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现在的小年轻出海,后备箱里塞个车载冰箱,甚至船上都恨不得扛个冰柜,好像不出海则已,一出海就得把龙王爷的家底给搬空。每次看到他们把一条刚出水、还在挣扎的鱼稀里糊涂就扔进装满杂物的保温箱里,我就直摇头。他们钓的是鱼,但不懂鱼。没有冰箱怎么海钓?这问题问得好。对我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这反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更纯粹的玩法。
大海不是你家的自助鱼塘,捞多少拿多少。我出海,带的不是冰箱,是一个塞满冰块的、密封性极好的YETI Tundra 45保温箱,但这玩意儿在我眼里也不是“冰箱”,它只是一个临时保鲜的“手术台”。真正的保鲜,靠的是脑子和手上的活儿。
记得有一次在舟山外海的某个无名礁盘上,那天主攻黑鲷。潮水刚刚开始从死流变活,礁石边缘翻着一簇簇白色的浪花,那是氧气,是食物,也是黑鲷的自助餐厅。我用的竿子是玩了多年的老伙计,一把 Gamakatsu 的千又 (Chinu) 1号5.3米矶钓竿,配 Shimano 的 BB-X Despina 2500 手刹轮。这套组合的精髓就在于一个“敏”字,能把水下最细微的信号,通过 2.5号的东丽半浮水主线,清晰地传递到我手上。
那天的流水有点乱,我用的钓组是全游动阿波钓法,一颗B号的丹锥,子线只在靠近Gamakatsu 2号千又钩的位置夹了一颗小小的G5咬铅,目的就是让挂着南极虾的钩饵,以最自然的状态,晃晃悠悠地沉入我用诱饵打出的标点里。控线是关键,得让主线在水面似有若无地绷着,既不能拉住阿波影响下沉,又不能太松弛导致错过鱼讯。
就在一波浪涌过礁石的间隙,竿尖一个极其轻微的“哒”,紧接着整条主线被缓缓地、却异常坚定地拉了出去。就是它了!不是小鱼那种神经质的啄食,这是大黑鲷特有的、沉稳而又傲慢的就饵信号。我不急着扬竿,手刹一松,又放了半米线,心里默数一、二……然后手腕猛地一抖!中了!那股力道,沉甸甸地,顺着竿身一直贯穿到我的手臂。竿子瞬间被拉出一个漂亮的满月弓,轮子上的线“吱吱”地响,那声音比什么交响乐都好听。
经过几个回合的搏鱼,把它从礁石缝里“请”了出来,一条接近两斤、背鳍高耸、鳞片闪着乌金光泽的野生黑鲷被我抄上了岸。这时候,那些带着“冰箱”的小年轻们估计已经欢呼着把它扔进箱子,然后继续下竿了。
我不会。
我把它小心地放在湿润的礁石上,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把锋利的小刀。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放血。在鱼鳃下方靠近胸鳍根部的位置,轻轻一刀,动脉被切开,殷红的血立刻涌出。我把它头朝下拎着,让血液在它自身心脏的最后几次跳动下彻底流尽。为什么?因为鱼肉腥气的根源,还有腐败的开始,就是血液。不放血的鱼,你用再好的冰箱,几个小时后肉质就会发酸、发柴。放血,这是对一条好鱼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味蕾的尊重。
血放干净后,开膛破肚,去除内脏和黑膜,再用带来的纯净水(千万别用海水,盐分会加速蛋白质变化)冲洗干净鱼腹。做完这一切,这条鱼才算真正“死亡”,进入了可以保鲜的状态。然后,我才打开我的 YETI。箱底是整块的大冰板,上面铺一层碎冰,把处理好的鱼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保鲜袋包好,平放在碎冰上,再在鱼身上覆盖一层碎冰。这样上下夹击,温度能迅速降到接近零度,最大程度地锁住鲜美。这套流程下来,比你直接扔进零下十八度的冰箱里速冻,味道要好上不止一个档次。
你看,这根本不需要一个插电的“冰箱”。
有时候,如果钓点离家不远,天气又好,我甚至会玩得更“野”一点。比如钓到了几条不错的马鲛鱼或者带鱼,我会直接在礁石上处理,做成最传统、也最美味的一夜干。处理方法跟上面一样,放血、去内脏。但接下来,我会用饱和盐水把它浸泡个二十分钟左右,然后找个通风、有微弱阳光的地方,用绳子把它吊起来风干。海风是最好的厨师,它会带走鱼肉表面的水分,同时把大海的鲜味紧紧锁在里面。傍晚收竿回家,这条一夜干表面已经微微风干,摸上去有点像牛皮纸,但里面的肉质却变得异常紧实和鲜美。回家用炭火一烤,那油脂“滋滋”作响,鱼皮焦香酥脆,鱼肉咸香嫩滑,下酒一流。
这难道不比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冻得硬邦邦的鱼柳,吃起来更有灵魂吗?
我整理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让你看看不同处理方式的差别。
| 处理方式 | 优点 | 缺点 | 适合鱼种 | 口感风味 |
|---|---|---|---|---|
| 放血后冰鲜 | 最大程度保留鱼肉原味和嫩滑口感,适用性广。 | 操作相对繁琐,对保温箱和冰块要求高。 | 真鲷、黑鲷、鲈鱼、石斑等高品质白肉鱼。 | 极致鲜甜,肉质细腻,适合清蒸、刺身。 |
| 活水舱/鱼扣 | 鱼能保持鲜活状态,理论上最新鲜。 | 鱼在狭小空间挣扎会产生乳酸,影响肉质;对设备要求高。 | 生命力强的鱼,如黑鱼、鲈鱼。 | 鲜活,但肉质可能因挣扎而略带酸味。 |
| 简易一夜干 | 风味独特,产生意想不到的“旨味”,方便保存。 | 受天气影响大,需要通风干燥的环境,耗时较长。 | 油脂丰富的鱼,如马鲛鱼、带鱼、竹荚鱼。 | 咸香浓郁,肉质紧实,风味层次感强。 |
| 直接扔保温箱 | 省事,快捷。 | 鱼血和内脏加速腐败,腥味重,肉质发酸,鲜度流失严重。 | 所有鱼(但都是糟蹋)。 | 腥味重,肉质松散发柴,鲜味寡淡。 |
说到底,没有冰箱怎么海钓,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你把海钓当成什么?是单纯的娱乐和索取,还是把它看作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对食材的探寻?对我而言,从读懂潮水、选择钓点,到搭配一套趁手的装备,再到每一次精准的抛投和与水下巨物惊心动魄的搏鱼,最后,亲手将这份自然的馈赠,用最妥帖的方式处理成美味,整个过程才算完整。
钓鱼的乐趣,绝不仅仅是鱼上钩那一瞬间的狂喜。它藏在出船前看天气预报的期待里,藏在咸腥的海风里,藏在礁石上紫菜的滑腻触感里,也藏在你用一把小刀,一丝不苟地处理渔获的那份专注里。这是一种仪式感。当你真正爱上这种感觉,冰箱?那玩意儿太碍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