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纺车轮的线怎么安装

每次出海,最让我看不惯的,不是什么新手瞎抛,也不是钓点选错,而是那缠得跟狗啃似的线杯。你说你花个万把块买个禧玛诺史黛拉(Shimano Stella),或者弄个达瓦萨尔提咖(Daiwa Saltiga),结果线缠得跟麻花一样,那不是暴殄天物吗?线杯,那可是纺车轮的心脏,线缠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你这趟出海是爆护还是爆气,不信你试试。

我这辈子,光是给纺车轮缠线,估计都够绕地球一圈了。从最初用筷子夹着线杯,到后来找个哥们儿帮忙用铅笔撑着,再到现在的“独门秘籍”,这中间踩的坑,那是十八层地狱都装不下。但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缠线这活儿,看着简单,里头门道深着呢。

先说说什么线。海钓,尤其是抛投路亚,我个人是雷打不动只认PE线。别跟我扯什么尼龙线延展性好,碳线耐磨,那都是放屁。抛投要的是远度,是信号传递的灵敏,是瞬间爆发的拉力。PE线,那可是这些方面的王者。它几乎没有延展性,水下哪怕一条小针鱼蹭过拟饵,竿稍都能给你传个微不可察的信号。再加上同等拉力下直径最小,抛出去,那米诺或者铅笔简直就是飞毛腿导弹,嗖的一下就没影了。你用别的线试试?线组再细,抛投距离也差一截。当然,PE线也有它的弱点——不耐磨。所以,前导线,那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偏爱氟碳线(Fluorocarbon)做前导,它的隐形效果和耐磨性,是PE线最好的补充。长度嘛,一般一个臂展左右,也就是一米五到两米,足够了。关键是连接结,我只信FG结,或者PR结。别跟我说什么GT结,或者各种改良结,我就认这俩,结节强度高,过导环顺滑,不容易挂藻。这东西,练好了,就是你的看家本领。

至于PE线的磅数,这得看你主攻什么鱼。像我们这边近海搞鲈鱼金鲳,我一般用1.5号到2号PE(30-40磅)就够了,前导配个20-30磅的氟碳线。要是出远海,比如去南油青物(Yellowtail/Amberjack),那PE线最低也得3号到5号(50-80磅),前导直接上到50-100磅。要是碰到GT这种海中霸王,那不好意思,我的斯特拉18000上缠的可是8号PE(100磅),前导线甚至敢上150磅的碳线。这东西,宁愿粗点,也别爆线留遗憾。

目标鱼种 推荐PE线磅数 推荐前导线磅数 典型钓法
近海鲈鱼/金鲳 PE 1.5-2号 (30-40lb) 碳线20-30lb 路亚(米诺、铅笔、VIB)
小型青物 (5-15kg) PE 3-4号 (50-60lb) 碳线40-60lb 慢摇铁板、波扒、沉水铅笔
大型青物 (15kg+)/金枪鱼 PE 5-8号 (80-120lb) 碳线80-130lb 铁板、大型波扒、活饵拖钓
GT (牛港鲹) PE 8-12号 (100-150lb) 碳线130-200lb 重型波扒、沉水铅笔

现在说到正题——怎么把这宝贝线缠到纺车轮上。

首先,你得知道你的线杯容量。别傻乎乎地一股脑全往上缠,缠得太满,那是自己找罪受,炒粉(线缠绕成一团)分分钟教你做人。缠得太少,又浪费了轮子的抛投性能。我一般会留出线杯边缘大概一毫米的距离,这样既能保证出线顺畅,又能最大限度利用线杯容量。

缠线之前,先确定线的方向。这是个极其容易犯错的地方。PE线从线盘出来,绕进线杯,这个方向必须跟线盘上的缠绕方向一致,否则线会扭曲,抛投起来那叫一个灾难。你可以把线盘放在地上,让它自然滚动,或者找个人用铅笔穿过线盘中间,让他拿着线盘,线朝外。

接下来是关键中的关键——张力。缠线,没有张力,一切都是白搭。我缠线,从不用什么专业工具,就一招:用湿毛巾裹住线,然后用手紧紧捏住。为什么是湿毛巾?因为它能增加摩擦力,还能给线降温,防止缠绕过程中线体发热变形。我喜欢用中指和食指夹住毛巾里的线,拇指压在上面,然后随着手摇轮子,均匀地施加压力。这压力得是匀速的、持续的,不能忽大忽小。感受线从你指间滑过的阻力,那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太松,线会松垮垮地堆在轮子上,抛投时容易“炸线”;太紧,线会嵌进底下的线层里,中大鱼时直接卡死,更要命的是,线杯承受的压力会太大,长期下来可能会变形。这是一种“手感”,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

缠绕的节奏也很重要。不能心急,一圈一圈地摇,让线均匀地分布在线杯上。你可以边摇边观察线的排布,是不是平整,有没有局部隆起。如果发现有不均匀的地方,稍微调整一下你手上的张力,或者轻轻挪动一下手指。好的线杯缠绕,应该是平坦如镜,每一圈线都紧密地挨着前一圈,就像千层饼一样。

有时候线杯满了,但线还剩一大截。这时候你就可以考虑用电工胶布或者医用胶布缠几圈做垫线(Backing),来填补线杯空间。垫线的主要作用是把主线填满线杯,同时防止主线在高速旋转时打滑。但现在很多PE线盘子容量都挺足的,大部分情况用不到。不过,如果你用的是大号的轮子缠小号的线,或者线杯容量远大于你买的线量,垫线就派上用场了。

缠完线,你还得注意剪掉线头,别让它乱翘,否则下次抛投,它就是你炒粉的罪魁祸首。

我记得有一次,在大陈岛外海钓大石斑。那几天天气不咋地,风浪不小,但鱼口却出奇的好。我用我的西马诺海魂(Shimano Ocean Soul)萨尔提咖6000,上面缠的是3号PE线。当时中了一条三十多斤的红斑,那家伙力气大得吓人,一中钩就往石头缝里钻。幸好我线缠得瓷实,加上竿子的腰力足,硬是把鱼从窝子里拔了出来。整个搏鱼过程,线出线顺滑得跟抹了油一样,没有一丝卡顿,轮子泄力也是均匀稳定地出线,发出那种“吱啦啦”的摩擦声,那是速度与激情的号角。要是线缠得一塌糊涂,估计早就在它往缝里钻的时候爆线跑鱼了。

还有一次,刚入坑那会儿,线杯缠得跟个馒头似的,每次抛投都提心吊胆。有回在矶钓,刚抛出去一个沉水铅笔,线杯突然“嘭”地一声炸了,线团直接缠在导环上,铅笔带着线头一去不复返。那股子郁闷劲儿,现在想想还窝火。这都是血的教训,让我明白了,线杯缠线这事儿,看起来小,却是整个钓鱼环节的基石。

所以啊,小伙子们,别老想着什么神饵神钩,那些都只是锦上添花。你先把基础打牢了,把线杯缠得跟个艺术品似的,抛投才能顺畅,中鱼才能搏得有信心。这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一种对装备的尊重,对鱼的尊重,更是你跟大海立下的第一道盟约。每一次认真地缠线,都是在为你的下一次出海蓄力,为那中鱼瞬间的强烈顿感,为那鱼儿出水时闪耀的鳞光,做着最扎实的准备。别看这海风里带着那股子独特的咸腥味,掺杂着一点渔船柴油的味儿,但当你的线顺滑地飞向那波光粼粼的海面时,你就会明白,这份专注与付出,值了。这才是真钓鱼人该有的态度。

海钓纺车轮的线怎么安装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