。那是在一片水下平坦的沙底上,水深大概三米。我用的手法是快抽慢收,米诺在水中Z字形前进,突然,“梆”的一声,线组几乎是被抢走的!根本没有犹豫的时间,鱼竿瞬间被拽弯。这翘嘴,力气可不是盖的,它不像鲈鱼那样钻底,而是横冲直撞,甚至会跳出水面洗鳃。每次它跃出水面,我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它把钩甩掉。我赶紧把竿尖压低,增加线组入水角度,不给它洗鳃的机会。经过一番耐心搏斗,一条将近六斤巨型翘嘴被我拉了上来。那鱼身修长,银光闪闪,在阳光下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到下午三点多,鱼口彻底停了。收拾装备,船缓缓驶向岸边。今天有收获,但我知道,渔获只是钓鱼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坐在船上,看着夕阳把湖面染成一片金红,耳边只有微风和水波声,这会儿,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喧嚣,全都被这片水域吞噬了。

钓鱼这事儿,跟人生其实挺像的。有时候你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颗粒无收;有时候你随便抛一竿,却能撞上大惊喜。它教会你耐心,教会你观察,教会你读懂环境,更教会你享受过程。那份期待,那份专注,那份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是任何其他活动都无法替代的。星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钓点,它更像是一个老朋友,每次去,都能从它那里学到点儿什么,感悟点儿什么。下次再来,我可能还会带上老李,还会用我那套“老掉牙”的装备,因为我知道,最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鱼永远在那里,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份和它们较量的心思,有没有那份等待的执念

苏州星海钓鱼怎么样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