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海钓

总有人问我,老张,你那些鱼都是哪儿钓的?给我个位置呗?我通常笑笑,不说话。把GPS点位发给你,那不叫钓鱼,那叫按图索骥,是去菜市场取鱼。大海捞针的乐趣,全让你给糟蹋了。找钓点这事儿,功夫在海里,更在岸上,在你的眼睛里,脑子里。

大海不是一盆死水,它是活的,有脉搏,有呼吸。你得先学会给它“号脉”。这脉搏,就是 潮水。别跟我说什么APP上的潮汐表看不懂,那是钓鱼的入门券,看不懂就别下海。但我说的“看”,不是只看几点涨、几点落。你要看的是那个“势”。涨八分,落八分,这是老话,是鱼口最疯的时间窗口。为什么?你想想,潮水大动,就像给海底世界按下了“冲水键”,把藏在礁石缝里的小鱼小虾都给冲了出来,那些大傢伙能不出来开饭吗?一个好的钓点,在死流(平潮)的时候可能一条鱼都没有,可一旦流水走起来,那可能就是它们的食堂。我曾经在一个不起眼的防波堤上,平潮时一口没有,就在潮水开始掉头猛冲的那半小时里,用一根很普通的 Major Craft Seabass Custom 962M 配一颗 Shimano Stradic 4000,连拔了七八条半米级的海鲈,靠的就是掐准了那个流刚起来的时间点。

光看潮还不够,你得看“流”。潮是宏观的,流是微观的。站在岸边,别急着下竿。你先看水面。哪里水流最快?哪里有打转的地方?那个打转的地方,叫 洄流区。流急的地方,小鱼站不住脚,会被冲走;但它们又得靠着急流带来的食物过活。所以它们会躲在哪儿?就躲在急流和缓流交界的地方,尤其是急流后面那片看似平静的洄流区。那里就是伏击区,是鲈鱼、黑鲷这些聪明鱼的餐桌。我最喜欢找的就是那种伸向海里的一个岬角,潮水冲过来,在岬角的背后形成一大片清晰的洄流。你只需要把你的 VIB 或者 沉水米诺 扔到急流里,让它顺着水流漂到洄流区边缘,轻轻一带,咣!就是一口。那种从竿尖传到手心,再电到大脑的顿感,比什么都提神。

有了对潮和流的理解,你就可以开始找“结构”了。鱼不是在大海里瞎逛的,它们跟人一样,喜欢待在有吃有喝、有地方躲的“小区”里。这些小区,就是海底的结构。

标点类型 (Spot Type) 特征 (Characteristics) 目标鱼种 (Target Species) 个人建议 (My Advice)
礁石岬角 (Rocky Cape) 迎流面,白沫区,水深变化大 海鲈 (Seabass), 黑鲷 (Black Seabream), 牛港鲹 (GT) 涨潮时效果最好,用 波趴 (Popper) 或重型 米诺 (Minnow) 搜索。
内湾沙底 (Sandy Bay) 水流平缓,有海草或小暗礁点缀 沙尖 (Sillago), 比目鱼 (Flounder), 鲻鱼 (Mullet) 用轻型装备,德州钓组 配小软虫慢慢拖底,别心急。
深水航道 (Deep Channel) 水流湍急,连接内外海,通常是鱼群洄游通道 带鱼 (Hairtail), 马鲛 (Mackerel), 黄鳍金枪 (Yellowfin Tuna) 船钓为主,需要大克数的 铁板 (Jig),关键是 读懂潮水 和流速。
人工鱼礁/沉船 (Artificial Reef/Wreck) 海底突起结构,饵鱼聚集地 石斑 (Grouper), 真鲷 (Red Seabream), 章红 (Amberjack) 船钓必须!用 探鱼器 精准定位,垂直 铁板 作钓,是出巨物的地方。

岸钓找结构,我有个笨办法,但极其实用:等。等一个大潮汛的最低潮。带上你的高筒雨鞋,去平时你根本下不去的地方走一圈。把那些平时淹在水下的暗礁、沟壑、沙坎,全都用眼睛看一遍,记在心里,拿手机拍下来。水下的地形图,就这么画在你脑子里了。下次涨潮了,别人看着一片汪洋瞎扔,你心里清楚,你的 ima Komomo SF-125 应该落在左前方三十米那块刚被淹没的礁石旁边,因为那儿就是鱼的必经之路。

船钓,很多人觉得有了 探鱼器 就万事大吉。屏幕上红点点一片,就兴奋得嗷嗷叫。错了!探鱼器是你的眼睛,但你得会用脑子分析它看的是什么。有时候那一大片红,可能只是没攻击性的小杂鱼群。我更喜欢找的是海底的“断层”,一个突然的深度变化。大鱼就喜欢趴在断层下面,等着上面游过的小鱼自己掉下来。还有,看到屏幕上有个巨大的“拱桥”一样的信号,孤零零的,那别犹豫了,底下八成是条大家伙。这时候我会换上我那套压箱底的装备,G-CRAFT Monster Surf 1072 的竿子,配 Shimano Twin Power 6000HG 的轮子,里面缠着 YGK的4号PE线,用最稳的手法把 撃投铁板 送下去,然后就是屏住呼吸的等待。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跟朋友出船去一个远海的孤礁。那地方海图上只有一个小小的标记。我们用探鱼器扫了半天,都没什么像样的鱼讯。朋友有点泄气,说换地方吧。我让他别急,把船在礁石上风处下锚,然后关掉引擎。我们就那么在船上漂着,不钓鱼,就听。听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闻空气里越来越浓的海腥味。我跟他说,鱼还没到,但饵鱼已经到了,你闻这味儿,是沙丁鱼被追杀时分泌的油脂味。果然,大概过了半小时,水面开始“炸”了,成群的沙丁鱼被什么东西赶得跳出水面,像下了一阵银色的雨。那一刻,整船的人都疯了,各种 波趴铅笔 像炮弹一样砸向翻滚的水花。那天我们钓起来的都是一米多长的 牛港鲹(GT),搏鱼 搏到后来,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那个钓点,不是探鱼器找到的,是靠鼻子闻出来,靠耳朵听出来的。

所以,怎么找海钓?别再问别人要位置了。你得自己下功夫。去学着看卫星地图,研究海图,把潮汐表当小说看。没事就去海边走,不带竿子也行,就看,看浪,看流,看鸟。海鸟在哪儿扎堆盘旋,底下准有鱼群。别怕“打龟”(空军),每一次空手而归,都应该是一次勘探和学习。你得学会跟大海对话,它告诉你哪里有鱼,用的是风、浪、流和水色的语言。当你能听懂了,整个海岸线,都会是你的私藏钓点。那时候,你就能体会到,最大的那条鱼,永远是靠自己找到的。

怎么找海钓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