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想玩海钓,又怕一头扎进来是个无底洞,该怎么“蹭”着入门。这“蹭”字用得好,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也带着点对那片蓝色未知的渴望。我跟他们说,蹭,可以,但不是让你空着手、揣着手机上船看风景。想蹭我的船,蹭我的钓点,你得先蹭到海钓的“魂”。
这魂,不是你花几百块买一套所谓的“新手套装”就能有的。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竿子软得像面条,轮子摇起来哗啦响,上了船,风一吹线都抛不出去,浪一打人先晕了,那不叫钓鱼,那叫海上受难。真想入门,你得先过我这一关,听我掰扯掰扯,什么是你真正需要带上船的东西,不光是装备,更是脑子里的东西。
先说装备,别嫌我啰嗦,也别觉得我推荐的贵。一分钱一分货,大海从不跟你开玩笑,你用一根随时可能断的竿子去挑战它,是对它、对鱼,也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你第一次跟我出海,我不会让你碰那些复杂的玩意儿,但你手上拿的,必须是能打硬仗的家伙。
我的建议是,直接一步到位,搞一支泛用性强的铁板竿。比如 SHIMANO Grappler Type J S60-3 这种。为什么是它?因为这根竿子是海上的“万金油”。6尺的长度在船上施展得开,不会碍手碍脚。Type J 代表它是一根正经的Jigging(铁板)竿,腰力强劲,竿稍又保留了足够的敏感度。3号的Power,意味着它能玩得动从80克到160克左右的铁板,这个克重范围覆盖了近海绝大多数的作钓场景。你可以用它抽铁板,也能勉强拿来玩玩沉水米诺,甚至挂活饵沉底。当你感觉到水下传来的第一个信号时,是它给了你把鱼从结构里拔出来的信心。
配这根竿子的轮子,我只认一个标准:可靠。海水腐蚀性多强,你没拆开保养过一个被泡惨了的轮子是不会懂的。我的储物柜里,给朋友备用的轮子是 SHIMANO Twin Power SW 5000XG。这个“SW”就是Salt Water的缩写,代表它天生就是为海水而生。5000的型号大小通吃,从几斤的烟仔到十几斤的红甘,都有一战之力。XG代表高速比,在你需要快速回收虚线,或者用速度激发鱼的攻击性时,它就是你的杀手锏。更重要的是它的刹车系统,那种顺滑而坚决的出线感觉,是你在 搏鱼 时唯一的定心丸。线杯里缠的,必须是 Varivas Avani Jigging 10×10 Max Power PE x8 的3号线。别问为什么,当你需要精确知道自己的铁板到了哪个水层,这十米一换色的设计就是你的眼睛。它的顺滑度和强度,能让你把饵抛得更远,把信号传导得更清晰。前导线,我只用碳线,比如 Seaguar FXR 船,50磅(12号)左右的,它的耐磨性,是你在礁石区搏斗的最后一道保险。
有了这些,你才算拿到了上船的“船票”。
上了船,真正的考验才开始。你得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抛竿,而是怎么 读懂潮水。大海不是一个静止的游泳池,它是活的,有呼吸、有脉搏。那个脉搏,就是潮水。我见过太多新手,一上船就急吼吼地把饵扔下去,然后呆呆地站着,一两个小时没口,就开始抱怨今天鱼不开口。我通常会指着潮汐表跟他们说,你看,现在是“死流”,水基本不走,鱼就像歇了气的我们,懒得动。鱼是机会主义者,它们会等,等水流把小鱼小虾送到嘴边。所以我们也要等,等那个“活流”的窗口期。当你能感觉到船开始被水流推着走,铅坠落底的时间变长,这就是信号,是开饭的铃声。这时候,你手里的 120克 FCL LABO SL慢摇铁板 才能在水下跳出最诱惑的舞姿。
