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海钓嘛,不就一根长杆子往海里扔?别扯淡了,真不是那么回事儿。那玩意儿(指海钓竿),只是你手里的延伸,能耐多大,全看你脑子里装了多少,屁股下坐过多久。
刚开始,谁不是傻乎乎的?一根号称“远投”的玻纤杆,配个巨无霸纺车轮,恨不得把天上的鸟都甩下来。结果呢?累得跟狗似的,可能连个小鱼毛都没见着。这不是钓竿的问题,是装备搭配错了,思路就歪了。
你想啊,海里鱼多了去了,习性、生活水层、吃饵方式千差万别。你指望一根竿子,能搞定轻口慢悠悠吸饵的黑鲷,又能镇住像鱼雷一样窜出去的马鲛?开什么玩笑。
所以说,玩海钓竿,先得知道你要钓什么鱼,在哪儿钓。
你要是在防波堤或者矶礁上玩轻巧的,追寻那种指尖传来的细腻信号,跟鱼玩智力博弈,那肯定得是矶钓竿。尤其是那种1.5号到2号的,长度在5.3米左右,腰力软中带韧的,比如伽玛卡兹(Gamakatsu)阿天达系列或者西玛诺(Shimano)火波系列。那种竿子啊,不是让你去拔河的,是让你去“溜”的。鱼吃口了,竿尖轻微一点,或者线组传来一丝不正常的绷紧,你得马上判断,然后轻柔地扬竿,让竿子的软腰去卸掉鱼的第一波冲力。中鱼后,它往礁石缝里窜,你得利用竿子的弹性,或者轻微侧压,或者顺着它一点,再慢慢把控回来。那感觉,就像牵着一个暴躁的舞者在跳探戈,得有柔有刚。用这种竿子,线组也得配巧,主线一般是尼龙线2.5号或3号,子线用碳线1.5号到2号,鱼钩嘛,看对象鱼,千又钩2-4号是常用款。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细腻,轻巧。
你要是喜欢那种暴力美学,追求远投炸水,或者在波涛汹涌的外海追大物,那 远投竿或者重型路亚竿就出场了。比如碳素含量高的硬调远投竿,4米多甚至5米长,配个大型远投轮,线用粗点的尼龙线6号以上或者PE线4号以上。这种竿子就是要力拔山兮气盖世,能把重铅大饵甩出老远,也能硬碰硬扛住大鱼的冲击。抛投的时候,讲究全身发力,像射箭一样绷紧再瞬间释放,那呼啸而出的声音,带着饵料划破长空,啪地一声砸在远处水面,光是这过程就够燃的。但别以为光有力气就行,风向、角度、力度配合不好,等着你的就是炸线或者挂地球。这种钓法,更多是守,等大鱼来撞大运,或者在特定标点精准抛投。
再说说路亚竿,这玩意儿种类更多了,从UL调(超软)钓小鲈鱼、马口,到H调(硬)甚至XH调(超硬)去搞海鲈、石斑甚至金枪。岸边玩鲈鱼,一般用ML到M调,长度2.7米到3米左右的岸抛路亚竿,配2000-4000型的纺车轮,PE线1.5号到2号,前面接一段碳线前导,比如弗洛碳(Fluorocarbon)20-30磅。拟饵更是五花八门,米诺(Minnow)、波爬(Popper)、铅笔(Pencil)、VIB、亮片(Spoon)、软虫(Soft plastic)……妈的,光是这些就能写本书。玩路亚,竿子不只是工具,它是你和拟饵交流的媒介。你要通过竿尖的动作,赋予拟饵生命,让它在水里像一条受伤的小鱼,或者慌不择路的虾米。这个过程叫做“控饵”或者“做泳姿”。控线更是精髓,不能让线在水里漫无目的,要随时保持微绷,感受水流、感受拟饵的泳姿、感受鱼的试探。
我记得有一次,在浙江一个偏僻的矶礁上,下午退潮。水色浑浊,风有点大。我手里是根ML调的岸抛路亚竿,PE线1.5号,挂了个12厘米的沉水米诺。当时很多人都在用亮片或者VIB抽底,没啥动静。我琢磨着,这水浑,鱼可能不太追快速的东西,或者说,它得靠侧线感知,而不是视觉。我换了个思路,抛投到远处一个我之前观察到的暗礁区上方,等米诺沉到底,然后就慢慢地、一下一下地小抽,抽停结合,模拟一条病恹恹的小鱼。抽一下,停顿两三秒,再轻抽一下。大概第四五竿吧,正当我抽停顿住的时候,竿尖突然一个往下的大顿!不是那种撞底的死沉,是有生命的拉扯感!我心头一凛,妈的,来了!立马大力扬竿!竿子瞬间大弯弓,线轮的泄力开始吱吱响!一股大力从竿子上传来,差点没把我拖下水。是条大家伙!搏鱼的过程那叫一个刺激,它往深处拉,我顶住,它洗鳃(鲈鱼最爱干的把戏),我把竿尖压低甚至插进水里卸力。来回拉锯了快十分钟,手臂都酸了,终于在浪头帮衬下把它拖上了礁石平台。一条足足有七八斤的大海鲈!妈的,当时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那种成就感,不是单纯钓到鱼,是你的判断、你的技巧、你的装备配合,最终赢得胜利!
