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刮东北风,我就知道,这手又痒了。锦州这片海,你不能拿南边那套玩法生搬硬套,它有自己的脾气。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浪头被压得平平顺顺,水色也变得清澈几分,这时候,底下那帮“老朋友”就该出来溜达了。
别跟我扯那些大道理,什么钓鱼哲学,什么人与自然。对我来说,就是满弓那一瞬间的快感,和泄力时那“吱吱”作响的交响乐。想在锦州玩海,先别急着买那些花里胡哨的“神饵”、“神器”,你得先学会跟这片渤海湾打交道。
岸钓,是多数人的起点,也是我的根。我手里这根禧玛诺的Holiday ISO 4号4.5米矶钓竿,算不上什么顶配,但跟了我快十年了,竿稍断过两次,自己拿AB胶粘的,手感反而更熟悉。配个三千型的狼王纺车轮,结实耐用,海水溅上去也不心疼。线组?这个不能含糊。我认准了大力马4编4号主线,拉力够,还耐磨。前导线必须上,尤其是在礁石区作钓,一米半的5号碳素前导是最低配置,能救你不少挂底的钓组。
饵料这块,讲究就多了。活虾?那是基础,挂上个阿波漂,顺着流走,专攻码头附近的黑头(黑鮶)。但想上点儿正经东西,比如半斤以上的海鲋或者不期而遇的黄鱼,得用点“猛料”。我最爱用的,是本地的管虾,肉质紧实,挂钩牢靠,在水下姿态妖娆。实在没有,就切一块新鲜鲅鱼肉,带皮,用刀划几道口子,那血腥味儿,底下那帮掠食性的家伙闻着就疯了。
关键中的关键,是读懂潮水。这是真功夫,比你买多贵的竿子轮子都重要。手机APP上的潮汐表是个参考,但你得亲自在海边看。看什么?看流。尤其是在笔架山那一片的礁石区,涨潮和落潮会形成明显的水流。鱼,都是顶着流觅食的。我的经验是,“涨八落八”是黄金时间,也就是涨潮和落潮到八成满的时候,水流不急不缓,鱼的活性最高。你得把钓组抛投到流头,让饵顺着水流自然地漂到你认定的藏鱼标点,比如一块大礁石的背流处,或者几块礁石形成的沟壑里。这叫“送饵上门”,比你死守一个地方强太多了。
当然,锦州不只有矶钓。这几年我也迷上了路亚,更主动,也更有挑战性。装备就得换一套了。一根Major Craft的Solpara 962M直柄路亚竿,配禧玛诺Nasci 2500型纺车轮,轮子不能太差,毕竟要高频率抛投和回收。主线换成更细的YGK 1.5号PE线,前导也相应降到3号或4号碳,保证拟饵的泳姿足够骚。
玩路亚,目标鱼就很明确了:海鲈。锦州的鲈鱼,劲儿大,狡猾。它们喜欢在晨昏时分,或者潮水活起来的时候,埋伏在礁石区边缘或者防波堤下面,偷袭路过的小鱼。我的“必杀饵”有三款。第一是VIB(震动型拟饵),尤其是银色或蓝色的,在水色稍浑的时候,那种高频震动对鲈鱼是致命诱惑。操作手法就是“快抽慢收”,模仿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第二是经典的15克到30克的岸投铁板,抛得远,搜得快,在风大的时候简直是救星。第三,是我的秘密武器,一款缓沉型的铅笔(Pencil),在水面平静的清晨,打出“之”字狗刨,经常能看到巨大的水花炸开,鲈鱼从下面冲上来一口闷,那心脏简直要跳出来!
下面这个表,是我个人对这两种主流玩法的总结,新手可以参考下,老手就当看个乐。
玩法对比 | 传统矶钓(沉底/浮游) | 路亚钓法(拟饵作钓) |
---|---|---|
核心乐趣 | 守候的耐心,看漂相/竿稍的瞬间顿口 | 主动出击的快感,拟饵被攻击的暴力瞬间 |
目标鱼种 | 黑鮶、海鲋、黄鱼、六线鱼等底栖或近底层鱼 | 海鲈、黑鮶(大个体)、鲅鱼(季节性)等掠食性鱼 |
推荐钓点 | 防波堤、码头、礁石区、养殖筏区附近 | 礁石与沙地交界处、防波堤尽头、海流交汇处 |
装备门槛 | 相对较低,一套国产装备也能玩得很开心 | 稍高,对竿、轮、线的配合要求更精细 |
个人“执念” | 必须读懂潮水和水流,否则就是“喂鱼” | 拟饵操控是灵魂,死鱼一样的拟饵骗不了鲈鱼 |
最大挑战 | 挂底、小鱼闹窝 | “打龟”(一条没钓到)是常态,考验心态 |
我永远忘不了有一年秋天,在大笔架山港外面的一个防波堤上。那天傍晚,涨半潮,我用一根路亚竿挂着一个红头白身的波爬(Popper),朝着防波堤和航道交界的地方一下一下地抽。海面很静,只有波爬撞击水面发出的“噗、噗”声。突然,竿尖猛地往下一栽,手里的轮子瞬间开始疯狂出线!那力道,绝对不是一两斤的小鲈鱼。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扬竿刺鱼,然后立刻弓住竿子,把竿尖压低,防止它洗鳃把饵甩掉。那家伙在水下左冲右突,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鱼线摩擦过水底礁石的触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绝对是一场力量和技巧的角力。我不敢锁死泄力,只能靠手指稍微按住线杯增加阻力,跟它搏鱼。大概僵持了五六分钟,它的力气才慢慢泄掉。我趁机快速收线,把它拉到堤坝边,用抄网一把捞了上来。
一条接近七十公分的大海鲈,银色的鳞片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嘴里还牢牢地咬着我的波爬。那一刻,手还在抖,肾上腺素飙升,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这条鱼,还有耳边呼啸的海风。我摘下钩,量了尺寸,拍了张照片,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了海里。看它一个摆尾,消失在深蓝色的海水中,心里反而比把它带回家更踏实。
这就是锦州的海钓。它可能没有南方那么丰富的鱼种,也没有那么夸张的巨物。但它真实,有自己的节奏。你得放下浮躁,去感受风,去看懂浪,去琢磨鱼的心思。有时候,你可能在海边坐上一天,浮漂纹丝不动,最后迎着晚霞收竿回家,我们管这叫“喂鱼”或者“打龟”。但那又怎样呢?闻着满是咸腥味的海风,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那一整天的烦心事早就被冲得一干二净了。
这片海,你得用心去听。它会告诉你,鱼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口。而你需要的,只是带上你的家伙事儿,还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