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地方,海岸线长得能把你心都拉长,但真想摸到点像样的家伙,光蹲在礁石上可不行。那充其量算喂鱼,或者等潮水把你晾在那儿晒太阳。要说真格的,青岛出海钓鱼,那才叫找着门儿了。这不是说你随便找条船往海里一钻就行,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我出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最早跟着老把式蹭船,到现在自己捣鼓,各种滋味都尝遍了。青岛这片海域,看起来平静,水底下可热闹得很。想出海钓鱼,首先得解决“船”的问题。最常见的,要么是找渔家乐的船,他们主要做体验,带你晃悠晃悠,下几个虾笼蟹笼,顺带让你甩几竿。这种适合新手体验海风,运气好也能碰上点小鱼。但你要是奔着黑鲷、石斑、鲈鱼甚至季节性的鲅鱼、黄鱼去,那就得找专业的钓鱼艇或者愿意跑远点的渔船了。他们懂潮,懂流,懂藏鱼的礁盘和沉船位置。怎么找?圈子很重要,多逛逛渔港码头,跟老钓鱼佬们聊聊,或者上专业的钓鱼app、论坛,总能找到路子。费用肯定比岸钓高,但值不值,得看你的目标和对钓鱼的热爱程度了。
上了船,装备是另一门学问。不是说你有个海竿就能通吃,那太天真了。青岛船钓,主要的玩法无外乎那么几种:路亚(特别是轻量铁板和铅头钩软虫)、底钓(活饵或面饵)、还有一些衍生的漂流钓。不同的玩法,杆子、轮子、线组、饵料,那是天壤之别。
拿我最喜欢的慢摇铁板来说吧。这东西在青岛玩,针对性特别强,石斑、黑鲷、鲈鱼都是潜在目标。杆子,我用的是一根1.8米的慢摇专用竿,富士导环,实心稍,调性得是ML或者M,软中带韧。为啥选它?就图它那个敏感度,水下十米、二十米,甚至更深,铁板到底是什么姿态,有没有小鱼啄食,是不是蹭到石头了,实心稍能把这些细微的信号像电流一样传到你手上。轮子配的是纺车轮,型号得是3000-4000型,鼓轮也行,看个人习惯和钓法侧重,关键是泄力要顺畅,至少得有5公斤以上的实用刹车力,碰上大家伙了,你才知道泄力的重要性,硬拉只会切线断竿。主线我基本都上PE线,船钓不像岸边有太多障碍物,PE线号根据目标鱼来,玩轻量铁板找黑鲷、鲈鱼,PE 1.5号足够,拉力十公斤出头,配上1米多长的碳素前导线,直径0.3-0.4mm,强度20-30磅,颜色最好是透明或者浅色,降低鱼的警惕性。接主线和前导,我只用FG结,看着复杂,练熟了最结实,也过导环顺滑。铁板呢,形状、颜色、克重都要备一些,青岛这边水深变化大,从几米到三十几米都有,铁板克重从15克到100克都得带。颜色的话,白天亮水性好用银色、蓝色、粉色,阴天或者水深了试试夜光、橙色。慢摇铁板的关键操作是“晃”和“停”,提竿不是抽,是带着节奏地晃,让铁板在水下呈现一种受伤小鱼的姿态,然后“停”,这个“停顿”是精髓,很多时候鱼就是在铁板下落或者停顿的瞬间攻击的。
再说底钓,这个就更考验对水底的理解了。船停在礁盘或者沙石底,找准位置下钩。杆子相对要硬朗一些,船钓底竿,长度1.8-2.4米,硬度M或者MH,能抗流,能顶住鱼的冲击。线组通常PE 2-4号,前导线0.4-0.6mm碳素线,甚至更粗。铅坠重量得根据水深和流速来定,原则是能让线组稳定到底且不被快速冲走,太轻站不住,太重影响信号。饵料,活虾是石斑、黑鲷的最爱,但成本高;沙蚕、海蚯蚓通杀各种底栖鱼;鱿鱼条皮实,小鱼不容易闹钩,也能上大鱼。底钓的技巧在于“读底”和“读口”。通过手上传来的感觉读懂水底是沙、是石、还是礁盘,鱼通常藏在礁盘缝隙或者石头边。“读口”更难,有些鱼吃口很轻,竿尖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颤动,甚至只是线组突然松弛一下,这就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经验,一旦判断是鱼口,果断扬竿刺鱼!
