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透出那么一丝丝微光,码头上那股子独有的、混着柴油味和咸腥气的风,就已经把人吹得一激灵。我们几个老家伙的“虾皮”小艇,就这么随着晨浪轻轻晃着,像是在催促。很多人不懂,为什么非要折腾这小破船,颠得五脏六腑都快移了位。但只有真正下过海的人才明白,离岸三五海里,当你的脚下只有这层薄薄的玻璃钢隔开你和深不见底的蔚蓝时,那种与大海直接对话的感觉,是任何大船都给不了的。
我今天的主攻目标,是那些藏在礁石缝里的老油条——黑鲷。这鱼,精得跟鬼似的,吃口轻,警惕性高,没点耐心和技术,你连它的影子都摸不着。所以我的家伙事儿也得跟着讲究。主战竿是Major Craft的CRX-S762UL,一支根钓竿,竿梢是实心的,极其敏感。哪怕是一只小虾在水下轻轻碰一下我的饵,那微弱的信号都能清晰地传到我手上,像是鱼在耳边说悄悄话。轮子不大,一颗禧玛诺的Stradic C3000就足够了,关键是出线要顺滑,因为搏斗的瞬间,任何一点卡顿都可能是切线的罪魁祸首。线组更是核心中的核心,0.8号的YGK八编PE主线,前头必须接上一段大概一米半的Seaguar 8磅碳素前导。为啥?因为礁石区水下的牡蛎壳、乱石,锋利得像刀片,没有耐磨的前导线,你扬竿的瞬间听到的就不是鱼线破风的呼啸,而是心碎的声音。
船开到一片熟悉的暗礁区,我让船家熄了火,开始放流。今天的潮水不错,是小潮水的涨半潮,流速不急不缓,正适合精细作钓。我从饵盒里拈出一枚7克的钨金微铁,金色的,在这种光线不足的清晨水下,它的一点点反光就足够致命。抛投,是个技术活。不是说你扔得远就行,得精准。我的目标是前方大概三十米处,那片水流绕过的礁石背面,那里是鲷鱼躲着伏击小鱼小虾的“餐厅”。侧手轻轻一扬,拟饵“嗖”地一下,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噗”一声轻响,落点分毫不差。
接下来,就是灵魂所在——控线。我虚握着竿柄,食指轻轻搭在PE线上,感受着拟饵下沉过程中的一切。触底的一瞬间,线会猛地一松,竿梢微微回弹。好,到底了。我不会急着收线,而是手腕轻轻一抖,让竿梢带动拟饵在水底跳一下,大概离底二十公分,然后再次让它自由飘落。这个过程,我叫它“敲底”。一遍,两遍……整个礁区就像是我用这枚小小的铁片在脑中绘制一幅3D地图,哪里是沙地,哪里是硬礁,哪里是挂底的水草,手上的感觉一清二楚。突然,就在一次飘落的过程中,主线毫无征兆地向旁边一横!不是那种猛烈的拉扯,就是一种违和的停顿。经验告诉我,这不是挂底。我手腕猛地一抖,扬竿!
一股沉甸甸的力道瞬间从竿梢传遍全身!CRX-S762UL那柔软的竿身立刻弯成了一张惊心动魄的满月弓,轮子的卸力“吱吱吱”地开始尖叫。是它!那股子不紧不慢、一头一头往下钻的蛮劲,绝对是条上了尺寸的黑鲷。我不敢怠慢,立刻放低竿身,利用竿子的腰力跟它周旋。你强,我便顺着你的力道送线;你一松劲,我立马收回几圈,始终保持线的紧绷。这就是搏鱼,不是蛮力的对抗,而是一场心理和耐力的拉锯战。尤其是在“虾皮”这种小船上,人的重心得跟着鱼的走向不断调整,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它拉下水。几个回合下来,那家伙的力气明显弱了,我趁机快速收线,水面上“哗啦”一声,一尾披着银黑色铠甲、背鳍高高耸立的大家伙被我请了上来,阳光下,鳞片泛着幽蓝的光,嘴唇厚实,眼神里满是不屈。这才叫过瘾。
当然,海上的天气和鱼情,比女人的脸变得还快。到了中午,太阳一烈,潮水也开始转弱,鲷鱼的口变得稀稀拉拉。这时候死守一个钓法,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换上一套更“暴力”的装备,准备去搞搞那些在流水带边缘巡游的海鲈。
| 装备对比 | 鲷鱼精细作钓 (Finesse for Bream) | 海鲈冲击作钓 (Power for Seabass) |
|---|---|---|
| 鱼竿 | Major Craft CRX-S762UL (根钓竿) | Shimano Zodias 172M (M调泛用竿) |
| 调性 | UL (Ultra-Light),竿梢极软 | M (Medium),腰力强劲 |
| 轮子 | Stradic C3000 | Curado DC 151 (水滴轮) |
| 主线 | 0.8号 PE线 | 1.5号 PE线 |
| 前导 | 8磅 碳素线 | 20磅 碳素线 |
| 拟饵 | 3-10克微铁、德州钓组 | 14-28克米诺、VIB、T尾软虫 |
换上水滴轮,绑上我最信赖的IMA Sasuke 120裂波米诺,我开始搜索另一片标点——两股洋流交汇形成的流水带。这种地方水体含氧量高,饵鱼聚集,是海鲈的绝佳猎场。抛投的手法也完全不同了,不再是轻巧的“点”,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将拟饵“砸”向远方的浪花。米诺入水后,匀速收线,中间穿插着一到两次的快速抽停,模仿一条垂死挣扎的小鱼。就在一次抽停的间隙,竿子猛地一沉,紧接着一股巨大的力量差点把竿从我手里夺走!“咣!”的一声巨响,水面上炸开一朵巨大的水花,一条银白色的身影洗着鳃冲出水面,这就是海鲈特有的、狂暴的攻击信号!跟鲷鱼的“闷骚”完全不同,搏斗海鲈就是一场纯粹的力量与速度的对决。它会疯狂冲刺,会跳出水面洗鳃,你必须时刻绷紧神经,用竿身的弧度去化解它的每一次冲击。最终,当那条超过70公分的大鲈鱼被我抄进网里,我整个人几乎虚脱,但那种肾上腺素飙升后的快感,简直无与伦比。
其实,在“虾皮”上钓鱼,装备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读懂潮水。潮水就是大海的呼吸,鱼群的饭点闹钟。我手机里永远存着未来一周的潮汐表,但那只是参考。到了钓点,你得亲眼看。看水流的速度,看浪花拍打礁石的方式,看水面上有没有饵鱼在跳。一个好的钓手,眼睛里不应该只有鱼竿,更应该有整片大海。
收竿回家时,晚霞已经染红了半边天。小艇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尾迹,海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和满足。今天渔获不错,但对我来说,更珍贵的,是在这片浩瀚的蓝色里,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与自然博弈的纯粹快乐。开“虾皮”出海,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更近距离地去感受、去倾听、去融入。那种感觉,真的,会上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