这种经历多了,你就会明白,海钓真不是一根竿子往海里扔就完了。它是系统工程。
你看那潮水,不是死的东西。活潮,就是涨潮退潮都有明显水流的时候,特别是涨八分退两分,或者开始退潮那阵子,鱼最活跃。它们会顺着水流进到近岸觅食。死潮就比较难搞。还有水色,清水鱼警惕,浑水鱼胆大但找饵困难。风向,顺风能甩远,逆风要技术。浪高,浪大了安全第一,但浪花拍打礁石能带来氧气和食物,有时反而是好钓点。这些东西,读懂潮水也好,读懂环境也罢,不是书本上几句话能教会的,得靠你在海边,一次次看,一次次感受,一次次失败,慢慢悟出来。
再说说那搏鱼。别以为竿子弯成弓,轮子响就牛逼。很多时候,鱼拉得越欢,你心里越要稳。竿子角度要对,一般保持在45度到60度,利用竿子的弹性卸力。如果鱼死命往一个方向冲,特别是往障碍物冲,你不能硬拽,那样十有八九切线。得学着侧压,改变它的方向。轮子的泄力,也得根据你线组的磅数、鱼的大小来调整,既要能有效耗鱼体力,又不能让线组超过极限强度。新手往往把泄力锁死,结果不是断线就是拉豁鱼嘴。或者调得太松,鱼嗖一下就跑没影了。我通常是先调到一个感觉用手拉线能比较费力但还能拉动一点的程度,中鱼后再根据情况微调。
有时候,钓鱼这玩意儿,不光是技术,还有点玄乎。你状态好,感觉对了,可能鱼就来找你。你急躁,乱抛乱抽,可能一条鱼也看不见。我在海边待得久了,总觉得大海是有脾气的。你敬畏它,读懂它,它才可能给你惊喜。你轻视它,它分分钟教你做人。
对比一下,岸钓追求那种精细和技巧,船钓可能更注重装备的承载力和对水深的判断。岸钓是你在相对固定的点位等鱼,船钓是你追着鱼群跑。乐趣不一样,但都需要你手里的海钓竿,成为你感知水下世界、与鱼类交流的媒介。
有人说海钓烧钱,确实,装备不便宜,出海也花钱。但那种投入,换来的是什么?不是一堆鱼那么简单。是每次日出日落的海景,是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是中鱼瞬间心脏的狂跳,是和大海、和鱼类、和自然深度连接的体验。是你在城市的烦嚣中,能找到一个地方,让心彻底静下来,只专注于眼前这片水,手里这根杆。
所以,别再问“海钓竿怎么钓鱼”这么笼统的问题了。先问问自己,你想钓什么?在哪里钓?然后去了解对应的装备,去学习相关的技巧,最重要的是,去海边,去感受,去实践。那根海钓竿在你手里,慢慢就会告诉你答案。
钓法 | 常用竿型 | 典型目标鱼 | 推荐竿长 (米) | 推荐线组 (PE/碳线) | 主要钓棚/水层 | 特点与技巧 |
---|---|---|---|---|---|---|
矶钓 | 矶钓竿 (1-3号) | 黑鲷、黑毛、鲈鱼 | 5.3 – 6.3 | PE 1-2号 / 碳线 1-3号 | 中下层、底层 | 轻巧、细腻、搏鱼技巧要求高,需搭配浮漂或轻铅。 |
岸抛路亚 | 路亚竿 (ML-XH) | 海鲈、马鲛、石斑、GT | 2.7 – 3.6+ | PE 1.5-6号 / 碳线 20-80磅前导 | 全水层 | 主动搜寻,抛投远、控饵手法多变。 |
远投 | 远投竿 | 真鲷、海鲈、大物 | 4.0 – 5.3+ | 尼龙 5-12号 / PE 3-8号 | 底层、远海 | 抛投距离远,饵料重,守钓为主。 |
筏钓 | 筏钓竿 | 黑鲷、黄鱼 | 1.8 – 3.0 | PE 0.6-1.2号 / 碳线 0.8-2号 | 中下层 | 钓竿敏感、直接感知鱼讯,多在鱼排或码头。 |
轻型船钓 | 船钓路亚竿 | 海鲈、石斑、马鲛、黄鱼 | 1.8 – 2.4 | PE 2-5号 / 碳线 30-60磅前导 | 全水层 | 船移动搜鱼,抛投或垂直落饵,装备承载力要求高。 |
上头这个表,只能算是入门级的大概,具体的搭配还得看水情、鱼情,以及你自己的习惯和偏好。没有最好的竿子,只有最适合你的竿子。
别光盯着人家爆护的照片流口水,那背后藏着无数次打龟的经历,无数根断掉的线,无数个在寒风里、烈日下坚守的日夜。海钓,是条不归路,但风景真他妈美。
不说了,潮水好像要动了,我得去收拾我的路亚竿,看看那片老标点有没有大家伙在等着我。祝你也有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