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鱼饵怎么安装方法

你要问我海钓,尤其是用真饵或者软饵的时候,这玩意儿怎么装?听着简单,好像不就是把饵挂钩子上嘛。嘿,我跟你说,里头的门道深着呢,真不是随便糊弄两下就行的。这事儿,我琢磨了这些年,交了不少学费,才有那么点心得。

你看,咱们出海,图的是什么?是那一口!是鱼拽着竿尖猛地往下一顿,那种电流传遍全身的瞬间。可这“一口”,它不是白来的。除了找对地方(标点)、赶上好水(潮汐水流),你手里那点儿饵,在水下能不能“活”起来,能不能让那些个贼精贼精的鱼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可以搞一口”,这太关键了。而怎么让它“活”,怎么让它“诱人”,很大一部分功夫就在这安装上。

就拿活虾说吧,这是很多底层鱼、甚至一些掠食鱼的最爱。矶钓也好,船钓底钓也罢,活虾都是常客。那活蹦乱跳的基围虾、南极虾什么的,怎么挂?最普遍的是两种:一种是挂尾部,从虾尾倒数第二节穿进去,钩尖从背部穿出。这种挂法虾不容易死,在水里还能扑腾两下,看着挺有活力。另一种是挂头部,小心地从虾头侧面或者虾枪根部穿刺,避开虾脑。这种挂法适合水流缓或者鱼口轻的时候,虾头是鱼攻击的重点。我个人啊,如果是钓鲈鱼、黑鲷这种追逐型的,喜欢挂尾巴,让它在水里一个劲儿地踢蹬,那股子活泛劲儿特别招鱼。但要是钓石斑、老虎鱼这种蹲守在礁石里的,有时候挂头也好使,它在底下瞎拱,动静大。不过挂头风险高,容易死,也容易被小鱼啄烂。所以,看鱼情,看水流,还得看你那虾有多精神。有时候虾不太精神了,或者怕小鱼闹,我甚至会挂虾枪根部,只穿一点点,这样虾还能有点生命力,又没那么容易被扯掉。总之,活虾的安装精髓就是:保持活性,同时挂牢,别抛一竿出去,饵飞了。

死饵呢?比如冻沙丁鱼、小鱿鱼条。这玩意儿主要靠味道和晃动诱鱼。钓带鱼、钓一些大型底栖鱼,死饵很管用。沙丁鱼这种软乎的,我一般是整条挂,钩子从嘴里穿进去,钩尖从肚子或者侧面出来。要是有好几个钩的串钩,可以多穿几段,让它在水里形成个链子,看着目标大。或者切段挂,一段段挂在钩上,肉多味儿足。鱿鱼呢,我喜欢切成条状,几厘米宽,十几二十厘米长,用鱼皮筋或者细铜丝绑在钩柄上,钩子藏在鱿鱼条里或者只露个尖。这样在水里拖动的时候,鱿鱼条会像触手一样摆动,配合本身的海腥味,对带鱼那种靠视力和嗅觉捕食的家伙特别有诱惑力。死饵的关键是什么?不是活不活了,是腥味摆动。所以安装的时候,要让它在水里看起来不那么死气沉沉,有点扭捏感。

再说说现在特别火的路亚,用的是拟饵。拟饵本身就带钩子,你可能觉得这没啥安装好说的。但那是硬饵。软饵呢?比如各种软虫、软虾、软鱼。这玩意儿的安装学问可大了去了,直接决定了它在水里的泳姿和你在什么地方钓。

