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次有人问我怎么才能钓得好,怎么“拉客”最有效,我总想先递给他一瓶冰啤酒,然后指指那片望不到头的蓝色。这事儿,三言两语真讲不清,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个纯技术活儿,更像是一场跟大海的漫长恋爱,你得懂它的脾气。
我玩过的竿子不少,从几百块的入门竿到咬牙拿下的Gamakatsu Luxxe Oltre B64M,最后留在船上最顺手的,还是这根“老伙计”。为什么是它?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因为它的腰身,够软,能把铁板的动作放大,让你在水下几百米都能清晰“看”到你的CB ONE Z4 180克铁板是在飘,还是在跳。很多新手迷信硬竿,觉得那样搏大鱼有劲。错了!硬碰硬,那是拔河,不是钓鱼。海钓,尤其是玩Jigging(铁板),玩的是一个“骗”字。你的竿子得能把死物一样的铁板舞活了,让它像一条惊慌失措、垂死挣扎的小鱼。B64M的竿尖能传递给我最细微的水流变化,甚至能感觉到有小鱼在旁边试探,但还没下口的那种骚动。这感觉,千金不换。
轮子嘛,我有点执念,只认Shimano Ocea Jigger 1501HG。这玩意儿就像你最可靠的兄弟,你根本不用担心它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当一条十几斤的红甘(Amberjack)像鱼雷一样猛地往礁石区里扎,那股要把你整个人从船上拽下去的蛮力,全靠这颗轮子绵密又稳定的刹车顶着。听着那悦耳又让人心惊的出线声,你手心全是汗,但心里是定的。你知道,只要你操作不出错,它就能帮你把鱼弄上来。线,我用的是Varivas Avani Jigging 10×10 Max Power PE X8的#2.0号线,配40磅的Seaguar FXR碳素前导。这套组合,在多数近海场子都够用了,细,切水快,能让你更快地把铁板送到鱼的嘴边。
装备是基础,但真正决定你渔获的,是你对那片水的理解。出海前,我从不看什么钓鱼大师的视频,而是花半小时研究潮汐表。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跟你讲,鱼比我们天气预报员还准。它们知道什么时候水流最急,适合躲在礁石后面伏击;也知道什么时候是“转流”的平水期,可以出来溜达找吃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涨五退五,也就是涨潮和退潮到一半,水流最急的时候。这时候,我会把船开到那些有暗礁、有海沟的结构区,把铁板扔下去。记住,鱼永远在流水的下游等着,张着嘴等吃的被冲过来。你的铁板,就是要扮演那块送到嘴边的肉。
| 钓法风格 | 核心理念 | 适用潮况 | 推荐铁板类型 | 我的个人偏好 |
|---|---|---|---|---|
| 快速抽停 (Speed Jigging) | 模仿被追赶而高速逃窜的饵鱼 | 急流、鱼群活性高时 | 细长型、对称设计的铁板 | 刺激!肾上腺素飙升,但对体力要求极高。 |
| 慢速晃饵 (Slow Pitch Jigging) | 模仿受伤、垂死的饵鱼,动作更妖娆 | 缓流、平潮、鱼口轻时 | 扁平、非对称设计的“飘”型铁板 | 我的最爱。更具技巧性,能钓获更多底层狡猾的鱼种。 |
| 平拖搜索 (Casting & Retrieve) | 在水表或中层大范围搜索 | 不限,尤其适合清晨傍晚 | Minnow(米诺)、Popper(波扒)、VIB | 主攻海狼、马鲛,场面火爆,但对标点要求高。 |
读懂潮水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控线。很多人铁板一扔到底就完事了,然后开始傻乎乎地往上抽。我看到这种就想笑。铁板钓,一半的鱼口都出现在下沉的过程中。你必须用手指轻轻搭着线,感受下沉的速度。一旦感觉下沉变慢,或者有一丝极其轻微的“哒”的信号,甚至只是线突然松了一下,别犹豫,立刻关上线杯,扬竿!那不是挂底,那是鱼把你的铁板在半路截住了!这种截口,凶猛的石斑、精明的真鲷最爱这么干。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一条鱼。
去年秋天在南油一个叫“秘密花园”的钓点,那天水色有点浑,上午一口没有,整条船的人都快睡着了。我换了好几只铁板,从银色换到粉色,都没用。后来我琢磨,水浑,鱼的视觉受影响,是不是得靠声音和震动来吸引它?我翻箱倒柜找出一只很久没用的、带响珠的VIB,挂上去。别人都用铁板,就我一个用这玩意儿。我用最慢的速度抛投出去,让它贴着海底的沙地慢慢跳跃。那种感觉很奇妙,你能通过竿尖感受到VIB每次触底扬起的沙子,感受到它在水里“嗡嗡嗡”的震动。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竿尖突然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狠狠地拽进了水里,弯成一个满月!Ocea Jigger的线杯疯了一样地转,PE线嘶嘶地切开水面。我知道,中大家伙了。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鱼,是那种会“打桩”的巨物,它一头扎下去就死死钉在海底,任你怎么拉,纹丝不动。这时候考验的就是耐心和搏鱼技巧。你不能跟它硬来,线会断。你得保持弓着竿,给它持续的压力,但又不能太大。等它力气泄掉一点,开始移动了,你才能趁机收几圈线。就这样你来我往,像拔河,也像跳探戈。整整二十分钟,我的胳膊酸得像灌了铅,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里,又咸又涩。
最后,那家伙终于被我从海底拉了起来。出水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哇”地叫出了声。是一条接近二十斤的大龙趸(巨型石斑),嘴巴大得能吞下我的拳头。它身上还挂着刚才在海底蹭断的别人的线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我不是在炫耀渔获,我想说的是,那一刻的成功,不是因为我运气好,而是因为我读懂了当时的水情,做出了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正确的改变。
所以,别再问“海钓怎么拉客最好”这种傻问题了。答案不在任何人的嘴里,也不在任何一本教科书上。它就在风里,在浪里,在每一次潮起潮落里。你得带着你的装备,一次次出海,去感受海风的咸腥,去听海浪拍打船舷的节奏,去经历无数次的空军和一次跑鱼后的懊恼。慢慢地,你就会和这片海产生一种默契。你会知道,这股水流下面藏着什么;你会明白,那个不起眼的礁石背后,正有双眼睛在盯着你的饵。
到那时,你就不是在“钓鱼”了,你是在和大海对话。而渔获,只是它心情好时,给你的一个小小赠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