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跑过最大的那条鱼,不是断线,也不是脱钩,是眼睁睁看着它在船边洗鳃,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搭钩够不着,人也傻了。那是一条估摸着有二十斤的大红甘,搏了快二十分钟,手臂酸得像灌了铅。船老大拿着个短得可怜的网兜,比划了半天,最后只能看着那片巨大的金色尾鳍消失在深蓝里。那一刻,海风吹在脸上,又咸又凉,心也是。
从那天起,我就魔怔了,琢磨着必须得自己搞一把趁手、靠谱、能让我睡得着觉的搭钩。买?市面上那些量产货,要么重得像根铁棍,要么轻飘飘的没手感,钩尖打磨得跟闹着玩儿似的,看着就不“杀鱼”。真正的好东西,得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懂它的脾气,信它的筋骨。
想做一把顶级的搭钩,核心就三样东西:钩头、竿身、连接。听着简单,里面的门道能聊上一宿。
先说灵魂,那个搭钩头。这玩意儿可不能含糊。材质上,别犹豫,直接上316医用级不锈钢。那些用304甚至201不锈钢的,图个便宜,下海几次,你就能看到锈点从里面往外冒,看着都晦气。我找了个做机械加工的朋友,让他帮我搞了根直径10毫米的316不锈钢圆棒。形状怎么定?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最经典的“J”形,开口角度稍微内收一点,大概75到80度,这样搭中鱼后不容易滑脱。钩尖到钩柄的垂直距离,我个人喜欢在12厘米左右,这个尺寸通杀大部分中大型鱼种,从十几斤的马鲛到几十斤的金枪都能应付。
最关键的一步,是开刃。这才是手艺活。我不用砂轮机,那玩意儿转速太快,容易高温导致不锈钢退火,硬度下降。我就用一把锉刀,几张砂纸,从粗到细,慢慢手工打磨。把钩尖磨成一个锐利的四棱锥形,而不是单纯的针尖。为什么?针尖穿刺快,但容易撕裂鱼肉,尤其遇到大鱼猛烈挣扎时,可能会豁开一个大口子,导致脱落。而四-棱-锥-形的钩尖,刺入时阻力小,四个棱面能牢牢锁住鱼的肌肉和骨骼,像船锚一样扎进去,任它怎么翻腾都别想挣脱。最后用最细的油石过一遍,再用牛皮荡一荡,那钩尖在灯光下寒光一闪,轻轻一碰指甲,立马就是一道白印。这才叫“杀气”。
再来说说竿身。这是搭钩的骨架。有人用实心玻璃钢,结实是真结实,但死沉死沉的,抡起来费劲,而且毫无弹性。我最推荐的,是你仓库里那根因为意外而断掉的高吨位碳素鱼竿。比如你那根断了第二节的2.7米岸抛铁板竿,剩下那半截手把节,简直是天赐的材料!它又轻又硬,腰力强劲,而且本身就有防滑的EVA握把和轮座,简直完美。把断口用砂纸打磨平整,一根顶级的搭钩竿身就有了。长度怎么选?这得看你的船。如果是在小艇或者近海渔排上,总长1.5米左右就足够了。如果是在舷高比较高的大船上,那得做到2米甚至更长,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轻松够到水里的鱼。
| 竿身材质对比 | 优点 | 缺点 | 我的选择理由 |
|---|---|---|---|
| 实心玻璃钢 | 极其坚固、便宜 | 重量大、手感死沉、无弹性 | 不推荐,用着太累,像在练功 |
| 空心碳素竿(废竿改造) | 极轻、硬挺、有一定弹性、废物利用 | 需要找到合适的废竿、强度取决于竿材本身 | 首选,手感一流,轻巧敏捷 |
| 不锈钢管 | 强度高、耐腐蚀 | 重、手感冰冷、价格不便宜 | 备选,但远不如碳素来得舒服 |
| 竹竿 | 传统、有韧性 | 易开裂、需做复杂防腐处理、强度不稳定 | 玩的是情怀,不是实战 |
最后,是把灵魂和骨架完美结合的连接部分。这是整把搭钩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我的方法,是“内外兼修,暴力捆绑”。先把打磨好的搭钩头的“柄”部,用锉刀锉出很多交错的深槽,增加摩擦力。然后测量竿身的内径,把钩柄部分打磨到比内径稍微大那么一点点,要能用锤子很费力地敲进去才行。敲进去之前,在竿身内部和钩柄上都涂满AB胶,那种凝固后跟石头一样硬的工业级环氧树脂胶。
这只是“内功”。“外功”才是点睛之笔。等AB胶完全固化后,用100磅以上的大力马PE线,从竿口往下,紧紧地、一层压半层地暴力缠绕。缠个三四厘米宽, PE线本身的强度和韧性,会像一个箍一样把竿口死死锁住,防止碳素竿身在高强度受力下爆裂。缠完后,再刷上一层薄薄的AB胶,把PE线完全浸透并封死。等这层胶干了,整个连接部分就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你甚至可以把搭钩头卡在什么地方,整个人吊上去做引体向上。
做完这一切,拿在手里掂量一下,那份从指尖传来的扎实感和平衡感,是任何商品都给不了的。我的这把1.8米的搭钩,竿身用的是一根断掉的Major Craft的岸抛竿,总重不到500克,单手就能轻松挥舞。EVA握把上还留着当年搏鱼时留下的指甲印。
记得有一次在南海,我们中了一条大马林,那家伙洗鳃跳出水面,身形跟小海豚似的。船上所有人都疯了。经过漫长的搏鱼,终于把它拉到船边。它还在拼命打桩,水花四溅。船老大吼着:“搭钩!快!”我抄起我的宝贝,深吸一口气,盯着它游动的方向,预判它的路线。就在它从船舷下掠过的一瞬间,我没有犹豫,对准它厚实的肩胛骨位置,不是“钩”,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往下“刺”!只听到“噗”的一声闷响,那四棱锥的钩尖毫无阻碍地穿透了它坚硬的皮肤和肌肉。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钩尖锁住骨头的那种顿挫感。那一刻,我知道,稳了。几个人合力把它拖上甲板,阳光照在它宝蓝色的背鳍上,美得让人窒息。
从那以后,每次出海,这把我自己做的搭钩总是放在最顺手的位置。它不只是一件工具,它是我手臂的延伸,是我面对深海巨物时最可靠的伙伴。它上面有海水的味道,有鱼鳞的闪光,有我和大海每一次对话的印记。这,才是钓鱼佬真正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