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跑来问我,老哥,给个好点位呗,哪儿出鱼?我通常都笑笑,指着那片蓝得发黑的大海说,点位?整片海都是点位,就看你配不配得上。这话有点冲,但理儿就是这个理儿。给你个GPS坐标,你去了,潮水不对,风向不对,季节不对,一样是打龟。所以,别再傻乎乎地追着所谓的“秘密钓点”跑了,那都是新手干的事儿。真正的好手,是能把一片陌生的海域,看出个三六九等,找出藏鱼的“龙穴”。
找标点,说白了,就是找“结构”和“流”。这两样东西,就是海鱼的“家”和“食堂”。你想想,你要是条鱼,你会待在哪?肯定不是光秃秃的沙底,没吃没喝还没地方躲。你得找个有礁石、有海草、能藏身、水流还会把小鱼小虾送到嘴边的地方。
先说岸钓。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犬牙交错的礁石区。你站在高处一看,就能发现门道。海水拍在礁石上,会翻起大片的白沫带,这地方氧气足,小鱼小虾被浪打得晕头转向,大鱼就喜欢躲在白沫带下面等着捡漏。你把钓组抛到白沫带的边缘,让它顺着流慢慢荡进去,比你瞎扔一百竿都管用。我有一根用了快十年的Gamakatsu磯釣竿,1.5号5米3的,竿稍敏感到能感觉出海流舔过阿波的细微变化。配一颗Shimano BB-X手刹轮,玩的就是控线的精髓。线组也不用太复杂,3号半浮水主线,配1.7号碳素子线,挂上一只阿波,根据流速和水深调整配重,钩子用Gamakatsu的千又2号,挂一只鲜活的南极虾。关键就在于控线,得让虾在水下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不是死气沉沉地往下掉,也不是被流冲得乱飞。当阿波猛地一下被拽进水里,或者在水面快速平移,别犹豫,手腕一抖,扬竿!那股力道顺着竿身传到手心,沉甸甸的,你就知道,这准是条像样的黑鲷。
还有一种地方,叫岬角,就是陆地伸进海里最突出的那个角。这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涨潮还是退潮,水流到了这里都会加速,形成强劲的离岸流。海流把大量的养分和浮游生物带到这里,小鱼来了,大鱼自然也跟着来了。在岬角的前端或者侧面,找一个流相对缓一点的湾子,那里就是鱼的休息区和埋伏点。把饵打在激流带的边缘,让它被水流带到缓流区,效果拔群。我曾经在一个无名岬角,一个下午用这种方法钓了十几条一斤往上的黄鳍鲷,拉到胳膊都酸了。
如果你玩船钓,那格局就更大了。一条船,一个好的探鱼器,就是你的眼睛。别光盯着屏幕上的鱼形符号,那玩意儿会骗人。你要看的是水下的地形,是那些高低起伏的暗礁、陡峭的海坎和深邃的沟壑。我最喜欢找的就是那种海底小山包的背流面。你想,潮水像一阵风,吹过山头,山背后是不是就没风了?鱼也一样,它们会躲在礁石的背流面,等着水流从上面带来的食物,又不费劲。用铁板路亚去搜这种点,简直就是绝杀。一块120克的长条形铁板,比如经典的Jackall,垂直放下去,到底之后,快速抽几下,再让它自由落下。模仿的就是一条被大流冲散、惊慌失措的小鱼。往往在铁板下落的过程中,竿尖就会传来“咚”的一声闷响,那是大鱼截口了!下一秒,你手里的Jigging竿就会弯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弧度,轮子的泄力“吱吱”狂响,那就是搏鱼的开始了。这时候拼的就是你的腰力、装备的强度,还有那颗沉得住气的心。
下面我用个简单的表格,给你梳理一下不同结构适合的目标鱼,当然这只是个大概,大海里的事儿,没绝对的。
| 标点特征 | 核心要素 | 常见目标鱼种 | 推荐钓法 | 个人小诀窍 |
|---|---|---|---|---|
| 礁石区/白沫带 | 藏身处、高溶氧、食物聚集 | 黑鲷、黄鳍鲷、石斑、鲈鱼 | 矶钓(阿波钓法)、路亚(软虫、米诺) | 找流合处,打诱饵窝料要少量多次,形成立体雾化带。 |
| 岬角/强流区 | 必经通道、食物输送带 | 回游性鱼类(如海狼、马鲛)、鲈鱼 | 重型岸抛路亚(波趴、VIB)、重矶沉底 | 涨潮钓涨,退潮钓退,跟着潮水走。风浪大点反而好。 |
| 海底暗礁/沉船 | 天然鱼礁、食物链基地 | 石斑、红甘、章红、各类底栖鱼 | 船钓铁板(Jigging)、船钓沉底、电绞深海 | 用探鱼器仔细扫,找到礁石的最高点和背流面,是黄金点位。 |
| 沙底与礁石交界处 | 生态过渡带、伏击区 | 比目鱼、沙尖、牛尾鱼、 Stingray | 远投沉底、沙滩路亚 | 用活虾或者沙蚕作饵效果最好,关键是抛得远、找准交界线。 |
再说读懂潮水。潮汐表那东西,是个参考,但不能尽信。你要到海边亲自去看。看水的流速,看有没有暗涌,看水色是清是浊。我有个习惯,每次到一个新钓点,不下竿,先点根烟,在边上看来个十五分钟。看看浪是怎么拍的,水是怎么走的,哪里的水面有不一样的波纹,哪里有海鸟在盘旋。这些都是大海给你的信号。涨潮的时候,鱼会跟着潮水靠岸觅食,这时候钓边上比较好。退潮到一半,也就是所谓的“返流”,往往是鱼口最猛的时候,因为很多被冲到岸边的小鱼会被带回深水,大鱼就在半路等着开席呢G。
别信那些说某种饵、某种拟饵是“神饵”的鬼话。饵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你用它的时候,是不是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手法。在混浊的水里,你用VIB或者亮片这种靠震动和反光来吸引鱼的拟饵,就比用拟真度高的米诺效果好。反之,在水清流缓的地方,一只姿态骚气的Megabass的拟饵,慢慢地抽一下,停一下,那诱惑力是致命的。
说到底,选择标点,更像是一场和大海的对话,一场推理游戏。你需要收集所有的线索——地形、潮汐、风浪、水色、季节,甚至是天上的鸟,然后在大脑里构建一个模型,推测出鱼群最可能在的位置。然后用你的鱼竿、你的线组、你的饵去验证你的猜想。猜对了,中鱼的瞬间,那种成就感,远比瞎猫碰上死耗子要强烈一万倍。
所以,下次别再问别人要点位了。带上你的竿子,走到海边,自己去“读”这片海。读懂了,整个海岸线,都是你的私家钓场。这,才是海钓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