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拾装备,闻到那股咸腥味儿混着淡淡的鱼饵发酵的气息,我就知道,这城市的喧嚣又要把我给“吐”出去了。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开始海钓?这问题太大,就像问一个厨子怎么做好所有菜。你得先问问自己,你图的是什么。是想在朋友圈晒几张巨物照片,还是想找个地方,让自己的脑子彻底放空,只听得见浪和风?
你要是前者,简单,找个靠谱的船家,花钱,他们能把你带到鱼最多的地方,用最省事的装备让你体验一把肾上腺素飙升。但你要是后者,想真正“玩”进去,那你得听我唠叨几句。我的路子,是从岸边开始的,是从一次次挂底、断线、空军,也就是我们说的“打龟”里熬出来的。
别一开始就想着远海、大船、深海巨物。大海的脾气,你得先在岸边跟它混熟了。我最初的战场,就是防波堤和礁石区。一支趁手的矶钓竿,是我跟大海对话的第一支笔。很多人迷信牌子,上来就追求顶配,没必要。我至今还留着我的第一根竿子,一支很普通的宇崎日新磯竿1.5号-530,不贵,但腰力足,竿梢又够敏感,能清晰地传递水下哪怕最轻微的触碰。它教会了我什么叫作“感觉”。
配上一个禧玛诺(Shimano)的BB-X手刹轮,2500型足够。为什么是手刹轮?因为在礁石区,你钓的可能是狡猾的黑鲷,也可能是横冲直撞的黑毛。中鱼后,它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往礁石缝里钻,一瞬间的爆发力能直接切断你的子线。这时候,光靠泄力器是不够的,你需要用手指精准地控制手刹,在它冲刺的瞬间控线,给它一点线,但又不能太多,在它力竭的一刹那再收紧,把它从障碍区“拔”出来。这一放一收之间,就是矶钓的灵魂。
线组的搭配,更是门道。主线我常用东丽的半浮水尼龙线,3号,颜色鲜艳,便于观察线在水流中的走向。子线则必须是耐磨的Seaguar的碳素线,1.75号到2.5号看情况换。记住,子线永远比主线小一到两个号,万一挂底,牺牲的是子线和钩子,保全了你的主线和昂贵的阿波漂。钩子我偏爱Gamakatsu的チヌ钩,2号或3号,钩尖锋利,穿透力强,角度设计得也好,不容易被鱼吐掉。
装备只是入场券,真正让你上鱼的,是你对那片海的理解。你得学会读懂潮水。打开手机上的潮汐APP,那上面红红绿绿的曲线不是给你看着玩的。涨潮和落潮的两个“流活”时间,特别是“涨八分,落八分”的时候,是鱼最活跃的窗口期。水流会把食物带到鱼的嘴边,它们会从藏身处出来觅食。一个好的钓位,往往就在流水的转折处,或者两股流交汇的地方,我们叫“流水角”。站在礁石上,你甚至能用肉眼看到水面上因水流而形成的一条清晰的“流带”,把你的钓组精准地抛投到那条带子上,让诱饵和钓饵随着水流同步漂向藏鱼的标点,这叫“诱钓同步”,是矶钓的精髓。
中鱼的瞬间是什么感觉?有时候是竿尖猛地往下一顿,一个清晰的“顿口”,像有人在水下狠狠拽了一下门铃。有时候,特别是钓黑鲷时,它会非常斯文,只是轻轻地衔住饵,浮漂会缓缓下沉,甚至只是停在水中不动了。这时候就需要你高度集中,任何一个不寻常的信号都可能是鱼讯。一旦确认,手腕发力,短促而有力地扬竿!那一刻,鱼的重量通过鱼线、鱼竿,瞬间传递到你的手臂上,整根竿子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我们叫“大弯弓”。
接下来就是搏鱼了。这绝不是靠蛮力把它拉回来。你要弓着身子,利用竿子的弹性去消耗它的体力。它冲,你就顺势松一点手刹,让它游,但竿子始终要保持弯曲,给它持续的压力;它一停,你立刻收线,把它往你的方向拉。轮子的吱吱作响,手臂的酸麻,心脏的狂跳,海浪拍打礁石的轰鸣,全都混在一起。直到你看到水下那一道闪亮的银光,用抄网稳稳地把它捞起,那份成就感,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当然,海钓的世界远不止矶钓。当你熟悉了岸边的环境,渴望更广阔的天地时,就可以上船了。船钓又是另一片天地。
| 钓法类型 | 矶钓(岸钓) | 船钓铁板(Jigging) |
|---|---|---|
| 主战场 | 沿岸礁石区、防波堤 | 近海或远海深水区 |
| 核心装备 | 长、轻、敏的矶钓竿 (如 Gamakatsu Attender II), 手刹轮 (如 Shimano BB-X Technium) | 短、硬、强的铁板竿 (如 Daiwa Saltiga), 大号强力纺车轮或鼓轮 (如 Shimano Stella SW 8000) |
| 目标鱼 | 黑鲷、黑毛、黄鳍鲷等底层、近岸鱼类 | 红甘、牛港、金枪鱼等中上层、洄游性掠食鱼 |
| 核心技巧 | 读懂潮水、诱钓同步、精准控线 | 垂直搜索、快速抽铁板(Jig)、暴力搏鱼 |
| 体验感 | 细腻、需要耐心和观察,是与大海的静态对话 | 粗犷、充满爆发力,是与巨物的正面角力 |
我第一次玩船钓铁板,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用的是一支MC Works’ RAGE TIDE的竿子,配了颗Stella SW 10000PG的轮子,缠上PE 5号的布线。挂上一块200克的铁板拟饵,把它扔进几十米深的海里,然后就是疯狂地抽竿、收线。那种高强度的重复动作,是对体力的巨大考验。但当一条十几斤的红甘在水下六十米处截住你的铁板,那股从竿尾直冲脑门的蛮力,感觉就像挂住了一辆水下摩托车。你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就是站稳马步,咬紧牙关,跟它硬碰硬地把它从深海里“泵”上来。那完全是另一种暴力美学。
我的秘诀?其实没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忘掉鱼”。当你满脑子都是想上鱼的时候,你的动作会变形,你的判断会失误。真正的高手,是把自己当成礁石的一部分,当成海流的一部分。你的眼睛在看浪花,耳朵在听风声,皮肤在感受湿气。你是在享受这个过程,鱼,只是大海偶尔给你的一个惊喜,一份礼物。
我见过太多人,花几万块买最好的装备,但出海三次没钓到鱼就放弃了。他们没有搞懂,这片蓝色,你得用心去尊重它、敬畏它,它才会给你回应。有时候,我出海一天,可能就只中了那么一条鱼,甚至空手而归。但当傍晚,船驶回码头,看着晚霞把海面染成金色,脸上吹着微凉的海风,身上还带着海水的咸味,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和放松,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所以,怎么参与海钓?先去海边走走,别带竿子。去闻,去看,去听。等你觉得你和这片海不那么陌生了,再带上你的装备,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从一条小鱼开始,慢慢来。大海会教会你剩下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