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控水

甭管你手上攥着的是大几千的天龙还是刚入门的光威,也别跟我吹你的STELLA有多顺滑,到了海边,这些玩意儿都是次要的。大海不认牌子,它只认一件事:你,到底会不会跟它“说话”。这个“话”,就是控水。控水,听着玄乎,其实就是摸透了它的脾气,顺着它的性子来,再在关键时刻拧着它一下,把鱼从它怀里“骗”出来。

我刚开始玩岸抛那会儿,也痴迷装备,总觉得竿子越硬、轮子越贵,就越能上大鱼。结果呢?在一个老礁盘上,看着旁边一个只用着禧玛诺入门款Saltypeak的老哥,用一颗普普通通的30克铁板,在同一个流里连拔三条海狼,而我的Jackson铁板Gallop Assist扔下去就跟石沉大海一样,除了挂底就没别的动静。那一下午,我脸都被晒脱皮了,心比脸还燥。老哥收竿的时候,看我一脸憋屈,丢过来一句话:“小伙子,你的线,在水里是死的。”

线是死的。这句话像根刺,扎得我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我开始琢磨,我的线为什么是死的?我的问题出在哪?

问题就出在我眼里只有竿子和轮子,没有水。我只想着把饵扔到最远,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收回来,以为这就是路亚。错得离谱。真正的控水,是从你站在礁石上,饵还没出手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你得先读懂潮水。涨几分,落几分,不仅仅是看潮汐表上的数字。你要看脚下礁石缝里水位的变化,看远处航标周围水流的速度,看海面上哪里有泛着白沫的“流眼”,哪里因为水下有暗礁而形成了一片相对平缓的“回水湾”。这些,都是鱼的“餐桌”和“休息室”。

就拿我最常去的那个叫“鬼见愁”的礁石区来说,那地方特点就是乱,水下全是沟壑和暗礁。主流行从外海笔直地冲过来,撞在礁石群上,被分割成无数股细小的、方向各异的乱流。新手去那儿,十有八九是给地球当“缝纫工”,挂底挂到怀疑人生。

我的玩法是这样的:装备上,我会用一支腰力强悍但竿稍不失敏感的竿子,比如我那支陪了我很久的YAMAGA Blanks的BlueSniper 97MMH。这竿子能把60克的铁板毫不费力地打出去,搏起5公斤级的牛港也心里有底。轮子必须是高速比的,Shimano Twin Power SW 6000XG是我的主力,高齿比能在复杂的乱流里快速收紧虚线,让你始终能感觉到饵的状态。主线用YGK的8编PE 3.0号,前导线会用到50磅的碳素前导,不是为了拉力,纯粹是为了耐磨,在礁石上蹭一下可能就万事皆休。

水流状况 抛投落点选择 控饵手法 目标鱼种及分析
主流行正面 (流速快) 向主流上游 斜45度 抛投 铁板触底后,大抽快收,不给饵过多停留时间,制造逃窜假象 青甘、牛港 (GT)。这类洄游性掠食鱼喜欢在主流中伏击小鱼,高速动作能激发它们的攻击本能。
主流与回水湾交界 精准打入回水湾,让饵随水流自然漂出 到底后,小幅度跳底,动作要轻缓,模拟受伤的小鱼被水流带出 石斑、红友。这类底栖鱼更喜欢在障碍物旁“守株待兔”,对突然闯入领地的、看起来毫无防备的饵没有抵抗力。
暗礁迎流面 越过暗礁,让饵从礁石后方沉下 利用水流将线带过暗礁顶部,然后放缓下沉速度,让饵在迎流面“挂”住片刻 海狼、马鲛。它们喜欢利用暗礁作为伏击点,饵在迎流面悬停的那一刻,就是它们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
风大、侧风 压低竿身抛投,打提前量更大 饵入水后,立刻将竿尖压入水面以下,减少风对主线的影响,保持对饵的直接操控感 全鱼种适用。这是最考验控线基本功的场景,线控不好,饵的泳姿就全乱了,鱼看都不会看一眼。

