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小年轻总爱问我,老法师,出海到底用什么漂?我每次都想笑,这问题就跟问厨子用什么锅一样,答案不是一个名字,是一整套活儿。对我来说,鱼漂这玩意儿,压根就不是个简单的“信号器”。它是我的眼睛,是我伸到水下的触角,是翻译大海和鱼“方言”的同声传译。你要是还停留在“漂沉了就提竿”的阶段,那咱俩今天这嗑,你可得竖起耳朵听。
别跟我提那些花里胡哨的电子漂,晚上亮得跟灯塔似的,看着是清楚,但那东西没灵魂。它只能告诉你“有口”,却讲不出水流的脾气,讲不出鱼吃饵的犹豫还是决绝。我玩矶钓这么多年,工具箱里常备的,无非就三大类:立漂、阿波漂,还有很多新手看不懂的水中漂。
先说立漂。这玩意儿在淡水里是王道,到了海里,就得看地方用。你到那种风平浪静的内湾,港口码头底下,水流跟睡着了似的,想钓底下的黑鲷、黄鳍鲷,那千又立漂就是不二之选。它的灵敏度是刻在骨子里的。我喜欢用那种细长尾的,配上精细的咬铅调整,让它微微斜着身子悬在水里,只露出一两目。海里的鱼,尤其是那些老奸巨猾的黑鲷,吃口跟做贼一样,轻轻一吸,漂尾可能就是个极小的下顿,甚至只是一个轻微的上顶。你要是心不静,眼不尖,那一下就错过去了。我到现在还记得在防波堤上,用一根超灵敏的G-protech 1号立漂,盯着它在微波里点头哈腰看了俩小时,就在潮水快要转死流的那一刻,它不降反升,轻轻地浮上来半目,我手腕一抖,扬竿!那力道,沉得跟挂了块石头似的,一条快三斤的老黑鲷,就这么被我从蚝壳堆里给“骗”了出来。这就是立漂的魅力,玩的是心跳和微操。
可你要是上了外礁,面对的是翻滚的白浪和深不见底的沟,还用立漂,那不是钓鱼,是喂鱼。这时候,就轮到矶钓的灵魂——阿波漂登场了。
阿波漂这东西,学问可就深了。从形状上分,胖的、瘦的、尖头的、平头的;从浮力上分,从000、00、0、G2到5B、1.0、2.0甚至更大,简直能逼疯选择困难症。但万变不离其宗,选阿波,你得先学会读懂潮水。流大了,水深了,就得上大号数的,比如1.0号或者1.5号的,让它自重足够,抛得远,而且能稳稳地压住水流,不至于被表层流带得到处乱跑。流缓了,鱼口轻了,就得用小号数的,比如3B或5B,甚至玩全游动的时候用上0号的,让整个钓组在水下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跟着暗流慢慢往下“荡”,像一只脱离了虾群的倒霉蛋。
我最喜欢用的一颗阿波,是Kizakura的D-Flatz 74 P-01,橘红色的涂装在白沫翻飞的浪花里格外醒目。它的重心低,乘流性极好,能帮你把钓组稳稳地带到几十米外的流尾或者暗礁边上。玩阿波,就离不开钓组的搭配,这才是精髓。
| 钓组类型 | 核心组件 | 适用场景 | 优缺点分析 |
|---|---|---|---|
| 半游动钓组 | 棉线结、半圆挡珠、阿波漂、潮受、卡拉曼棒、八字环、子线、咬铅、钩 | 固定泳层、精准打击已知标点、流速稳定 | 攻深场效率低、不利于大范围搜索、操作相对简单易上手 |
| 全游动钓组 | 无棉线结、阿波漂、水中漂(或潮受)、八字环、子线、钩 | 全水层搜索、应对复杂水流和刁滑鱼口、追求自然诱惑 | 控线要求极高、需要不断张线带线、新手极难掌握,容易挂底 |
我刚开始玩全游动的时候,简直是灾难。线不是缠在竿尖上,就是钓组挂在礁石缝里,一天下来光绑钩子了。后来一个老哥点拨我,玩全游动,你的手就不能停,要时刻感受着Varivas 3号主线从指尖滑过的感觉,通过控线,让漂和饵基本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既要让饵自然下沉,又不能让过多的虚线被面层流带走。练了整整一个夏天,我才慢慢摸到点门道。那种阿波在水面上匀速平移,然后突然“咻”地一下加速冲进水里的瞬间,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是半游动那种“顿口”完全无法比拟的。那是鱼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一口吞下诱饵掉头就跑的信号,中鱼之后,十有八九是个大家伙。
最后说说水中漂。这小东西,其貌不扬,很多新手直接把它忽略了。但在我看来,它才是从“会钓”到“钓得好”的分水岭。逆风抛投,风大得连帽子都戴不住,你的0.8号阿波怎么也打不出去?在主线上加一颗-0.8号的Tsuriken潮受水中试试,整个钓组的重心后移,迎着风也能“嗖”地一下飞出去。还有一种情况,表层流和底层流方向不一致,你的阿波被面上的流水带着往东跑,可鱼明明在底下往西走的那股暗流里。这时候,一颗有分水效果的水中漂就能像船锚一样,帮你切开表层流,把子线和饵稳稳地带进你想要的目标泳层。它还能在水下形成一个支点,让子线和饵摆动的姿态更自然,消除掉小鱼闹钩的很多假信号。
有一年秋天在东极岛的一个孤礁上,那天刮着五六级的东北风,浪头一个接一个地往礁石上拍。同船的几个钓友用的都是1.5号以上的大阿波,钓组飘得飞快,根本沉不下去,一上午都没什么正经口。我当时用的是一根1.5号5米3矶钓竿,配禧玛诺Stella 4000的轮子。我琢磨了半天,换上了一套很极端的组合:一颗0号的阿波,配一颗-3B的钨钢水中漂,子线上还夹了两颗G2的咬铅。这套钓组几乎是贴着临界浮力,抛出去后,0号的阿波勉强浮在水面,但底下的水中漂和咬铅会带着挂着南极虾的Gamakatsu千又3号钩,强行突破表层的乱涌,缓慢地、挣扎着下沉。我把钓组打到一片白浪区和清水区的交界处,耐着性子,一下一下地抽带虚线。大概过了十分钟,竿尖突然传来一个极轻的“嗒”声,紧接着,水面上那点橘红色的阿波猛地就不见了!我下意识地扬竿,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从竿梢传遍全身,轮子的泄力“吱吱”地狂叫起来!那根用了快十年的竿子瞬间就弯成了一张满月。弓住了,千万别慌。跟它耗,跟它周旋。经过几个回合的搏鱼,一条油光锃亮,尾巴带着销魂蓝色边缘的七十多公分大鲈鱼被我拉出了水面。那一刻,整个礁石上的人都看呆了。
他们不知道,帮我钓到那条鱼的,不是竿,不是轮,也不是那只虾,而是那一套精心计算过的、能把鱼骗了的鱼漂组合。所以,别再问我该用什么漂了。你应该去问大海,问今天的风,问脚下的那股流。它们会告诉你答案。而鱼漂,就是你用来聆听它们回答的工具。当你能通过鱼漂的每一个微小动作,读懂水下发生的一切时,你就不再是个钓鱼的,你成了大海的一部分。那种感觉,比钓到任何大鱼都更让人着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