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拜师

总有人问我,海钓怎么拜师?想找个师傅领进门。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就泛起一阵苦笑,点上一根烟,望着码头上那些被海风吹得吱嘎作响的缆绳,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拜师?这词儿,在咱们这行当里,听着就有点儿太江湖气,也太轻巧了。大海,才是唯一的师傅,它收不收你这个徒弟,全看你自己的造化和诚意。你以为找个老钓手,递根烟,喊声“哥”,人家就把压箱底的绝活儿都掏给你了?别做梦了。海钓这东西,是用一次次空军、一个个挂底的拟饵、一身被浪打湿的咸腥味儿给硬生生“喂”出来的,不是谁动动嘴皮子就能教会的。

你的第一个师傅,应该是你手里的那根竿子。别上来就问该买什么,先搞清楚你想干嘛。你是在防波堤上跟小黑鲷斗智斗勇,还是想站在礁石上,把VIB扔出百米远去抽海鲈?这两者需要的家伙事儿,脾气性格完全不一样。

我刚开始玩路亚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搞了根硬邦邦的远投竿,学人家玩精细的根钓,结果呢?小鱼的口讯传到手上,跟蚊子叮一下似的,根本抓不住,还总以为是错觉。后来咬牙换了根DAIWA的月下美人,7尺6的UL调,竿尖敏感到一阵微风吹过线组你都能感觉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师傅”,就是这根竿子在用它独特的调性,告诉你水下发生了什么。它让你学会了抛投的巧劲,而不是蛮力;它让你懂得了控线,保持着若有若无的张力,感受拟饵在水下的每一个跳动、每一次停顿。当你能通过竿尖的轻微抖动,判断出是小鱼在骚扰,还是目标鱼在试探性地吸食,你就算从这根竿子这里,出师了一半。

你的第二个师傅,是潮水。很多人出海,就看个天气预报,风不大就行。这太业余了。潮水才是指挥鱼群的总司令。我手机里存着未来半个月的潮汐表,比看天气预报还勤。但光看表没用,你要学会读懂潮水。什么叫“死流”,什么叫“活流”?为什么涨潮“三分”和落潮“七分”是黄金窗口期?这些都是基础。

真正的进阶,是你要到钓点去亲眼看。看那股水流是怎么绕过那片暗礁的,哪里形成了回流区,哪里是主流和缓流交界的“流水缝”。那些狡猾的海鲈,就喜欢埋伏在这样的地方,等着被水流冲晕的小鱼自己送上门。有一次在舟山一个离岸礁,我和一个朋友同船,他站的位置比我好,正对主流,一个上午连拔了三条七八十公分的大鲈鱼,用的就是一枚平平无奇的银色铁板。而我,站在他侧面不到五米的回流区,用尽了各种骚气的米诺铅笔,愣是一口没有。那天下午,我没钓,就坐在礁石上,看着水流怎么走,看着他的铁板是怎么在流水缝里被攻击的。那一下午的观察,比他口头教我十天都有用。大海用最直接的方式给我上了一课:找到对的结构和流,比你用什么神饵都重要。

你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师傅,是失败。是那条让你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最后却“啪”地一声切线跑掉的大鱼。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夜钓黑鲷,用的Shimano BB-X手刹轮,配2号的矶钓竿。那天晚上口特别好,连着上了几条一斤多的。人就有点飘了,觉得今晚技术附体。突然,一个猛地往下一拽,浮漂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竿子被拉成一个满月,手刹轮的线“嘶嘶”地往外飞。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搏,死死顶住,想给它个下马威。结果,就那么僵持了不到十秒,感觉竿子一轻,完了,切线了。收回来一看,子线不是断的,是从打结处被拉断的。

那一晚剩下的时间,我一条鱼没钓,就在那儿反思。是我太心急了?搏鱼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顺着它的力道先送一下线?是不是我的FG结打得不够标准,受力点上有瑕疵?那一晚的懊恼、不甘心,到现在还记得。从那以后,我每次绑线组,都会用牙咬住线头,用尽全力拉扯几遍,确保万无一失。那条跑掉的鱼,比任何一个“师傅”教给我的东西都深刻。它用它的力量告诉你,你还差得远呢,对大海,对你的对手,永远要保持敬畏。

所以,你还问我怎么拜师?

别再想着一步登天了。先去把基础打好。把你的装备摸透,知道它的极限在哪,优点在哪。你那颗Shimano Stella为什么贵?因为它的齿轮在巨大拉力下依然顺滑,它的刹车系统能让你在搏鱼的每一个阶段都游刃有余。你那盘YGK的X8 PE线,为什么比普通线贵好几倍?因为它在同等线径下拉力更强,更顺滑,能让你把那枚只有7克小铅笔扔到更远的标点。这些东西,你不去用,不去体会,光听别人说,永远是纸上谈兵。

线种 优点 缺点 备注/个人心得
PE线 强度高、无延展、灵敏度极佳、抛投远 不耐磨、易缠绕(风天是噩梦)、需要接前导线 我的主力线。玩路亚没它不行。灵敏度就是生命。用YGK X8Sunline的,别省这点钱。前导必须打好,FG结练不熟就别想钓好鱼。
碳素线 极度耐磨、切水性好、低延展、比重高沉水快 偏硬、有记忆性易卷曲、拉力值同号数不如PE 主要用作前导。礁石区作钓,20磅以上的碳线是护身符。有些老派矶钓手喜欢通线用,我不习惯,感觉信号损失太多。
尼龙线 延展性好(护线)、柔软、便宜、易打结 延展性是双刃剑(信号模糊)、吸水后强度下降、老化快 新手入门或者玩浮游矶钓可以用。它那点延展性在搏大物时能当个缓冲,不容易断。但我现在基本只用它绑一些小配件了。

去鱼具店,不是只为了买东西,多跟老板聊,跟店里的老钓客聊。但别张口就问“哪里有鱼”,这是最招人烦的问题。你可以问得具体点:“老板,最近这个季节,咱们这儿的鲈鱼一般在什么深度的泳层?用沉水米诺好还是用软虫跳底效果好?”当你问出这种问题,人家就知道你研究过了,愿意跟你多说两句。

跟人一起出海,手脚勤快点。帮忙搬东西,开船前主动买好水和干粮,钓完鱼主动帮忙冲船、洗甲板。别把别人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看人家中鱼了,别光顾着羡慕,仔细看他是怎么扬竿的,刺鱼的时机,搏鱼过程中竿子的角度,怎么用抄网。这些细节,都是人家用无数时间和金钱换来的经验。你看进眼里,记在心里,回去自己再琢磨,再实践,这比拜师磕头管用一百倍。

真正的“师傅”,是不会挂在嘴边的。他可能只是在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默默递给你一个他自己绑的亮片,说一句“试试这个,抽慢点”。也可能是在你抱怨没口的时候,指着远处一片不起眼的浪花说,“去那儿试试,那下面有股潜流”。这种点拨,千金难换。而你能否得到这种点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

所以,别再问怎么拜师了。带上你的竿子,去海边吧。让海风吹在你脸上,让海浪拍打你的礁石。去感受每一次抛投后拟饵落水的瞬间,去期待每一次水下传来的猛烈撞击。去经历跑鱼的懊恼,去享受渔获的喜悦。当你身上有了洗不掉的咸腥味,手上布满了被鱼线和鱼鳍划破的伤口,脑子里装满了潮汐和洋流图的时候,你自然就懂了。

到时候,你不需要师傅,因为你已经走在了成为“师傅”的路上。而大海,会是你永远的、唯一的、也是最严厉的老师。

海钓怎么拜师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