然后是操作。别以为把饵扔下去就完事了。控线,这两个字是精髓。你的食指要时刻轻搭在轮子的出线上,感受线的张力。当铁板触底的瞬间,线会猛地一松,你必须在0.5秒内关上线杯,收紧虚线,开始你的第一个动作。是快抽,是慢摇,还是平收,取决于你的目标鱼和当时的水流。比如我们想钓礁石底的 石斑,我会让你用最简单的慢摇,一圈一圈地收,让铁板像一只受伤的小鱼在底层挣扎。石斑的口,通常不是一个“咬”的动作,而是一个沉稳的“闷”,竿尖猛地向下一栽,像挂到了地球。这时候千万别慌,更不能像钓淡水鱼那样猛力 扬竿,海水有浮力,鱼的嘴也更硬,你那一下很可能只是把钩子从它嘴边拉过。正确的做法是,顶住,竿身下压蓄力,然后用一个大力、沉稳、连贯的后扬动作,把钩子死死地钉进去。
一旦中鱼,好戏才算真正开场。我最喜欢看新手第一次中大鱼时那种惊慌失C的样子。搏鱼 的过程,是你和那头水下巨物之间最原始的角力。轮子的 出线声像警报一样尖叫,竿子被拉成一个惊心动魄的 满月弓,你的肾上腺素会瞬间飙升。记住我的话:顶住,弓住竿,别让它有喘息的机会。用你的腰腹核心力量去对抗,而不是你的胳膊。当鱼冲刺的时候,让它去,让轮子的刹车系统去消耗它的体力;当它稍有停顿时,立刻下压竿身,同时快速收线,寸土必争。
我带过一个小子,第一次出海,运气爆棚,用一块粉色的 DUO Tide Minnow Slim 175 抽中了一条十几斤的 马鲛。那家伙的第一轮冲刺,直接拉出去了五十多米线。我看着他脸都白了,胳膊抖得像筛糠。我只在他耳边吼了一句:“弓住!别让线松了!”他就那么死死地顶着,一轮,两轮,三轮……十分钟后,那条漂亮的马鲛被我用搭钩拖上甲板时,他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咧着嘴傻笑。那种征服的快感,是任何电子游戏都给不了的。
下面这个表,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常见目标鱼的搏鱼要点,新手可以参考一下,但记住,实战永远比理论复杂。
目标鱼种 | 吃口特征 | 第一反应 | 搏鱼策略 | 关键点 |
---|---|---|---|---|
石斑 (Grouper) | 沉闷的“顿”感,像挂底 | 大力、沉稳地刺鱼 | 暴力拉出,绝不给它回钻的机会 | 第一时间把它拉离海底结构区 |
红甘 (Amberjack) | 凶猛的拉扯,竿尖狂点头 | 快速收紧虚线后大力扬竿 | 顶住第一波疯狂冲刺,利用腰力对抗 | 保持高压,小心它在中上层“二次发力” |
马鲛 (King Mackerel) | 闪电般的截口,轮子瞬间狂出线 | 确认钩子打穿后,稳住心态 | 顺着它的冲刺方向移动,保持竿身角度 | 防止它用锋利的牙齿咬断前导线 |
海狼 (Barracuda) | 突兀的撞击感,伴随快速抖动 | 迅速扬竿,确保刺穿硬嘴 | 快速收线,不给它跳跃洗鳃的机会 | 保持线的持续张力,小心它跳出水面 |
当然,想“蹭”海钓,光有这些还不够。你得有眼力见。船长的水、烟,主动递过去。钓上的小鱼,主动帮忙解钩放流。收竿的时候,主动清洗甲板上的血迹和鳞片。这些事,比你钓上多大的鱼,更能赢得老钓手的尊重。
我有个独家的 秘诀,今天也分享给你们:永远保持你的饵在最可能藏鱼的结构区,哪怕挂底的风险很高。新手总怕挂底,喜欢在平坦的沙地上拖钓,那最多只能碰到一些路过的鱼。真正的大物,都躲在礁石缝、沉船边、海沟里。你要做的,是用你的技术,去无限接近那些危险地带,在挂底和中鱼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需要无数次的挂底、断线作为学费,但一旦你掌握了,你就从一个“蹭鱼”的,变成了真正懂海的“钓鱼人”。
所以,别再问我怎么蹭海钓了。带上你的敬畏心,带上你准备好被大海折磨也绝不放弃的决心,再带上一套我看得上眼的装备。到那时候,你不用开口,我会主动叫你:“喂,小子,明天浪小,流不错,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