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舷边那股子咸腥味儿,混着柴油机低沉的轰鸣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鱼饵腥气,对我来说,比任何香水都提神。很多人迷恋路亚竿尖传来“哒”一下的脆响,或是浮游矶钓时阿波“嗖”一下没入水中的决绝。我懂,我都懂。但对我这种老家伙来说,深夜里,守着一根重型船竿,感受从百米深海礁石缝里传来的、那种又黏又沉、像挂住了一块活的石头一样的信号,才是真正能让肾上腺素顶到脑门子的事。这,就是钓龙虾的魔力。
别以为钓龙虾是什么简单的体力活,把一坨臭鱼烂虾扔下去等就行了。这活计里的门道,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它不是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更像是一场耐心的、需要极致感知的心理战,你是在和海底那些披着盔甲的“老炮儿”斗智斗勇。
先说说吃饭的家伙吧。在这件事上,我有点偏执,不接受任何妥协。竿子,你得用根像样的船竿,不是那种软趴趴的铁板竿或者轻飘飘的路亚竿。我手里这根是DAIWA LEOBRITZ MH-245,调性是2/8调,竿梢部分保留了一点点敏感度,能放大最轻微的触碰,但腰身往下,就是一根纯粹的硬骨头。为什么?因为龙虾咬饵的信号极其“闷”,它不像鱼那样会猛烈地拉扯、逃窜。它只是慢悠悠地用它的大钳子夹住你的饵,然后拖回它的老巢——礁石缝。你的竿梢如果太硬,那点细微的拖拽感直接就没了;如果腰身太软,等你想扬竿把它从洞里“拔”出来的时候,竿子弯得像个满月,力道全被卸掉,它早就八爪并用,死死地把自己卡在缝里,你除了断线,别无选择。竿梢是你的眼睛,腰身是你的臂膀,缺一不可。
轮子,我只认鼓轮。别跟我提纺车轮,那玩意儿在这活儿上就是个笑话。我挂在竿子上的是一颗用了快五年的Shimano OCEA JIGGER 2000NRHG。它就像一头小绞盘,强悍、直接。出线顺滑,让你能清晰地感知到铅坠触底的瞬间;收线时齿轮咬合的绵密感和强大的扭力,能给你在搏鱼时无比的信心。线,必须是PE线,零延展性是铁律。我主线用的是YGK的WX8,6号线,三百米缠满。前导线更不能省,100磅的 Seaguar 碳素前导线是我的标配,不用太长,一米半到两米足够。为啥要这么粗?因为你全程都在和海底最粗糙的暗礁区打交道,细了,蹭两下就起毛,再大的龙虾也白搭。
钓组就简单了,但简单里有学问。我用的是最经典的天平钓组变种:主线穿过一个中通的大号铅坠(根据水流,我通常备着300克到500克几种),然后接一个超强力的NT八字环,八字环下面再接前导线和钩子。关键点在于,铅坠能在主线上自由滑动。这样,龙虾拖饵的时候,只会感受到饵的重量,而不会被沉重的铅坠惊扰。钩子,一定要用Gamakatsu的管付千又12号或更大的,钩尖锋利,钩条粗壮,能轻松刺穿龙虾坚硬的口器,而且不容易被拉直。饵料,这才是真正的秘诀。别用新鲜的,龙虾对那个兴趣不大。我出海前几天,会特意买几斤秋刀鱼,稍微放得有点“味道”,让它微微发酵,那种独特的氨基酸气味在水下的穿透力,是任何商品饵都比不了的。切成大块,结结实实地挂在钩上,保证它就算被小鱼啄食,核心部分也还能保留。
出海的时间,更是重中之重。月黑风高的夜晚永远是首选。龙虾是夜行生物,白天都躲在洞里,晚上才出来觅食。而读懂潮水,是决定你当晚是喝西北风还是抱得“龙王”归的关键。
潮水状态 | 水流速度 | 龙虾活性 | 个人建议 |
---|---|---|---|
涨潮初期 | 逐渐增强 | 一般 | 可以开始试钓,寻找标点。 |
涨潮中段 | 最快 | 差 | 水流太急,龙虾不愿出洞,且钓组不易到底。 |
涨停流 (高潮前后) | 基本停滞 | 极高 | 黄金时间! 龙虾会倾巢而出,在礁石附近觅食。 |
落潮初期 | 逐渐增强 | 较高 | 另一个窗口期,抓住机会。 |
落潮中段 | 最快 | 差 | 同涨潮中段,可以休息或转移钓点。 |
落停流 (低潮前后) | 基本停滞 | 极高 | 另一个黄金时间! 原理同涨停流。 |
