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怎么海钓

别跟我提什么正儿八经的“赶海”和“海钓”,在我这儿,这两件事从来就分不开。天蒙蒙亮,踩着退潮的湿滑滩涂出去,一手拎着抄网和桶,那是为了给餐桌添点鲜味儿;另一只手,必然攥着我那根从不离身的7尺6寸快调根钓竿。别人赶海是为了捡漏,我赶海,是为了“打猎”。

大海刚睡醒的样子,带着一股子腥甜的潮气。大多数人低着头,在礁石缝里翻螃蟹、撬生蚝。我不,我的眼睛始终在看水。水,是活的,它会说话。读懂潮水,比你看任何天气预报都有用。退潮时,水流会从大片的礁石区回撤,形成一道道天然的“高速公路”,那些平时藏在深处的大鱼,会跟着水流来到礁石边缘,捕食被冲出来的小鱼小虾。这,就是我的黄金时间。

我的阵地,通常是那些礁石群最外沿、直面微浪的“岬角”。这种地方,底下暗礁丛生,水流交汇,是天然的藏鱼区。新手怕挂底,看见这种地形躲着走,但我偏爱这里。风险高,回报也大。对付这种复杂地形,装备就不能含糊。我的主力轮是一颗禧玛诺的2500型纺车轮,不大不小,缠上0.8号的PE主线,拉力足够,而且极其敏感,水下哪怕是一粒沙子蹭过我的拟饵,那细微的触感都能通过鱼竿清晰地传到我手上。最重要的,是前面那段一米左右的2号碳素前导线,这是我的“保险丝”。礁石锋利如刀,PE线挨上一下就得跟你说再见,只有耐磨的碳线才能扛得住。

说到饵,赶海的人有个天大的优势——现场取材。撬开个牡蛎,取那块最肥的肉;翻开石头,抓只活蹦乱跳的小螃蟹。这些都是黑鲷和石九公的“心头好”。但我这人有点执念,我更迷恋用拟饵去“骗”鱼上钩的过程。那种斗智斗勇的成就感,是活饵给不了的。

我的“弹药库”里,王牌武器是德州钓组。对,你没听错,就是玩淡水鲈鱼那个。但我做了点海钓化的改造。一颗3到7克的子弹铅,一枚挡珠,配一把2号或4号的曲柄钩,钩身上挂着我最信赖的小T尾软鱼或者小卷尾蛆拟饵,颜色首选西瓜绿或者南瓜色,在浑浊一点的水里特别扎眼。这套钓组的好处简直说不完,子弹铅在前,拟饵在后,重心稳定,抛投精准,能把饵不偏不倚地送到我想让它去的地方——比如两块大礁石中间那条窄缝,或者一片海草的边缘。更关键的是,钩尖藏在软饵里,防挂能力一流。

钓组对比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德州钓组 防挂性极佳、抛投精准、泳姿生动自然 触底感稍弱、对操作要求高 礁石区、海草区、水下结构复杂处
普通铅头钩 触底感清晰、操作简单直接、成本低 极易挂底、泳姿相对僵硬 沙底、泥底、障碍物少的开阔区域
活饵钓组 诱鱼效果最直接、对挑剔的鱼有效 准备麻烦、易被小鱼盗饵、无法大范围搜索 守钓特定标点、目标鱼为底栖鱼类

操作,才是灵魂。把钓组抛投到标点后,不能死等。我会轻轻抖动竿尖,让水下的子弹铅带着拟饵在礁石底部跳跃,模仿一只惊慌失措的小虾或者正在觅食的小鱼。这个过程需要极度的专注,你要想象着你的饵在水下的每一个动作。线要始终保持微微绷直的状态,这叫控线。所有的秘密,都在那根若有若无的线上。

鱼的咬口,千差万别。石九公那种笨家伙,一口下去就是个死口,竿尖猛地一沉,你直接扬竿就行。但真正的对手,是黑鲷。它们出了名的狡猾,会先用嘴唇去试探,轻轻地“嗒”、“嗒”两下,像是在敲门。这时候你千万不能急,一急就露馅了。你要沉住气,甚至可以稍微松一点线,给它一种“猎物没发现我”的错觉。等它真正下定决心,一口吞下,竿尖会传来一个沉重而清晰的“顿口”,或者鱼线被猛地横向拉走——就是现在!手腕发力,短促而有力地向上扬竿!刺穿它坚硬的嘴巴。

中鱼的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心脏的狂跳和2500型纺车轮泄力装置被拉扯出的尖啸。那声音,是海钓人最美的交响乐。搏鱼的过程,尤其是在礁石区,是对你所有经验的终极考验。你不能硬来,线就那么细,硬拔就是切线的命。你要利用根钓竿优秀的腰力,像个太极高手一样,顺着鱼发力的方向倒竿,它冲,你就让一点线;它一停,你立刻收线,把它的头朝向你的方向,不给它任何钻进礁石缝的机会。那是一场耐力与智慧的拉锯战,你和它,通过一根细细的鱼线,进行着最原始的对话。

记得有一次,就在一个退潮刚过半的午后,我用一枚亮片色的小卷尾蛆,在一个不起眼的浪花下面,中了一尾大家伙。那第一下的力道,直接把我的竿子拉成了一个满月,泄力“吱吱”地狂响,线杯里的0.8号PE线飞速地往外跑。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完了,碰上“潜水艇”了,八成是条大海鲈。我立刻压低竿身,半蹲下来,稳住下盘,凭着感觉判断它逃窜的方向,引导着它往外海的开阔水域走。那家伙力气大得惊人,来回冲刺了四五个回合,我胳膊都酸了,但精神高度紧张,一秒钟都不敢松懈。大概僵持了七八分钟,它的力气才慢慢耗尽,被我一点点拉回近岸。当它被浪头托上礁石,露出那身标志性的黑白花纹和银亮的侧线时,我才看清,是一条接近三斤的野生海鲈!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一种原始的、发自内心的狂喜。我坐在礁石上,看着在水洼里摆尾的海鲈,海风吹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大海给我的奖赏。

所以,别再问我“赶海怎么海钓”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潮间带,你的脚下既有唾手可得的贝类,远方更有充满未知的挑战。你需要的是一双能看透水流的眼睛,一套能陪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可靠装备,还有最重要的,一颗敬畏而又敢于探索的心。大海从不吝啬,只要你读懂了它的语言。下次退潮,带上你的家伙事儿,别光低着头,抬头看看那片翻涌的浪花下面,那里,才有真正的惊喜。

赶海怎么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