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海前,我总喜欢先在文甲码头或者南日岛的渡口边站一会儿,什么也不干,就那么站着。让那股子混着鱼腥、柴油和咸湿水汽的海风先把我整个人灌透。这风是有“味道”的,今天风里带的水汽是清爽的还是沉闷的,流是从哪个方向来的,是急还是缓,闭上眼,心里大概就有个谱了。别人看潮汐表,我看天,也看风,更信自己这几十年的老骨头。
莆田这片海,不是那种一望无际的湛蓝,它有性格,甚至有点脾气。湄洲湾和兴化湾交汇,外头又是台湾海峡,水流复杂得像女人的心思。你想在这里钓好鱼,光有好的装备那是远远不够的,你得学会跟它“聊天”,读懂潮水是第一句开场白。新手总爱问,大师,什么装备好?我总想笑,你连潮水都看不懂,给你一把Gamakatsu的顶级矶钓竿,你也只能钓上一肚子海草。
就拿我最痴迷的岸投铁板来说吧。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个体力活,把几十克的铁疙瘩使劲扔出去,再飞快地收回来,纯粹是瞎猫碰死耗子。错了,大错特错。在莆田的礁石区玩岸投,那简直就是一场精密的棋局。我那根宝贝G-CRAFT Monster Surf 1092就派上用场了。为什么是它?因为它够硬,腰力足,能把60克的铁板毫不费力地打到百米开外的流心区;但它的竿梢又出奇的敏感,铁板在水下是跳跃、是平拖、还是被暗流带着滚,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清清楚楚地传到我手上,像是盲人摸象,却能把水下的地形地貌在脑子里构建出来。
轮子我只信赖禧玛诺的Stella SW 5000XG,没别的原因,就一个字:稳。在你用尽全身力气扬竿刺鱼的那一瞬间,在巨物发力狂冲、泄力“吱吱”作响的时候,你绝对不希望你的轮子出任何一点岔子。线组更是马虎不得,PE线我常用的是2号的Varivas Avani Casting Max Power,顺滑,强韧。前导线必须是碳线,40磅起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会撞上什么家伙,是狡猾的海鲈,还是蛮不讲理的红甘(章雄)。
具体怎么操作?找一个涨潮或者退潮的“流口”,就是两片礁石或者岛屿之间水流加速的地方。把铁板奋力抛向流头的上游,让它顺着水流自然下沉。触底的感觉,是通过竿尖传来的“叩”的一下,很轻,但很实在。这时候,表演开始了。教科书上教的“一抽一收”太死板了,你要根据流速和目标鱼来调整。钓底层的石斑,就得让铁板贴着底,用小幅度的快速抽动,模仿一只惊慌失措的小鱼在石头缝里钻来钻去。如果目标是中上层的海鲈或者红甘,那就要用大幅度的长抽,让铁板在水中有一个明显的“之”字形泳姿,然后是一个停顿,给它一个下坠的过程。我告诉你,百分之八十的攻击都发生在这个下坠停顿的瞬间。那是一种突然的、蛮横的顿感,像是有人在水下猛地拽了一把你的风筝线,整个手臂都会被震得发麻。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全世界只剩下你和水下那个未知的对手。
当然,岸钓有它的局限。想玩点更刺激的,还得是上船。船钓放流,钓的是结构,是暗礁,是海沟。船老大把船开到钓点上游,熄了火,任由船随着潮水和风向慢慢漂过标点。这时候,你手里的活饵或者拟饵,就在水下上演着一出“生死时速”。我偏爱用活虾或者小鱿鱼,钩子用Gamakatsu的管付千又5号,直接挂背,保证它的活性。控线是精髓,线不能放得太松,否则感觉不到鱼吃口的信号;也不能绷得太紧,否则活饵的动作会变得僵硬,精明的鱼一眼就能看穿。你得让线保持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用手指轻轻搭着线,感受水流传来的震动,以及……那区别于水流的、轻轻的“叩、叩、叩”。
这就是黄鳍鲷的吃口,试探,再三试探。这时候你千万不能急,一急就输了。你得给它时间,等它把饵完全吞进嘴里,然后感受到一个沉稳而持续的拉力时,果断扬竿!那力道,绝对能让你心跳漏掉半拍。
我整理过一个简单的潮水对应策略,是我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滚总结的,可能不科学,但绝对实用。
| 潮水/流况 (Tide/Current) | 标点选择 (Spot Selection) | 建议钓法 (Suggested Method) | 个人“秘诀” (Personal Tip) |
|---|---|---|---|
| 大潮涨七分 | 礁石区迎流面 | 重克数铁板(60-80g) | 追求极致远投,打向最远的白浪花区域,那里藏着大物。 |
| 涨平/退平(转流) | 湾内或海带养殖区边缘 | 轻型德州钓组/活虾 | 这是偷袭石斑和黑鲷的黄金时间,水流停滞,它们会出来觅食。 |
| 大潮退三分 | 航道边缘,海沟处 | 船钓放流 | 跟着饵鱼群走,看到海面有小鱼乱窜,下面必有掠食者。 |
| 小潮死汛 | 深水泥质结构区 | 沉底钓(用沙蚕或重皮蟹) | 很多人不喜欢死汛,但我发现此时钓深场“憨包”鱼(如鳗鱼)有奇效。 |
还记得有一次在南日岛外海的一个无人礁上,天快黑了,最后一竿,我换上了一个平时很少用的粉色夜光小铁板,只有30克。同行的钓友都笑我,说这么大的流,用这么轻的饵,是想喂海鸥吗?我没说话,只是凭着感觉,把它打到了礁石背后的一小片洄流区。铁板悠悠下沉,就在我以为挂底的时候,竿子突然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拉成了一个满月!Stella的泄力声凄厉地划破了黄昏的宁静。那是一场漫长的、几乎让我虚脱的搏鱼。我根本无法把它拉离水底的结构区,只能死死顶住,弓着身子,感觉手臂的肌肉都在燃烧。十分钟,二十分钟……最后,线还是断了。我瘫坐在礁石上,看着被晚霞染红的海面,大口喘着气。没有钓到它,但我却一点也不沮丧,反而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大海就是这样,它给你惊喜,也给你遗憾。它教会你的,不只是怎么钓鱼,更是怎么去面对那些你无法掌控的力量,怎么在一次次的失败和等待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所以,别再问我莆田海钓怎么钓了。带上你的竿子,去海边站站,吹吹那里的风。当你能从风里闻出潮水的味道时,你就入门了。剩下的,就让大海亲自来教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