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虫虫怎么挂钩

我跟你们讲,现在的年轻人,一聊海钓就是路亚,什么米诺VIB铁板,说得头头是道,装备一身比一身亮骚。不是说不好,干净,帅气。但要我说,大海真正的味道,那种最原始的、跟鱼斗智斗勇的根儿,其实藏在一捧滑溜溜、腥乎乎的活虫里。

别笑,也别嫌脏。当你真正摸透了怎么把一条普普通通的沙蚕,变成水下那条狡猾的斤级黑鲷无法抗拒的“毒药”时,你才算真正摸到了海钓的脉门。

这活儿,听着简单,挂个虫子嘛。我见过太多新手,甚至一些钓了几年鱼的“老手”,把一条好好的、活力十足的青虫在钩上团成一个疙瘩,像个丑陋的肉球。然后往水里一丢,就抱怨今天口不好,没鱼。废话,鱼也不是傻子。你端上来一盘“乱炖”,它凭什么吃?鱼在水下看你的饵,就跟你去餐厅看菜单上的图片一样,讲究个“品相”。

要想把虫挂好,你得先懂虫,再懂钩,最后才是在这两者之间做文章。我们这边码头上最常用的,无非就两种:沙蚕管虫沙蚕,或者叫青虫,肉质软,腥味足,是广谱性最好的饵,什么黑鲷黄鱼鲈鱼,没几个不爱这口的。缺点是容易烂,挂不好,一竿出去就只剩个空钩了。管虫,也叫岩虫,皮糙肉厚,特别耐咬,挂在钩上能挺很久,专门用来磕那些牙尖嘴利或者盗饵成性的小鱼,直击底层的大物,比如大号的石斑

然后是钩子。别跟我扯什么一钩走天下。玩虫饵,我只认两种钩型:千又丸世。钓礁石边上的黑鲷,我雷打不动用Gamakatsu的千又钩,从1号3号,看鱼的大小和当天的口。为什么?你看那钩尖,微微内倾,像个鹰爪。鱼一含进嘴里,只要轻轻一带,那钩尖就能死死地刺穿上颚最坚硬的地方,跑鱼率极低。而且钩身粗壮,碰上礁石也不怕。如果是滩钓或者钓泥沙底的黄鱼,我会换成钩柄更长的丸世钩,比如owner的12号或13号。长钩柄的好处是能把整条虫更舒展地挂上去,而且摘鱼也方便。

好了,家伙事儿备齐了,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怎么让虫和钩子“合体”?我这儿有三套玩法,从基础到进阶,看明白了,你的渔获至少翻一倍。

第一种,最基础的,我叫它“一穿到底”。这是对付小沙蚕最稳妥的办法。从沙蚕的头部,就是那个稍微硬一点、颜色深一点的地方,把千又钩的钩尖扎进去。别犹豫,也别用蛮力。手腕要巧,顺着虫子的身体,像穿针引线一样,把整条虫慢慢地、完整地“穿”到钩柄上,直到钩尖和倒刺完全露出来。记住,一定要让虫的身体保持笔直、自然,不能打卷,不能断。最后,把虫的尾巴留在钩尖下边,大概一两厘米,让它在水里能自由地扭动。这点“活”的姿态,就是诱鱼的灵魂。

第二种,是鱼口滑,或者鱼特别精的时候用的,“分段诱惑”。有时候鱼被钓怕了,或者水清见底,它会对一整条大虫子有警惕心。这时候,你就取一段最肥美的沙蚕中段,大概三四厘米长。直接从断面处把钩尖穿进去,横着穿两次,让钩尖露在外面就行。这一小截饵,目标小,味道却极其浓郁,就像一块高浓度的小点心,那些多疑的大黑鲷往往会放松警惕,上来就是一口。而且这样挂,钩尖完全暴露,扬竿刺鱼的成功率非常高。

第三种,算是我的独门秘诀了,尤其是在钓鲈鱼或者夜钓大鱼的时候,简直是必杀技——“爆浆留尾”。这个方法有点“残忍”,但效果拔群。你需要一条大的、粗壮的管虫。用钩尖从虫身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横穿过去,然后把钩子翻转一下,再从旁边穿回来,等于是在虫身上打了个结。这样挂,钩子非常牢固。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把虫子头部那截,用手指轻轻一挤,让里面的体液流出来一点。这一股浓烈的腥味,在水下的穿透力,比任何诱饵粉都强。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尾巴,因为没受伤,会在水里疯狂地扭动,那个动态,简直就是对掠食性鱼类的公开挑衅。我曾经在一个傍晚的涨潮时分,用这招,在同一个防波堤的角上,连拔了三条超过三斤的鲈鱼。每一口都像是水下爆炸,竿子瞬间被拉成满弓,那Shimano Stella 4000的泄力“吱吱”地唱歌,听得人热血沸腾。

当然,光会挂虫还不够,你得知道把这完美的“作品”送到哪里去。这就得读懂潮水。每次出钓,我都会提前看好潮汐表。涨潮三分,落潮七分,这是黄金时间。水开始流动,鱼才会从藏身之处出来觅食。你要找的,是流水的边缘,也就是缓流和急流的交界处,或者礁石背后的回水湾。那些地方是天然的“自助餐厅”,小鱼小虾会被水流带过来,大鱼就在那里等着开饭。我的DAIWA Tournament 1.5号矶钓竿竿稍极其敏感,当铅坠触底后,我会轻轻控线,让钓组随着暗流缓缓移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竿尖和手里的PE线上。有时候,鱼口不是猛地一拽,而是竿尖非常轻微的、像被小草挂了一下似的“嗒、嗒”两下。这就是老奸巨猾的黑鲷在试探。这时候你不能急,心里默数一、二,感觉竿尖一个持续下压的力道传来,手腕猛地一抖——扬竿!中!那一瞬间的厚重感,从竿梢通过竿身,直达你的手臂,浑身的神经都跟着紧绷起来。接下来的搏鱼,就是人与鱼之间最纯粹的对话了。

我把这几种挂虫的方法,给你理成一个表,你可能看得更明白。

挂法名称 适用虫饵 目标鱼种 优点 缺点 / 注意事项
一穿到底 (整条穿挂) 中小型沙蚕青虫 黑鲷黄鱼、大部分中小体型底栖鱼 姿态自然,诱鱼效果稳定,操作简单 虫体易被小鱼盗食,对付大鱼力度稍显不足
分段诱惑 (截断挂法) 各类沙蚕管虫 狡猾、挑剔的大黑鲷 seabream 目标小、入口性好,刺鱼成功率高,气味扩散快 饵料消耗快,需要频繁更换
爆浆留尾 (我的秘诀) 粗大、鲜活的管虫沙蚕 鲈鱼石斑大黄鱼等掠食性鱼类 气味和动态双重诱惑,对大鱼有致命吸引力 挂法稍复杂,对虫的鲜活度要求极高

别再觉得玩虫饵是上不了台面的“土方法”了。这门手艺里,有对鱼类习性的深刻理解,有对水下世界的无限想象,还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执着。当你在一个别人都空军的日子里,靠着一枚精心挂上的活沙蚕,从礁石缝里请出一条金鳞闪闪的大鱼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昂贵的拟饵都给不了的。

海风拂面,手上的腥味洗都洗不掉,但这,就是我们钓鱼佬的勋章。

海钓虫虫怎么挂钩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