出海钓鱼,光有装备和技巧还不够,读懂大海才是资深和菜鸟的分水岭。潮汐是命根子,青岛是典型半日潮,一天两涨两落。涨潮和落潮的交替时期,也就是死潮和活潮刚开始动或者快结束那会儿,往往是鱼最活跃的时候,因为潮水带来了食物,也改变了鱼的藏身环境。我会提前查好潮汐表,尽量赶在潮水大动或者大止前后一小时出海。水流方向和速度决定你下钩的位置和铅坠的重量,也影响铁板的泳姿。风向和浪高关系到安全,更影响船的定位和抛投。水色清澈还是浑浊,水温高还是低,这些都是大海给你的暗示。清澈可能鱼更警惕,浑浊可能它们敢出来觅食。
有次在青岛外海一处老沉船标点,水深二十多米,那天的潮水正合适,流速不快不慢。我用一支慢摇竿,配PE 1.5号,挂了个60克的蓝色条纹铁板。铁板到底后,按照我的节奏开始晃,提、落、停、再提、落、停… 前几次都没反应,就在我准备提上来换个颜色试试的时候,竿尖突然猛地一弯!不是蹭底,不是小鱼,那股力量直接把我吓了一跳!赶紧扬竿,竿子瞬间弯成一个漂亮的弧度,泄力开始“吱吱”地响,线飞快地往外走!心脏“砰砰”跳,我知道碰上硬茬了。小心翼翼地控竿,不敢硬拉,顺着鱼的劲儿,同时调整泄力,让它跑一段再收一段。船上的朋友都围过来看,都在猜是什么。那家伙劲儿真大,好几次都想往水底钻,想磨断我的线。足足搏了七八分钟,一个黑乎乎的影子终于在水下出现了!越来越近,天呐,是一条巨大的石斑!出水那一刻,阳光照在它墨绿色的鳞片上,闪着光,漂亮极了。上秤一量,七斤多!那一瞬间,所有早起、颠簸、甩空竿的辛苦都值了。那种中鱼瞬间的强烈顿感,那种线被拉扯的吱吱声,那种竿子弯弓的弧度,那种搏鱼的酣畅淋漓,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什么是海钓的魅力。
当然,也有空军的时候。风浪大得站不稳,或者鱼就是不开口,甩一天竿,累得腰酸背痛,一条鱼没见着。这时候就得放平心态,享受海上的风景也好,跟船友聊聊天也好,海钓本身就是个概率游戏,更是个修行。
真要说青岛出海钓鱼的“秘诀”?我的体验是,首先得尊重海,敬畏海,把安全放第一位。其次,别怕花钱,好装备是基础,关键时刻救你一命,或者帮你留住梦想中的那条鱼。但更重要的是,多出海,多跟经验丰富的人学习,摸清不同标点在不同潮期、不同季节的鱼情。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新的探索。还有一点,也是我个人一点点小坚持,我喜欢用相对亮色或者带有夜光效果的铁板,哪怕白天,在十几米深的水下,这些颜色可能更容易引起鱼的注意,总觉得能多那么一丝丝机会。这也许没啥科学依据,但用顺手了,心里踏实。
总的来说,青岛出海钓鱼,它不仅仅是把鱼从海里钓上来那么简单。它是关于如何理解大海、如何选择合适的武器、如何运用技巧、如何面对未知、如何在成功和失败中磨练心性的过程。当你站在船头,海风吹着,闻着那股子带着海藻腥和远方浪味儿的风,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海面,心里只想着水下可能藏着的那个大家伙,那种感觉,会上瘾。下回,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