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虾,总有一股子……怎么说呢,就是那股淡淡的海腥味,掺着点活物特有的鲜甜,闻着心里就踏实。这玩意儿,在海钓圈子里,尤其是在沿岸或者礁盘钓,那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路亚玩的是拟态,是挑逗,是激发掠食本能;而活虾,或者说状态好的鲜虾,它本身就是食物链里活生生的一环,是对鱼最直接、最朴实的诱惑。它在那里扑腾,在那里散发气味,那些嘴再怎么刁的鱼,也很难抵挡。
我用虾作饵,起码有二十个年头了。从一开始的瞎穿乱挂,到后来摸索出那么几套自己觉得最管用、最不容易跑鱼或者损耗饵的方法,真是一点点试出来的。别看就挂个虾,里头的门道儿可不少。
首先是虾的选择。活虾肯定是王道,这点没得跑。那种晶莹剔透、须子乱颤、尾巴一激就猛地弹一下的南美白对虾或者青虾,入水后状态好,能活蹦乱跳很久,对鱼的吸引力是冷冻虾没法比的。为了保证虾的状态,我出门钓鱼,哪怕路程不远,增氧泵和保温箱那是标配,夏天还得加冰袋,伺候得跟大爷似的。冷冻虾呢,不是说不能用,但效果差一大截。不过也有例外,像钓黑鲷这种,有时候冷冻虾剥了壳,切成丁,或者用虾仁,反而有奇效,可能是它们对那种软趴趴、不需要追逐就能轻松进食的饵更感兴趣?这玩意儿就得看当天的鱼情和标点情况了。但论普适性、论对付大鱼的爆发力,活虾永远是我的首选。
再来说怎么“挂”这个活虾。新手上来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钩子穿得太深、太随意,不是伤了虾的要害让它没法保持活力,就是把钩尖藏得严严实实,鱼咬了半天光吃饵不中鱼。我常用的方法,根据钓法和目标鱼不同,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尤其适合抛投和定点钓的——从虾头侧面穿过。具体操作是,找到虾头侧面比较硬、靠近脑部的区域,用钩尖小心地从外往里穿,只穿透薄薄一层壳和肉,让钩尖从另一侧探出来一点点。注意,不要穿到虾的眼睛或者脑浆中央区域,那样虾子容易死。这种穿法的好处是,钩子固定在虾的重心附近,抛投时不容易甩飞,入水后虾头朝前,尾巴自然摆动,非常像它在正常游动。而且钩尖朝两侧或者略向后,鱼从侧面或者后面攻击时,很容易中钩。这种方法我用得最多,钓获的鲈鱼、石斑、鲷类大都是这种挂法贡献的。配钩的话,我比较倾向于钩条略粗、钩尖锋利且带倒刺的钩型,比如伊势尼或者某些海鲈专用钩,型号根据虾子大小和目标鱼嘴巴尺寸选,通常在5号到10号之间。
第二种,更适合水流较缓或者需要虾子保持超长活力的——从虾尾部倒着穿。这种方法是将钩尖从虾尾巴最末端、连接尾扇的那个关节处,小心地穿进去,然后沿着虾的身体脊背方向,把钩子主体推入虾体内,直到钩柄藏进虾肉,只露出钩尖或者连钩尖都稍微藏一下。这种挂法对虾的伤害最小,能让虾子保持活力很久,甚至还能小范围地自己游动。缺点是抛投时容易因为风阻或者虾的蹬腿动作导致打转,影响泳姿。我一般在筏钓、船钓放流或者活虾沉底时会用这种方法。钩子选钩条细一些、轻一些的,千又钩或者袖钩的改良版都可以,追求隐蔽性和自然度。
第三种,比较“暴力”,但对付某些藏在洞里或者结构死角的鱼效果好——拦腰或者穿腹。这个就是直接从虾腹部或者身体中间穿过。虾子基本就废了,不会怎么动了,但好处是钩子牢固,不容易被小鱼啄食干净,而且虾子的内脏味道会比较快地散发出来,对嗅觉灵敏的鱼有吸引力。这种方法适合死守或者在障碍区强行将饵送到鱼嘴边。钩子要求结实,因为一旦中鱼可能要硬拉,钩条强度很重要。
挂虾的方法不是死的,得根据具体情况来。比如水深、流速、有没有障碍物、目标鱼的习性等等。流急的地方,我可能会用穿头法,并且配重稍大,让饵能快速到底稳定住;结构复杂的地方,前导线一定用耐磨的碳线,磅数至少20LB起步,甚至到30LB。线组搭配也讲究,主线如果是PE编织线,前面 mutlaka 接一段碳线前导,减震、防磨、隐蔽性都有了。轮子的话,纺车轮方便抛投,水滴轮或者鼓轮在大力值搏鱼时更有优势,看个人习惯和针对的鱼种。
说个有点玄乎但我觉得挺管用的“秘诀”:挂好虾后,别急着抛,先把它在水桶里或者旁边的水里涮一下。一来可以检查虾子的状态是不是还活着,有没有因为穿钩而废掉;二来,我觉得这能让虾子“适应”一下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也顺便冲掉手上可能沾染的杂物气味,让它以最自然的状态入水。听着像迷信?也许吧,但对我来说,这是出钓仪式的一部分,做好了心里踏实。
抛投出去后,控线是关键。活虾饵本身没有泳姿,全靠水流和钓手操控。如果是底钓,线绷紧,感受虾子在水底的挣扎或者跳动;如果是浮游钓,眼睛盯着浮漂,看它是不是有异动。虾口的信号多种多样,有时候是轻轻的点动,有时候是缓慢的下沉,有时候是竿稍的轻微弯曲后恢复。这都需要经验去判断。别见漂动就扬竿,很多时候那是小鱼在啄,或者鱼在试探。耐心点,等一个明确的、有力道的顿口,或者漂被猛地拉黑,或者竿稍被快速拉弯,那时候,果断扬竿!动作要干脆利落,把钩子牢牢打进鱼嘴里。
搏鱼的过程,又是另一番天地。用活虾钓到的鱼,往往个头都不小,而且吃口很实。中鱼瞬间,那种从竿子传回来的、带着力量感的颤抖,紧绷的钓线在水中划破水流的“丝丝”声,还有绕线轮泄力“吱吱”的尖叫,混合着海风的咸湿味,简直是肾上腺素狂飙的时刻。尤其是遇到那种一中钩就往石头缝里钻的家伙(比如大石斑),你必须用钓竿的腰力把它硬拉出来,寸土必争。这时候,鱼竿的调性、钓线的拉力值、轮子的泄力性能,甚至你站位的角度,都决定了胜负。
当然,用虾钓鱼也免不了吃亏。虾子容易被小鱼啄烂,有时候一条好虾下去,不到几分钟就空了。或者遇到水底障碍多,挂底是家常便饭,连饵带钩线组一起丢,心疼得滴血。还有就是大鱼中钩瞬间的爆发力太大,来不及反应就被拉断线或者拔河拔输了,眼睁睁看着竿子猛弹回,那种失落感,唉,提起来都是泪。
但正是这些不确定性、这些挑战,让海钓如此迷人。而活虾,作为一种最原始、最有效的饵料,每一次抛投,每一次下沉,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它不仅仅是一只钩上的饵,它是大海活力的缩影,是你与那些隐藏在深蓝色世界里的生灵连接的介质。下次出海,别忘了带上几只活蹦乱跳的家伙,也许,它们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毕竟,在大海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生,每一次出钓,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一次与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