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西岛渔港码头解开缆绳,那股子混着柴油和咸腥海风的味道,总能把我从城市的喧嚣里一下子拽出来,扔进一片只属于海、我和鱼的蓝色寂静里。很多人问我西岛怎么钓,这问题太大,跟问“人生怎么过”一样。你得先问问自己,你来这片海,是想跟它要点什么。
我不是那种追求渔获数字的人,但也不是佛系到鱼竿挂个玉米就随缘。对我来说,西岛的海钓,是一场和这片南海水域的对话,一场关于读懂潮水、装备和一点点运气的精密游戏。
先说我的“老伙计们”。你别跟我扯什么一根竿子打天下。在西岛这片复杂的海底地貌,从礁盘到沙地,再到深不见底的断层,不同的战场就得上不同的兵器。我的主力竿,是一根Major Craft Crostage CRXJ-B64L/LJ 轻型铁板竿。为什么是它?因为这竿子的腰力足,竿尖又足够敏感,能清晰地传递出水下40克到80克铁板的每一个细微动态。当铁板触底那一瞬间,竿尖传来的那个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叩”声,对我来说比什么交响乐都动听。轮子我偏爱鼓轮,一颗禧玛诺 Ocea Conquest 201PG,收线比和力量的完美结合。它的泄力声,我管它叫“海妖的歌唱”,一旦响起,手心都能攥出汗。主线我用YGK G-Soul的1.5号PE线,前导必须是耐磨的30磅碳素前导线,这是对礁石区最起码的尊重。
装备只是入门券,真正的大戏在水下。西岛外海的流水,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出发前一天,我一定会看潮汐表,但那玩意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信的是船老大老符的经验,还有我自己的眼睛。水色浑浊,流速太快,那多半是白跑一趟。我最喜欢的是“涨八分”或者“落八分”的时候,水流不急不缓,带着一股暗劲儿,这时候鱼最开口。我们会把船停在礁盘边缘的“流头”位置,让船随着水流缓慢漂过整个标点,这就是所谓的“放流钓”。
我的操作,没什么花里胡哨的。抛投出去,让铁板自由落底。触底后,才是灵魂所在。我会用一种慢速的平抽手法,竿子向上一提,然后快速摇轮半圈到一圈,让铁板在水下有一个短暂的、不规则的跳跃,然后停顿,让它再次飘落。大部分的攻击,都发生在这飘落的瞬间。那是一种突然的、毫无征兆的下坠中断,或者是一记猛烈的、直达心脏的顿挫。这时候,千万别猛力扬竿,否则很容易拉破鱼嘴。正确的做法是,迅速收紧虚线,然后用一个稳定而有力的上扬动作,把鱼钩牢牢刺入鱼嘴。
接下来的搏鱼,才是对钓手心智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在西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会是什么。可能是拉力凶猛的烟仔,它们会像鱼雷一样疯狂出线;也可能是狡猾的石斑,中鱼瞬间就会拼命往礁石洞里钻,你必须在头几秒钟内强行把它“拔”出来,否则就是断线跑鱼,只留下一阵心痛和“要是……就好了”的懊悔。我曾经就在牛王岭外的一片暗礁,中过一条目测超过十斤的东星斑,就因为犹豫了那么一秒,让它成功钻洞,30磅的前导线跟棉线一样被礁石瞬间切断。那种遗憾,比空军一天还难受,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人如此着迷。
铁板拟饵选择策略(个人偏好) | 适用场景 | 操作要点 | 目标鱼种 |
---|---|---|---|
Jack Eye 40g 粉色/银色 | 晨昏、光线较弱、水清 | 快速小抽,模仿小鱼逃窜 | 烟仔、各类鯵科鱼 |
中心对称慢摇铁板 60g 蓝银/夜光 | 流速平缓、深场、阴天 | 一抽一停,慢速晃饵下沉 | 石斑、红甘、海底栖鱼类 |
非对称切水型铁板 80g 绿色/金色 | 流大、需要快速下沉的钓点 | 快速平抽,制造强烈水花和反光 | 牛港(GT)、大型金枪 |
当然,西岛也不是只有铁板这一种玩法。傍晚时分,当太阳沉入海平面,我们会靠近岛边的礁石区,换上Eging装备,去寻觅那些昼伏夜出的大尾鱿。我的鱿鱼竿是一根Shimano Sephia,配上2500型的纺车轮和0.8号的PE线。Yamashita的3.5号木虾是我的最爱,特别是橙色和粉色背的。钓鱿鱼,讲究的是一个“等”字。把木虾抛向礁石和沙地交界处,让它沉底,然后轻轻跳动两三下,再给它足够的时间慢慢下沉。鱿鱼抱饵的信号非常轻微,有时只是线稍微一松,或者竿尖极轻地点一下。这时候的扬竿更要柔中带刚,感觉就像是从水里拔一棵挂了重物的海草。当那家伙喷着墨、挥舞着触手被拉出水面时,那种收获感和钓大鱼的狂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喜悦。
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些纸上谈兵的技巧。西岛的海钓,最核心的,是你得把自己当成这片海的一部分。去感受风向的变化,去观察海鸟的盘旋,去倾听水流的声音。有时候,一天下来,渔获可能并不理想,也许只有几条小石斑,甚至“打龟”。但当你躺在微微晃动的船上,看着满天繁星,听着海浪轻拍船身,嘴里还留着海水的咸味,你会觉得,鱼获真的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又一次和这片深邃的蓝色进行了一场无人打扰的对话,而那些跑掉的大鱼,它们会一直在你的梦里,让你下一次解开缆绳时,心中充满更多的期待和敬畏。这,就是我理解的,在西岛的海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