说白了,就是等水流最缓的那两个“平流”时间段。船长会把船开到他用GPS记录下的“私房菜”——那些海底有着复杂断层或礁石堆的结构。下锚,或者现在更流行用船载的GPS定位马达,让船稳稳地停在标点上方。
一切就绪,真正的表演才开始。打开鼓轮的线杯,拇指轻轻控着线轴,感受着那枚500克的铅坠带着挂着“臭”秋刀鱼的钩子,呼啸着沉入漆黑的大海。几十上百米的深度,PE线飞速地从线杯中释出。你必须全神贯注,当速度骤然一停,线也瞬间松弛下来——“咚”,到底了。立刻关上线杯,轻轻上提一下竿子,感受铅坠敲击海底岩石的坚实质感,然后把线收紧,但不要把铅坠提离海底。竿子插在船舷的竿架上,竿梢在夜航灯的映照下微微颤动。
接下来就是漫长而充满期待的等待。你不能玩手机,不能分神。你的全部感官,都要集中在那根细细的竿梢上。海浪轻轻地晃动着船,竿梢也会有节奏地起伏,你得学会分辨,什么是浪涌,什么是真正的“信号”。
真正的龙虾吃口,是这样的:竿梢在规律的起伏中,会突然出现一个极其不协调的、极其轻微的“点动”,就像有人在水下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你的线。然后,竿梢会非常、非常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向下弯曲,那个弧度,充满了重量感,但又不是鱼类那种神经质的拉扯。这就是龙虾“抱”住饵,正在往家拖的信号!这时候,你得忍住,心里默数“一、二、三……”,给它足够的时间把饵吃得更牢靠一些。
当竿梢被稳定地拉弯到一个小小的弧度,并且不再变化时,机会来了。把竿子从竿架上稳稳地取下,双手握紧,深吸一口气。扬竿!但这个动作不是猛地往上“抽”,而是用一个沉稳而有力的、类似硬拉的动作,把竿子向斜后方大力扬起!你的目的,是在第一时间用竿子的腰力把它从它赖以藏身的石缝里“拔”出来。成功与否,就在这一瞬间。
如果成功了,你会感觉竿子上传来一股巨大的、持续的、向下的死沉力量,仿佛挂住了一个装满水的轮胎。它不会像大鱼那样疯狂冲刺,只会拼命地往回缩,往石头缝里钻。这时候,Shimano OCEA JIGGER的强大收线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你不能给它任何喘息的机会,保持弓着竿,一刻不停地、匀速地、暴力地摇动轮子,把它“绞”上来。线轮的泄力通常都锁得比较紧,听不到吱吱的出线声,听到的只有自己沉重的呼吸和心跳。
那晚的记忆尤其深刻,在一次落停流的黄金时段,我守了快半小时,就在快要放弃、准备换饵的时候,竿梢传来了那种熟悉的、梦寐以求的“闷”信号。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稳,竿尖被缓缓拉下去后,就再也没抬起来。我屏住呼吸,等了足足十秒,感觉心都快跳出嗓子眼。猛地扬竿,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力从海底传来,我的DAIWA LEOBRITZ瞬间弯成了一个惊人的C字,但强悍的腰身死死地挺住了!我几乎是整个人用腰腹顶住竿柄,机械地一圈一圈收线。那家伙在水下拼命地往回拽,我甚至能感觉到它巨大的尾巴在拍水,通过鱼线传递到我手心,一阵阵发麻。整个搏鱼过程持续了大概三四分钟,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它终于被拖到水面,船头的探照灯照过去时,我和船长都倒吸一口凉气。那是一只巨大的锦绣龙虾,幽蓝色的甲壳上点缀着绚丽的斑纹,在灯光下像一件艺术品。用搭钩小心地将它弄上船,那沉甸甸的分量,至少五斤往上。
那一刻,所有的等待、所有的枯燥、所有的投入,都值了。你捧着的不仅仅是一只龙虾,而是你对大海的理解、对装备的信任、对技巧的坚持,最终换来的沉甸甸的回报。
所以,别再问我海钓龙虾怎么钓了。带上你的敬畏心,配齐你信得过的装备,找个靠谱的船家,去深夜的大海里亲自感受一下吧。去感受那种从竿梢传递到心脏的、独一无二的“闷”信号,去体验一把将海底巨物从它自己的王座上强行“请”出来的快感。你就会明白,这玩意儿,真的会让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