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上海海钓,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一脸“那浑汤儿里能有鱼?”的表情。我懂,真的。这儿没有三亚的玻璃海,也没有南海的珊瑚礁。我们面对的,是长江口带来的滚滚黄沙,是全世界最繁忙航道里的复杂水流。但你要是就这么小看了上海的钓场,那你可就错过了真正磨练技术、考验心智的硬核舞台。
在这片海域混迹了十几年,我敢说,能在上海钓好鱼的,扔到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是菜鸟。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逼着你变得更精明,更懂海。
先说说装备吧,这是绕不开的坎。别信那些“一根竿子走天下”的鬼话。在上海,尤其是在我们常去的东海大桥桥墩或是外海的礁石区,你的装备就是你的战友,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命,也能让你抱憾终身。我手里最趁手的一把,是DAIWA MORETHAN BRANZINO AGS 97ML/M,这根竿子贵是贵了点,但它的灵敏度能让你清晰地感觉到拟饵在水下触碰每一块暗礁的质感,也能在海鲈发动第一波冲刺时,用它强韧的腰力把鱼头死死地掰回来。配的轮子是18款的STELLA C3000XG,没别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份极致的顺滑和绝对可靠的刹车。在跟桥墩下的巨物打桩时,一分一毫的泄力不均都可能导致切线跑鱼,STELLA从没让我失望过。
线组更是重中之重。主线我常用的是YGK G-SOUL UPGRADE PE X8的1.5号线,拉力足够,又保证了抛投的顺畅。但最关键的,是那段前导线。我见过太多新手图省事,PE线直连拟饵,结果一个挂底,或者被海鲈那砂纸一样的嘴磨一下,瞬间“啪”一声,几百块的拟饵就留给龙王爷了。我雷打不动地会接上一段两米左右的SEAGUAR的30磅碳素前导,用FG结连接,结打得要多熟练有多熟练,闭着眼睛都能撸出来。这不仅是防磨,更是为了在水下获得更好的隐蔽性和延展性,吸收鱼瞬间的爆发力。
聊装备是基础,真正决定你渔获的,是对这片海的理解,尤其是读懂潮水。上海的潮水,凶猛且复杂。死汛期,水流平缓得像一潭死水,鱼也懒得开口;大潮汛,那流速跟开闸泄洪似的,别说鱼,你的铁板扔下去都不知道被冲到哪里去了。我们真正的黄金时间,是那些“活流”,就是平潮转涨、或是满潮转退的那一两个小时。水开始缓缓流动,把暗礁、沟坎里的食物都带了出来,也把躲藏的掠食者都激活了。我手机里的潮汐APP比天气预报看得都勤,精确到分钟,计算好船开到钓点的时间,必须正好赶上那段黄金窗口。
记得有一次秋天,我们几个人开船去大小金山附近的一个暗礁区。那天是农历十六,大潮汛。我们顶着刚开始退潮的急流到达标点,船一停稳,我反手就抛出一枚21克的银色VIB,是IMA的KOUME 80。我没让它沉底,而是采取快速平收的策略。因为我知道,在这种急流里,海鲈会埋伏在礁石背后的缓流区,等待被急流冲得晕头转向的小鱼。我的VIB就是要模仿这种慌不择路的小鱼。
抛投出去大概四十米,收了不到十圈,竿尖猛地一记闷顿!那感觉不是挂底的死沉,而是一种带着生命力的、野蛮的下拉感。我下意识地扬竿,力道刚猛但绝不突兀,钩子要刺穿海鲈坚硬的上颚。瞬间,手里的STELLA开始疯狂嘶吼,线杯里的PE线“嗖嗖”地往外冒。来了!就是这个感觉!我立刻半蹲下身子,把鱼竿的后把顶在腰间,利用竿身的弹性来搏鱼。那家伙力气极大,一个猛子就往礁石区扎。我心里清楚,一旦让它钻进去,这线百分之百得磨断。我死死顶住,拇指稍微按压线杯增加了一点阻力,同时大喊让船长把船稍微往外侧开一点,改变拔河的角度。
它在水下至少要了三四次线,每一次出线都伴随着我心跳的加速。你甚至能通过竿子传来的震动,感觉到它在水下甩头,试图“洗鳃”把路亚甩脱。僵持了大概五分钟,它的力气终于开始衰减,我瞅准机会,开始发力收线。当那条银白色的身影被拉出水面,在晨光下翻滚挣扎时,整个船上都沸腾了。一条接近米级的海鲈,体型壮硕,银光闪闪,嘴里还死死地咬着我的那枚VIB。
这就是上海海钓的魅力。它不像是在鱼塘里“取”鱼,而更像是在荒野里“猎”鱼。你需要动用你全部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去预判、去战斗。
当然,上海的钓场也不只有海鲈。我们也会在特定的季节去玩玩别的。
| 钓法/钓点对比 | 东海大桥桥墩 (路亚) | 外海沉船/礁区 (铁板/慢摇) | 滩涂岸钓 (远投) |
|---|---|---|---|
| 核心目标鱼 | 海鲈 (七星鲈) | 黄鱼、黑头、带鱼、海鲈 | 鲻鱼、小白鲈、海鲶 |
| 装备要求 | M/MH调性路亚竿, 3000-4000型纺车轮 | 150-300g铁板竿, 鼓轮或5000型以上纺车轮 | 4.2米以上远投竿, 远投轮 |
| 技术核心 | 精准抛投到桥墩边的流边, 控线避免挂底 | 寻找精准的沉船标点, 操控铁板的泳姿 | 读懂潮水流向, 找准沙坎或沟道 |
| 个人体验 | 极度刺激, 与巨物在复杂结构区一决胜负的快感无与伦比。但挂底、跑鱼率也高。 | 鱼种更丰富, 有开盲盒的乐趣。对船长找点的要求极高, 体力消耗巨大。 | 相对休闲, 但渔获不稳定, 更多是享受海风和等待的乐趣。我个人玩得少。 |
对我来说,滩涂岸钓已经提不起太大兴趣了。真正的战场永远在船上,在那些人迹罕至的、需要靠GPS和经验才能找到的秘密标点。我们会在冬季的夜晚,全副武装地出船去抽带鱼,看着鱼探上密密麻麻的鱼群信号,用发光的铁板一块块地把那些“银色长刀”从百米深的海底抽上来,那种感觉也相当奇妙。有时候运气好,在某个沉船点玩慢摇,还能碰到洄游的大黄鱼群,那金灿灿的鱼体出水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不仅仅是鱼,更是老一辈钓鱼人记忆里的梦。
所以,别再问上海海钓怎么样了。如果你只是想轻松惬意地钓几条鱼,那这里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痴迷于挑战,享受在和大海、和狡猾的对手斗智斗勇中获得的那份成就感,那么,欢迎来到这片浑浊但充满机遇的黄海。在这里,每一次出船都是一次探索,每一次中鱼都是一次心跳的交响乐。这片看似贫瘠的海,磨砺出的才是真正懂得敬畏、懂得坚持的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