最常用的软虫挂法,尤其在礁石区或者水底障碍多的地方,是德州钓组。这套玩意儿(子弹铅挡珠曲柄钩软虫)是防挂底神器。安装顺序一般是:主线穿过子弹铅,然后穿过挡珠(可选,用来固定子弹铅位置),再绑上曲柄钩。重点来了,这曲柄钩怎么跟软虫配合?你需要把曲柄钩的钩尖,先从软虫头部正中央穿进去一点点,然后把钩柄那一段弯曲的部分,顺着软虫的头部“拧”进去,让钩柄完全藏在软虫里。接着,量好钩尖应该从软虫身体哪个位置刺出来,然后把钩尖从软虫身体侧面或者背部刺出。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钩尖紧贴或者稍微嵌入软虫的背部。这样,钩尖就被软虫本身“保护”起来了,铅坠先到底,钩尖不容易勾到礁石或树枝。但鱼来咬的时候,一吸或者一扯,软虫身体被压缩,钩尖就露出来了,能刺中鱼嘴。这套德州钓组的安装,看似复杂,练好了,去那些别人不敢下的地方,常常有惊喜。我用德州钓组,配上肉色的卷尾软虫或者红色的蜥蜴软虫,在老礁头子的边缘,抛投出去,等到底,然后小幅度地控线,轻轻跳动着收回来,那感觉就像真有只小虫子在水底乱窜,鲈鱼啊、石斑啊,有时候真会上当。

除了德州钓组,软虫还有铅头钩挂法。这个最简单,铅头钩的钩子,直接从软虫头部穿进去,钩尖从背部出来。这种挂法软虫泳姿最自然,铅头钩本身自带重量和头部形状,能让软虫在水里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但缺点是钩尖完全暴露,容易挂底。所以铅头钩一般用在沙底、泥底或者水底比较干净的地方。我用铅头钩T尾软鱼,在水流缓的地方远投,等它自由下沉,或者轻微抽动回收,模仿受伤小鱼,常常能中海鲢、小金枪之类的快鱼。

还有倒钓钓组(Drop Shot Rig)。这玩意儿的特点是,铅坠在最下面,钩子(可以是普通的直柄钩或者宽腹钩)绑在前导线上,位于铅坠上方一段距离。软虫就直接穿在钩子上,让它在水里保持水平姿态。这套系统安装后,铅坠触底,你可以通过控线让软虫在固定的水层(铅坠上方)晃动、抽搐,而不影响铅坠的位置。这对于锁定特定水层,或者鱼非常挑剔、只对水平晃动的饵感兴趣的时候,特别有效。我有时候钓刁滑的黑鲷或者黄鳍鲷,用倒钓配小号软虫,效果意外地好。

你看,光是一个“安装鱼饵”,根据饵的种类、软硬、目标鱼、水底情况、甚至水流速度,手法就得变着来。不是死记硬背哪个步骤,而是要理解“为什么这么装”。是为了让饵更活?更逼真?更容易刺穿鱼嘴?更不容易挂底?

除了怎么把饵和钩子连接起来,还有一些细节也得提。比如,钩子的大小和饵要匹配。你不能用个巨大的伊势尼钩去挂个小米粒大的虾,也不可能用根细细的丸世钩去挂一大块鱿鱼。饵的大小和重量,还要和你用的鱼竿轮子鱼线主线前导线磅数)相匹配。太大的饵配细线,抛投可能断线;太小的饵配硬竿粗线,鱼吃口你都看不见。

还有,饵料的新鲜度气味。活饵要尽量保持鲜活,死了的饵也要保持湿润,别干巴巴的。有些钓友喜欢给饵加点诱鱼剂,或者用海水泡一泡,让它更自然。这些小细节,都是为了让水下的那点儿东西,看起来、闻起来、动起来都像那么回事儿。

我这人有点强迫症,每次换饵或者新挂饵,都会仔细检查一下:钩子露出来了没?饵是不是挂歪了?在手里晃一下,看看它的泳姿大概是什么样。有时候饵挂歪一点点,在水里就转圈,鱼一看就知道不对劲。

说到底,海钓这事儿,就是人和鱼斗智斗勇,也是人和大海、大自然交流的过程。装饵这件小事儿,是咱们跟鱼打的第一个照面。你装得好,饵在水下“表现”得好,才能骗过那些水里的老油条。它不是终点,只是开始,但一个好的开始,往往决定了这趟能不能碰上那让人心跳加速的一“口”。那些年因为饵没装好跑掉的鱼,现在想起来,依然会觉得可惜。不过,这也就是钓鱼的魅力所在吧,总有新的东西要学,总有细节可以打磨。大海那么大,鱼那么多,谁知道下一个完美的“一口”,是不是就藏在你这一次精心安装的鱼饵后面呢?

海钓鱼饵怎么安装方法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