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怎么选择水流

每次出海,脚踩上甲板那一下,我干的第一件事,从来不是急着绑线组、挂拟饵。我会先点上一根烟,什么也不干,就眯着眼看海。看那水是怎么走的,闻风里那股咸湿又带着点腥甜的味道,感受船体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微地推着、转着。船长在驾驶室里盯着屏幕上的海图和鱼探,而我,在用心眼看那张看不见的、真正决定我们今天命运的图——水流图。

新手总爱问,去哪钓鱼?用什么饵?但他们很少问,今天的流怎么样?这才是问题的根子。流,就是鱼的食堂大门。门不开,你把龙肉挂钩上,鱼也懒得出来吃。门开得太猛,鱼站都站不住,更别提吃了。读懂潮水,或者说,学会利用水流,才是从“喂鱼”到“钓鱼”的真正分野。

你得这么想,大海不是一个平静的澡盆,它是个巨大的、不断循环的传送带系统。水流就是那条传送带,把小鱼、小虾、浮游生物这些“外卖”送到大鱼嘴边。而那些聪明的掠食者,比如红甘石斑真鲷,它们才不会傻乎乎地满世界追着食物跑,那太耗费体力了。它们会找个好地方,一个“风水宝地”,等着水流把美食送上门。

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风水宝地”,并且在“开饭”的时间点,把我们的“外卖”——也就是钓饵或拟饵,以最自然的方式,送到它们嘴边。

所谓的“风水宝地”,就是我们常说的标点,通常是海底的结构,比如暗礁、断层、船骸。这些地方会改变水流的方向和速度。水流撞上暗礁,会在礁石的迎流面(我们叫流头)形成上升流,在背流面(流尾)形成缓流区和涡流。绝大多数的鱼,都会躲在流尾的缓流区里,像蹲在门后头的猎手,盯着从流头被冲过来的、晕头转向的小鱼。那里是它们的伏击区,是最高效的捕食位置。

所以,当船到达一个钓点,船长会告诉你“下竿”。你得立刻判断,现在船在标点的什么位置,流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如果你的饵下去,刚好能被水流带到那个暗礁的后面,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半。这需要你对船的漂流轨迹和水流方向有预判。我习惯用一颗重铅先探底,感受铅坠被水流推动的方向和力度,心里就有数了。这玩意儿,真不是玄学,是纯粹的物理和经验。

水流的快慢,更是直接决定了我们的钓法和装备。我最痴迷的是深场铁板,也就是Jigging。在流大的时候,比如三四节的流速,简直是红甘这种回游鱼的狂欢派对。这时候,你的铁板要是太轻,比如150克,还没沉到底,就被流冲出几百米远,早就偏离标点了,这叫“放风筝”,纯属浪费感情。你必须用上300克甚至400克的重型铁板,配合一根硬挺的铁板竿,比如我那根用了好几年的Jigging Master Power Spell PE5,才能让铁板像炮弹一样直击海底。

敲底那一下的手感至关重要,是整个Jigging的灵魂起点。然后,用最快的速度绞几圈Shimano Stella SW 8000HG轮子,让铁板脱离挂底的危险区,接着才是各种晃饵动作的开始。在强流中,鱼的攻击性极强,它们没时间细细端详,看到一个快速逃窜的影子,本能就是一口。中鱼的瞬间,那股力量,从竿尖一路电到我手心,再到心脏,整个背脊都麻了,肾上腺素瞬间顶到脑门。鱼会借着水流的力量疯狂逃窜,搏鱼的难度和乐趣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时候,你手里的装备,从YGK G-Soul PE4的鱼线,到30磅的碳线前导,再到每一个路亚环和BKK的猛禽钩,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跑一条米级红甘的痛,能让你记上一年。

水流速度 推荐铁板克重 主要目标鱼 钓法要点
死流 (0-0.5节) 80g – 120g 底栖鱼类(石斑、红斑) 慢速晃饵,细腻地挑逗,让铁板有更多滞空时间
缓流 (0.5-1.5节) 150g – 250g 真鲷、中小型红甘 标准Jigging手法,可以尝试多种速度和节奏组合
急流 (1.5-3节) 250g – 400g+ 大型红甘、犬齿金枪 必须快速敲底,高速平收或大幅度抽动,激发鱼的攻击性

当然,也不是流越快越好。涨退潮之间,总有那么半个到一个小时的平流死流期。整个大海仿佛睡着了,这时候玩铁板基本就是白费力气。但这也是换钓法的好时机。我会换上轻一些的竿子,用活虾或者小鱿鱼,挂上“一颗铜坠到底”的简单钓组,专攻那些躲在礁石缝里的石斑。因为没有水流,饵能笔直地沉到你想要的位置,轻轻地逗,模仿一只受伤的小虾在挣扎。往往在别人都抱怨没口的时候,我能从礁石底下拉出一条大家伙。这就是对水流的理解,让你总有B计划。

岸钓更是如此。在礁石上玩路亚,我最喜欢找那种有两股水流交汇的地方,那儿会形成一道清晰的流水线,水色和水温都可能不同。这种地方是天然的“食物聚集带”,也是大鱼巡游的必经之路。把一枚15克的VIB或者一支缓沉的Minnow精准地抛投到流水线的外侧,让它随着弱侧的水流慢慢漂到交汇处,当拟饵穿越那条线的瞬间,往往就是一个猛烈的攻击信号。你甚至能看到海狼或者马鲛在水面下翻起浪花追逐你的饵,那种视觉冲击,是船钓无法给予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南油,我们追一群黄鳍金枪。那天的流非常奇怪,表层和底层是反方向的。船随表层流走,但鱼群在下面跟着底层流。我们用传统的漂流钓法,怎么都够不着鱼群。后来船长想了个办法,他顶着流,把船头死死地对住一个方向,让我们把饵放到水下80米,然后关掉引擎,让船随着表层流向后漂。这样一来,我们的饵在水下就几乎是静止的,正好悬停在了鱼群的必经之路上。那一天,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钓上了自己的黄鳍金枪纪录鱼。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我们不是在征服大海,我们只是在学习如何与它共舞,而水流,就是这场舞的节奏。

所以,别再只盯着你的鱼竿和轮子了。下次出海,花点时间,什么也别干,就去感受水流。它告诉你哪里有鱼,鱼在干什么,以及,你应该怎么做。这比任何昂贵的鱼探都来得真实和可靠。这,就是大海的语言。

海钓怎么选择水流插图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