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拆

很多人聊海钓,开口就是竿子轮子,什么G-CRAFT,什么STELLA,仿佛装备就是一切。在我看来,这都排在后面。你真想把海钓这事儿“拆”开来看,就得从最不起眼,却也最要命的地方开始——你的手,和你手里的线。

那根线,才是你跟水下那个未知世界唯一的连接。它比你那根上万的竿子更直接,比你那个丝滑的轮子更诚实。我刚开始玩的时候,也吃过大亏。有一次在舟山外礁,守了一天,傍晚时分,一个猛烈的顿口,DAIWA SALTIGA的泄力“吱吱”地尖叫起来,竿子直接被拉成一个满弓。我当时兴奋得脑子一片空白,一心想着怎么把鱼搞上来,结果搏了不到三分钟,手上一松,切了。拉回来一看,前导线和PE主线的连接处,那个我自以为绑得很完美的FG结,末端烧的豆太大了,在受力时直接把主线给磨断了。那条鱼,我连它的影子都没见着,但那种从天堂掉到地狱的感觉,我记了一辈子。

从那以后,我每次出钓前一晚,都会把所有线组重新检查、绑制一遍。我的主力配置,玩近海鲈鱼或者黑鲷,通常是1.5号的YGK X8 PE主线,配上5号(约20磅)的Seaguar Grandmax FX碳素前导。为什么是这个组合?PE线保证了拉力、灵敏度和抛投距离,而碳线在前段,耐磨、切水性好,而且在水里几乎是隐形的,能最大程度降低鱼的警惕。前导的长度,我一般留一米五到两米,足够应对礁石区的摩擦。

目标鱼及钓场环境 PE主线推荐 碳素前导推荐 核心理由
近岸礁石区(鲈鱼/黑鲷) 1.2号 – 1.5号 4号 – 6号 (16-25磅) 兼顾抛投距离与一定的耐磨性,灵敏度高
深场船钓铁板(红甘/章红) 3.0号 – 5.0号 12号 – 20号 (50-80磅) 应对大物瞬间爆发力,高磅数前导对抗牙齿和礁石
远投岸抛(海狼/马鲛) 2.0号 – 2.5号 8号 – 10号 (30-40磅) 追求极致远投,前导需要抵御高速鱼种的冲击和利齿
轻型根钓(石斑/根鱼) 0.6号 – 1.0号 2号 – 3号 (8-12磅) 极致灵敏,感受最轻微的触碰,精细操控小克数拟饵

线组,是你伸向大海的触角。而挂在线组末端的那个小东西——拟饵,就是你的语言,你用来和鱼对话的工具。我见过太多人,一盒拟饵五花八门,红的黄的,长的短的,但真到了钓点,抛出去的动作都是一个样,匀速收回来。这不叫路亚,这叫“摇轮子”。

每个拟饵都有自己的脾气。就说我最爱用的那颗Shimano Silent Assassin 140F,经典的悬浮米诺。在水流平缓的内湾,我会用很慢的速度,抽两下,停一下,“抽、抽、停”,模仿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那个“停”的瞬间,就是给埋伏在下面的鲈鱼一个绝佳的攻击窗口。而在浪比较大的礁石边,我会加快速度,让它在水面上下的浪花里撞出“Z”字形,那种不规则的、惊慌失措的泳姿,对那些脾气暴躁的海狼来说,是无法抗拒的挑衅。颜色也很讲究,天色亮、水清,我就用偏自然的沙丁鱼色;天色暗或者水浑,就换上红头白身这种反差大的,就是要让它在水里足够“扎眼”。

当然,有了线和饵,你还得知道往哪儿扔。这就要说到海钓的灵魂——读懂潮水。潮水就是海的呼吸,每一次涨落,都带动着营养物质的流动,也驱动着鱼群的迁徙和捕食。对于岸钓来说,涨潮七分到落潮三分,这段时间是黄金窗口。水流会把小鱼小虾冲到礁石边、堤坝旁,大鱼就跟在后面等着开饭。

怎么看流?你别光盯着手机上的潮汐APP。你要用眼睛去看。看水面上有没有一道明显的水流带,叫“流筋”,那里就是鱼的必经之路,是它们的高速公路。看礁石的背流处,有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回流区,叫“反拨流”,那是大鱼躲起来偷袭猎物最喜欢待的地方。还有,水面上漂浮的垃圾、泡沫往哪个方向走,就能告诉你表层流的方向。把你的拟饵,顺着流的方向打出去,再让它模仿被水流冲击得摇摇晃晃的小鱼,自然地漂到你预判的标点,这个过程,就叫“乘流”。做到这一点,你的中鱼率至少能提高五成。信我的,没错。

最后,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些操作。抛投,追求的不是蛮力,是精准。你要能把饵不多不少,正好送到那片礁石的缝隙边,或者那股流的边缘。这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直到竿、线、饵都成为你手臂的延伸。

中鱼的瞬间,也就是扬竿,更是个精细活。不是所有鱼的吃口都是“咣”一下的猛击。钓黑鲷的时候,有时仅仅是线那一头传来一个极其轻微的“噌”一下的触感,甚至只是你的线稍微松了一下,这时候你就要果断作合,晚半秒,它可能就把钩子吐出来了。而搏大鱼,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那不是纯粹的角力,而是控制与被控制的舞蹈。当鱼发力猛冲,你要顺势送竿,让轮子的泄力装置去消耗它的体力,听着那悦耳的出线声,你心里得有数,不能让它钻进礁石缝里。当它力竭稍作停顿,就是你发力收线的时机,一寸一寸,把主动权夺回来。整个搏鱼过程,你的腰要挺住,手臂放松,利用竿子本身的弹性去化解冲击力。我见过新手,一中鱼就死命往回摇,结果不是断线就是脱钩,我们管这叫“拔河”,是最傻的搞法。

拆解海钓,其实就是拆解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从最小的绑一个钩子,到最大程度地理解一片海域的潮汐规律,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它需要你像个侦探一样去观察,像个猎人一样去思考,像个匠人一样去打磨你的工具和技巧。

有时候,在回港的船上,咸腥的海风吹着,手里还残留着鱼的粘液和大海的味道,整个人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但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个大潮,去哪个老位置,再跟那些水里的老朋友过过招。这玩意儿,一旦钻进去了,就真是一辈子的事。它给你带来的,远不止是那几条鱼。

海钓怎么拆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