你看,不同的标点,不同的水流,控水的方法完全是两码事。在“鬼见愁”,我最喜欢的就是涨平转落的那半小时。那时候,外海涌进来的潮水力量达到顶峰,在礁石群外侧形成一道清晰的流墙。我会选择站在一块凸出的礁石上,朝着主流的上游,大概10点钟方向,用尽全力抛投。饵,我可能会用一枚击投的65克平拖型铁板,它的下沉姿态更飘,在水流里能被“挂”得更久。

抛出去后,关键来了。我不会立刻关上线杯。我会虚握着线,用食指感受PE线出线的速度。当出线速度明显变缓,就意味着饵已经穿过了表层流,进入了相对缓和的中下层。这时候立刻关杯,绷紧线,感受饵的下沉。你不是在等它“咚”的一声砸在海底,而是在用竿尖“听”它下沉过程中触碰到的任何信息——是蹭到了礁石壁?还是被一股小横流带偏了?甚至,有没有鱼在中途截口?

当感觉到清晰的触底信号后,扬竿的动作也不是猛抽,而是手腕一抖,带一下,让铁板离开地球。接下来,就是根据刚才对水流的判断,开始操控。如果我判断下面有石斑,那我会用小跳底的手法,让铁板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虾,在礁石缝里一蹦一跳。如果目标是青甘,那就得用暴力的大抽,可能连续抽个七八下,然后突然一个停顿,让铁板自由下落。绝大多数的攻击,就发生在这个下落的瞬间。

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你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根细细的线上,通过竿尖的振动,你能“看到”水下的铁板在跳舞。突然,竿尖猛地向下一顿,紧接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从水下传来,Twin Power的泄力瞬间开始尖叫!那一刻,你的肾上腺素会飙到顶点。但你不能慌,慌,你就输了。

搏鱼,是控水的终极考验。你不是在和鱼拔河,而是在利用水的阻力、竿子的腰力、泄力的缓冲,去消耗它的体力。它往左边礁石冲,你就得把竿子压向右边,用竿身的弧度把它“掰”回来;它要线,你就得在保证不断线的前提下,稍微松一点点泄力,让它冲,但又不能让它冲得太舒服;它一抬头,有片刻的停顿,你就要疯狂收线,不给它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整个过程,就是你和鱼,通过水这个介质,进行的一场生死对话。

我永远记得在“鬼见愁”钓上我第一条超过十公斤的牛港时的情景。那是个阴天,起了点白毛浪。我就是用上面那套方法,在一次铁板下落的过程中,竿子被一股蛮横的力量直接拉成了一个满弓。那家伙力气大得吓人,头几个冲刺,线杯里的PE线肉眼可见地减少。我死死顶住,感觉手臂的肌肉都在燃烧,咸涩的海风混着浪花打在脸上,又腥又冷。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它钻进礁石缝!我把竿子插在腰间的顶肚上,半蹲着马步,用全身的重量去跟它抗衡。大概僵持了十多分钟,我能感觉到它的力道开始减弱,冲刺的距离越来越短。机会来了!我趁它一次转身的间隙,拼命收线,一步步把它从深处拉向水面。当它那银灰色的巨大身影第一次在浪花里翻滚时,我的心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最后把它拖上礁石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瘫了,坐在地上,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看着那条在礁石上摆动着尾巴,闪着金属光泽的巨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老哥说的那句话。我的线,终于在水里“活”了过来。它不再是一根连接我和饵的死物,而是我的神经末梢,是我的眼睛和耳朵,让我能感知到水下那个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所以,别再问海钓怎么控水了。带上你的竿子,去海边站着。去感受风,感受浪,感受潮水的涨落。去挂底,去跑鱼,去被晒得脱皮。等你什么时候能闭着眼睛,光凭手感就能大致猜出你的饵在水下干什么的时候,你就懂了。控水,控的不是水,是你那颗对大海敬畏又渴望征服的心。

海钓怎么控水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